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课堂授课是识字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学好生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思考,下面是本人授课过程的几点体会。
一、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识字的方法,更要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识字的信心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敢说、想说、去探索、去发现,及时肯定他们的识字方法,鼓励他们去积累多种识字方法。
(1)谜语识字法。有的字书中已经给了谜语,有些字没有,这样同学们就会自己开动脑筋,根据字的特点,说出合理的字谜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形声字识字法。如教材中设计“皮”字家族的字,“青”字家族的字,学生根据已学的这些,自己还能发现其他字,根据表声、表意部分来记忆,这样增强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3)比较识字。比如认识“受”这个字,就可以问学生哪个字和它长得比较像,学生一下子就能想到“爱”字,如“眼”和“眠”字,可以同时比较学习、区分,学生会印象深刻,记忆效果会更好。
(4)字理识字。新长春版教材安排了一些自理识字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发现字的演变过程,增强记忆效果。
二、语文老师要设置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难度,就必须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识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字。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早)。“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 “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三、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主动识字的习惯
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我经常教育学生细心的观察生活中发现的字、词,积累不认识的字,发现错别字,然后自己查字典,确定字音,校正错别字,到课堂当中,当个小老师,教给老师和同学们,学生们都兴趣盎然,主动交流,体验了识字带来的乐趣。
四、要创设“游戏乐园”,巩固识字的效果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我认为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
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开?生:从我们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也可以把生字发给若干名学生,请他们分别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学生读后交朋友。教师随机给予表扬、鼓励。
总之,我相信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语文识字课就一定能上好!
一、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识字的方法,更要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识字的信心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敢说、想说、去探索、去发现,及时肯定他们的识字方法,鼓励他们去积累多种识字方法。
(1)谜语识字法。有的字书中已经给了谜语,有些字没有,这样同学们就会自己开动脑筋,根据字的特点,说出合理的字谜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形声字识字法。如教材中设计“皮”字家族的字,“青”字家族的字,学生根据已学的这些,自己还能发现其他字,根据表声、表意部分来记忆,这样增强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3)比较识字。比如认识“受”这个字,就可以问学生哪个字和它长得比较像,学生一下子就能想到“爱”字,如“眼”和“眠”字,可以同时比较学习、区分,学生会印象深刻,记忆效果会更好。
(4)字理识字。新长春版教材安排了一些自理识字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发现字的演变过程,增强记忆效果。
二、语文老师要设置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难度,就必须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识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字。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早)。“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 “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三、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主动识字的习惯
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我经常教育学生细心的观察生活中发现的字、词,积累不认识的字,发现错别字,然后自己查字典,确定字音,校正错别字,到课堂当中,当个小老师,教给老师和同学们,学生们都兴趣盎然,主动交流,体验了识字带来的乐趣。
四、要创设“游戏乐园”,巩固识字的效果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我认为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
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开?生:从我们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也可以把生字发给若干名学生,请他们分别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学生读后交朋友。教师随机给予表扬、鼓励。
总之,我相信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语文识字课就一定能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