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分娩时面先露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32例面先露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有29例临产后发生胎头入盆缓慢(90.6%),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23例(71.8%),潜伏期延长27例(84.3%)。25例进入活跃期者11例活跃期延长,14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8例(25%),29例剖宫产(90.6%),3例经产妇颏前位经阴道分娩。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和产后出血。结论:面先露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早期诊断,积极处理。
关键词 面先露 难产 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21
资料与方法
1998年1月~2008年6月分娩产妇13 304例中,发生面先露32例,占分娩总数2.4‰。32例中初产妇9例,经产妇23例;孕周37~41周,平均39±5周;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32岁。
诊断标准:①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或停滞,胎头迟迟不能入盆;②腹部检查:因胎头极度仰伸入盆受阻,胎体伸直,宫底位置较高。颏前位时,耻骨联合上方为过度伸展的颈部,胎头轮廓不清;在孕妇腹前壁容易扪及胎儿肢体,胎心在胎儿肢体侧的下腹部听得清楚。颏后位时,于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胎儿枕骨隆突与胎背之间有明显凹陷,胎心遥远而弱。③阴道检查:触不到颅顶,可触到高低不平,软硬不均的颜面部,若宮口开大时可触及胎儿口、鼻,颧骨及眼眶,此时触及颜面部易与胎臀相混淆,应注意鉴别。④B超检查:确定胎头枕部及眼眶的位置,可明确面先露,并确定胎位。
结 果
32例面先露临产后胎头迟迟不入盆29例(90.6%),其中头盆不称7例,3例入盆者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缓慢。
产力和产程情况:原发性宫缩乏力11例,继发性宫缩乏力12例,共23例(71.8%)。32例均出现产程延缓或停滞。潜伏期延长27例(84.3%)。其中7例未进入活跃期,25例进入活跃者发生活跃期延长11例,活跃期停滞14例。
诊断时机和预后:7例于宫口开大2~3cm时确诊,产程:17~19小时,均行剖宫产;14例于宫口开大4~5cm时确诊,产程19.5~21小时,其中3例经产妇颏前位经阴道分娩,5例颏横位手法旋转为颏前位失败,均行剖宫产;11例于宫口开大6~7cm时确诊,产程>24小时,均行剖宫产,其中胎儿窘迫6例,4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32例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新生儿无颅内出血。32例中,发生胎膜早破8例(25%),宫颈水肿30例(93.7%),胎儿颜面部变形水肿20例(62.5%),排尿困难16例(50%)。
分娩方式:3例经产妇颏前位经阴道分娩,新生儿颜面部皮肤青紫,肿胀,口唇肿胀凸出,且保持仰伸姿势达3~5日。1周后面部肿胀自然消退。5例颏横位手法旋转为颏前位失败,与其余均行剖宫产术。
新生儿体重平均:3310g,与正常分娩组体重平均3287g,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面先露对母儿的影响:颏前位时,因胎儿颜面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颜面部骨质不能变形,容易发生软产道裂伤。颏后位时,因胎颈即使极度仰伸,也无法适应产道后面的长度,导致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本组病例中,4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及时行剖宫产,术中证实为颏后位,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由于胎头受压过久,可引起颅内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会厌水肿影响吞咽和呼吸。我院住院孕妇临产后均由专人导护,严密监测胎心、宫缩、产程进展。本组大部分得到较及时的诊断和处理,产妇未发生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产程<24小时的21例未发生胎儿窘迫,但产程>24小时的11例中就有6例发生了胎儿窘迫。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是避免母婴损伤的关键。
面先露形成的原因: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临产后,胎头衔接受阻,阻碍胎头俯屈,导致胎头极度仰伸形成面先露。②腹壁松弛:经产妇悬垂腹时胎背向前反曲,胎儿颈椎及胸椎仰伸形成面露。本病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23例,经产妇占71.8%。③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使胎头俯屈困难。④畸形:无脑儿因无顶骨,可自然形成面先露。
当孕妇入院后查体存在以上原因,即应提高警惕。若临产后胎头入盆缓慢,宫底位置较高,耻骨联合上方胎头轮廓不清,腹前壁扪及胎儿肢体,或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胎儿枕骨隆突与胎背之间有明显凹陷、胎心遥远,则应高度警惕面先露,及时做阴道检查,必要时B超协助诊断。诊断明确后,颏前位时,若无头盆不称、产力、胎心良好,可严密监测下经阴道分娩;若有头盆不称或出现胎儿窘迫现象,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持续性颏后位时,难以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颏横位很难手法旋转为颏前位,本组5例颏横位均手法旋转失败而行剖宫产,故确诊后应及时行剖宫产。本组32例面先露,只有3例经产妇经阴道分娩,其余均因头盆不称,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先兆子宫破裂等异常而行剖宫产。由此可见,面先露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异常胎位,应严密观察产程,做到早期诊断,果断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96-197.
