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必须倾听。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使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学会倾听后,才能找到引导学生发展的内在依据,才可以使思政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倾听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倾听教育
笔者认为,如果学生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这对教师是一种认可,是一份难得的信任。教育离不开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倾听,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要引入倾听教育。了解学生、明确学生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实施教育的关键。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长松先生在《探究式学习的18个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而在教育过程中“倾听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一、倾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教育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对话,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要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話的意义,对话就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理念
1.高职生迫切需要被倾听
高职院校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高职生在基础教育学段,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经历多次考试失败,他们在自我概念尚未形成的成长期,长期游离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积极关注和鼓励之外,从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使他们难以被理解也难以被说服。
2.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的理念
“倾听”便于思政工作者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教育者常常就事论事,强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对事不对人”,一切以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为准绳,而忽略了每一个“违反纪律者”犯错误的动机、原因、个性等个体差异性。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缺乏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他们具有很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采取倾听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为高职思政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
三、高职思政工作中的倾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倾听”态度与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修养、一门艺术。温德尔·霍姆兹说过“说是属于知识的范畴而听是智慧的特权”。事实上正像心理学家波义(BOY)指出的“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要差”。由于教育职业“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大部分教师变成了说教高手,班主任更是如此,“板起面孔训人”似乎成了班主任的代表性形象。因此,学生不愿对教师说真心话甚至对教师的苦口婆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对抗心理。
2.“倾听”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倾听”,不仅指对教育对象内心声音的聆听,还包括对群体意愿的关注;不仅包括言语行为方式上面对面的倾听,也包括书面的文字沟通。所谓语言行为上的倾听,是指教育者通过个体访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而书面文字式的倾听,则包括设立学生信箱、网络咨询平台及对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等方面。其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倾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校设立班主任咨询日,组织家访,成立家长委员会等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倾听。总之,只要活动结果不偏离了解、把握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目的和主旨,都可以视作对教育对象的倾听。
3.“倾听”是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了学生心理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倾听固然重要,但倾听之后采取怎样的行动和对策更为重要。
4.“倾听”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内涵和素养
倾听不仅是教育技巧,更充分地体现出教师内涵和素养。学会倾听,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用一种谦虚、平和、包容的心态认真而细心地倾听。如果一边“倾听”一边又固执己见,或心情烦躁,或心不在焉,都不能达到倾听的目的。
总之,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途径,但教师必须明白,没有对学生的信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教师惟有对学生真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J].人民教育,2004(24).
[2]扬钚,林小.聆听与倾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倾听教育
笔者认为,如果学生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这对教师是一种认可,是一份难得的信任。教育离不开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倾听,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要引入倾听教育。了解学生、明确学生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实施教育的关键。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的任长松先生在《探究式学习的18个原则》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而在教育过程中“倾听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一、倾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教育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对话,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要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話的意义,对话就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
二、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理念
1.高职生迫切需要被倾听
高职院校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高职生在基础教育学段,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经历多次考试失败,他们在自我概念尚未形成的成长期,长期游离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积极关注和鼓励之外,从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高度自负和极度自卑等多重矛盾交织的心理特征,使他们难以被理解也难以被说服。
2.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引入倾听的理念
“倾听”便于思政工作者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教育者常常就事论事,强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对事不对人”,一切以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为准绳,而忽略了每一个“违反纪律者”犯错误的动机、原因、个性等个体差异性。高职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缺乏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他们具有很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采取倾听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为高职思政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
三、高职思政工作中的倾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倾听”态度与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修养、一门艺术。温德尔·霍姆兹说过“说是属于知识的范畴而听是智慧的特权”。事实上正像心理学家波义(BOY)指出的“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要差”。由于教育职业“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大部分教师变成了说教高手,班主任更是如此,“板起面孔训人”似乎成了班主任的代表性形象。因此,学生不愿对教师说真心话甚至对教师的苦口婆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对抗心理。
2.“倾听”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倾听”,不仅指对教育对象内心声音的聆听,还包括对群体意愿的关注;不仅包括言语行为方式上面对面的倾听,也包括书面的文字沟通。所谓语言行为上的倾听,是指教育者通过个体访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而书面文字式的倾听,则包括设立学生信箱、网络咨询平台及对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等方面。其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倾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校设立班主任咨询日,组织家访,成立家长委员会等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倾听。总之,只要活动结果不偏离了解、把握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目的和主旨,都可以视作对教育对象的倾听。
3.“倾听”是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实现师生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了学生心理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是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倾听固然重要,但倾听之后采取怎样的行动和对策更为重要。
4.“倾听”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内涵和素养
倾听不仅是教育技巧,更充分地体现出教师内涵和素养。学会倾听,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用一种谦虚、平和、包容的心态认真而细心地倾听。如果一边“倾听”一边又固执己见,或心情烦躁,或心不在焉,都不能达到倾听的目的。
总之,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途径,但教师必须明白,没有对学生的信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教师惟有对学生真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听。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J].人民教育,2004(24).
[2]扬钚,林小.聆听与倾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