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社区治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向合作治理为理念的新型模式转变。社区法律诊所作为社会民间第三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能够直接地推动社区的法治建设,同时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实现平台,因此有必要加快社区法律诊所的构建。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模式 社区法律诊所 法治建设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类项目:法律诊所 社区治理-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三亚学院教学与改革类项目:应用型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丽娟,三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理论法学;张振安,三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法学、法律诊所教育。
中圖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095
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使三亚的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社区的地缘界限,“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信息交流的便捷化冲击着传统社区运作机制,社区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社区居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但缺少法律思维和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意识等。以管理为主的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将逐步转变为以合作治理为理念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在新型治理模式中,推进社区的法治建设尤为重要。积极地在各社区构建社区法律诊所,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对推进社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法律诊所的含义
(一)社区治理
何谓“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告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根据治理理论,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政府与社区民间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合作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活动。目前社区治理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和混合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仍是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即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实行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统治,大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事务,并严格控制其他参与主体活动的一种治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形成、行政法治建设的推进,既体现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又充分发挥其他主体能动性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将是我国未来社区治理改革的必然性选择。
(二)法律诊所
法律诊所教育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方法,旨在效仿医学院利用诊所临床实习培养医学人才的模式,让法学院的学生在持有律师职业资格证的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为贫困而又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从而培养大量的实用型法律人才。它将大学的教育功能、研究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也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法律诊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实战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达到了教育立人的目标。如果将法律诊所教育和法律援助的结合,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无偿的法律服务,既缓解了司法实务部门的压力,又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部分社会问题,极大地补充了大学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三)社区法律诊所
社区法律诊所源于美国的“街道法律诊所”。“街道法律诊所”是通过让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讲授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职业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
随着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和社会化大调解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多地区在社区开设了法律诊所,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以及符合律援助条件案件的代理等法律服务。哈尔滨的南岗区“法律诊所”便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大专院校有执业资格的法学教师、法学专业学生等法律工作者组成,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方式“坐堂问诊”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社区法律诊所在中国出现,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区治理模式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向混合型模式转化的必然要求,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法律诊所对推进社区法治建设的作用
(一)直接作用:提升社区法治建设水平,营造公平正义的和谐社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运用 “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加强社会治理,提升 “法治保障”的基本要求,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社区法律诊所的开展则有助于培育社区治理参与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1.有助于培育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根本力量。社区法律诊所依靠诊所成员的力量,加强社区法治宣传,鼓励社区居民更多参与社区事务,在共同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培育法治意识,引导人们依法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从而共同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此外,社区居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对社区居民对政府社区治理的有效监督,提升政府社区治理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2.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居(村)委会社区治理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社区法律诊所的出现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模式。政府支持和鼓励社区法律诊所的创建,以第三方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本身说明政府治理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向“有限政府”、合作性管理政府方面的转变。这有利于扩大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民主监督作用、提升社区治理的法治能力、缓解“人治”或单纯行政手段干预造成的矛盾。社区法律诊所吸纳了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运用法律活动等形式将无形的力量和有形的活动方式将法治观念植入社区管理者的心中,同时也提升了社区治理者治理社区的法治能力。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模式 社区法律诊所 法治建设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类项目:法律诊所 社区治理-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三亚学院教学与改革类项目:应用型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丽娟,三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理论法学;张振安,三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法学、法律诊所教育。
中圖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095
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使三亚的社区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社区的地缘界限,“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信息交流的便捷化冲击着传统社区运作机制,社区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社区居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但缺少法律思维和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意识等。以管理为主的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将逐步转变为以合作治理为理念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在新型治理模式中,推进社区的法治建设尤为重要。积极地在各社区构建社区法律诊所,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对推进社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法律诊所的含义
(一)社区治理
何谓“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告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根据治理理论,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政府与社区民间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合作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一种活动。目前社区治理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和混合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仍是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即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实行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统治,大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事务,并严格控制其他参与主体活动的一种治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形成、行政法治建设的推进,既体现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又充分发挥其他主体能动性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将是我国未来社区治理改革的必然性选择。
(二)法律诊所
法律诊所教育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方法,旨在效仿医学院利用诊所临床实习培养医学人才的模式,让法学院的学生在持有律师职业资格证的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为贫困而又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从而培养大量的实用型法律人才。它将大学的教育功能、研究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也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法律诊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实战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达到了教育立人的目标。如果将法律诊所教育和法律援助的结合,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无偿的法律服务,既缓解了司法实务部门的压力,又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部分社会问题,极大地补充了大学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三)社区法律诊所
社区法律诊所源于美国的“街道法律诊所”。“街道法律诊所”是通过让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讲授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职业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
随着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和社会化大调解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多地区在社区开设了法律诊所,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以及符合律援助条件案件的代理等法律服务。哈尔滨的南岗区“法律诊所”便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大专院校有执业资格的法学教师、法学专业学生等法律工作者组成,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方式“坐堂问诊”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社区法律诊所在中国出现,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区治理模式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向混合型模式转化的必然要求,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法律诊所对推进社区法治建设的作用
(一)直接作用:提升社区法治建设水平,营造公平正义的和谐社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运用 “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加强社会治理,提升 “法治保障”的基本要求,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社区法律诊所的开展则有助于培育社区治理参与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1.有助于培育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根本力量。社区法律诊所依靠诊所成员的力量,加强社区法治宣传,鼓励社区居民更多参与社区事务,在共同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培育法治意识,引导人们依法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从而共同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此外,社区居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对社区居民对政府社区治理的有效监督,提升政府社区治理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2.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居(村)委会社区治理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社区法律诊所的出现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模式。政府支持和鼓励社区法律诊所的创建,以第三方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本身说明政府治理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向“有限政府”、合作性管理政府方面的转变。这有利于扩大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民主监督作用、提升社区治理的法治能力、缓解“人治”或单纯行政手段干预造成的矛盾。社区法律诊所吸纳了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运用法律活动等形式将无形的力量和有形的活动方式将法治观念植入社区管理者的心中,同时也提升了社区治理者治理社区的法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