关键词 面先露 难产 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21
资料与方法
1998年1月~2008年6月分娩产妇13 304例中,发生面先露32例,占分娩总数2.4‰。32例中初产妇9例,经产妇23例;孕周37~41周,平均39±5周;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32岁。
诊断标准:①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或停滞,胎头迟迟不能入盆;②腹部检查:因胎头极度仰伸入盆受阻,胎体伸直,宫底位置较高。颏前位时,耻骨联合上方为过度伸展的颈部,胎头轮廓不清;在孕妇腹前壁容易扪及胎儿肢体,胎心在胎儿肢体侧的下腹部听得清楚。颏后位时,于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胎儿枕骨隆突与胎背之间有明显凹陷,胎心遥远而弱。③阴道检查:触不到颅顶,可触到高低不平,软硬不均的颜面部,若宮口开大时可触及胎儿口、鼻,颧骨及眼眶,此时触及颜面部易与胎臀相混淆,应注意鉴别。④B超检查:确定胎头枕部及眼眶的位置,可明确面先露,并确定胎位。
结 果
32例面先露临产后胎头迟迟不入盆29例(90.6%),其中头盆不称7例,3例入盆者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缓慢。
产力和产程情况:原发性宫缩乏力11例,继发性宫缩乏力12例,共23例(71.8%)。32例均出现产程延缓或停滞。潜伏期延长27例(84.3%)。其中7例未进入活跃期,25例进入活跃者发生活跃期延长11例,活跃期停滞14例。
诊断时机和预后:7例于宫口开大2~3cm时确诊,产程:17~19小时,均行剖宫产;14例于宫口开大4~5cm时确诊,产程19.5~21小时,其中3例经产妇颏前位经阴道分娩,5例颏横位手法旋转为颏前位失败,均行剖宫产;11例于宫口开大6~7cm时确诊,产程>24小时,均行剖宫产,其中胎儿窘迫6例,4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32例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新生儿无颅内出血。32例中,发生胎膜早破8例(25%),宫颈水肿30例(93.7%),胎儿颜面部变形水肿20例(62.5%),排尿困难16例(50%)。
分娩方式:3例经产妇颏前位经阴道分娩,新生儿颜面部皮肤青紫,肿胀,口唇肿胀凸出,且保持仰伸姿势达3~5日。1周后面部肿胀自然消退。5例颏横位手法旋转为颏前位失败,与其余均行剖宫产术。
新生儿体重平均:3310g,与正常分娩组体重平均3287g,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面先露对母儿的影响:颏前位时,因胎儿颜面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颜面部骨质不能变形,容易发生软产道裂伤。颏后位时,因胎颈即使极度仰伸,也无法适应产道后面的长度,导致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本组病例中,4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及时行剖宫产,术中证实为颏后位,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由于胎头受压过久,可引起颅内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会厌水肿影响吞咽和呼吸。我院住院孕妇临产后均由专人导护,严密监测胎心、宫缩、产程进展。本组大部分得到较及时的诊断和处理,产妇未发生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产程<24小时的21例未发生胎儿窘迫,但产程>24小时的11例中就有6例发生了胎儿窘迫。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是避免母婴损伤的关键。
面先露形成的原因: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临产后,胎头衔接受阻,阻碍胎头俯屈,导致胎头极度仰伸形成面先露。②腹壁松弛:经产妇悬垂腹时胎背向前反曲,胎儿颈椎及胸椎仰伸形成面露。本病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23例,经产妇占71.8%。③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使胎头俯屈困难。④畸形:无脑儿因无顶骨,可自然形成面先露。
当孕妇入院后查体存在以上原因,即应提高警惕。若临产后胎头入盆缓慢,宫底位置较高,耻骨联合上方胎头轮廓不清,腹前壁扪及胎儿肢体,或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胎儿枕骨隆突与胎背之间有明显凹陷、胎心遥远,则应高度警惕面先露,及时做阴道检查,必要时B超协助诊断。诊断明确后,颏前位时,若无头盆不称、产力、胎心良好,可严密监测下经阴道分娩;若有头盆不称或出现胎儿窘迫现象,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持续性颏后位时,难以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颏横位很难手法旋转为颏前位,本组5例颏横位均手法旋转失败而行剖宫产,故确诊后应及时行剖宫产。本组32例面先露,只有3例经产妇经阴道分娩,其余均因头盆不称,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先兆子宫破裂等异常而行剖宫产。由此可见,面先露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异常胎位,应严密观察产程,做到早期诊断,果断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