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y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以积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
  
  一、以故事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创设情境,利用和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舍去了教材中的实验,而是有表情地讲述学生熟知的《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时学生们瞪着眼睛,怀着好奇的心情听着,迫切等待着,我急转而导:“乌鸦为什么能喝着了水?”顿时学生们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发言:“是小石头把水挤开,使水面升高。”“每块小石头占据瓶子里的空间”……这样,巧妙地把“体积”的意义展示出来,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也好。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创编童话故事卡通片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捧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此时我暂时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由一位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也让其他同学都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结果同学们都遇到了猪八戒同样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么表示?以此引发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我留下悬念,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之后,我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了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电教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有趣地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二、以质疑求异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尤为突出,当表现获得成功时,就会激起再表现的欲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质疑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借此激起学生继续探求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十的加减法”时,我展示了一幅在一块草地上画有10只梅花鹿,左边4只,右边6只的图画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纷纷说出:“10-6=4或10-4=6”后,突然有一位学生冒出一句:“10-10=0。”引起哄堂大笑,我问同学们笑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列式计算错误!”于是我又问刚才那位同学是怎样想的?他说:“原来有10只梅花鹿,向左走了4只,向右走了6只,一只也没剩下,所以用10-10=0。”多好的创意啊!我当即表扬那位同学有创新精神,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激动不已。此时学生的创新热情被鼓舞起来,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我又趁机推波助澜,提出:“根据□+□=10和10-□=□推想出另外的加减算式。”这样,通过质疑求异进行“一图多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对学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给予充分肯定,既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思维迸出创造的火花。
  
  三、以观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符合儿童由“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思维发展规律。课堂上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思维会随之展开,很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拿出一张圆形卡片问学生:“你怎样求出这张卡片的周长?”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把卡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可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有的说用一根细线绕圆一周,剪去多余部分,细线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我马上予以肯定,说:“你们真聪明,办法真好。”接着我拿出一根细线,在细线的一端系一小石块,教师手执细线的另一端,轻轻旋转石块,同时问学生:“石块运动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们一致回答:“圆形。”“那么,你怎样求它的周长呢?”由于这个圆形学生只能看得见,却摸不着,拿不到,用前面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学生感到茫然。于是我抓住时机:“虽然我们无法测出这个圆的周长,但我们却能测量出这个圆的直径(也就是石块与老师手之间长度的2倍),你能否探求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直径来求出圆的周长呢?”学生一下活跃起来,纷纷取出课前准备的大小不同的圆形卡片,去测量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寻找周长和直径间的关系,再经过学生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很快就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又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极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四、以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如开展“夺红旗”、“找朋友”、“当售货员”、“巧解故事里的数学问题”等等,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找10位同学,戴上头饰,头饰上分别写有3/6、1/2、12/24、9/18、2/5、6/15、10/25、8/20、16/40、10/20,老师提问:“分数这个大家庭要拍合影,请同学们按要求排好队,第一排是分数值等于的,第二排是分数值等于的。”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动脑思考,都想找到合适的队里参与拍照,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活泼,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面对写作文,如何让学生真正写到“点”上,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乃是至关重要的。  谈起作文,学生头痛,而对于每个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也是费尽心思,同样是深感头痛的问题。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的欲望,对于写作不感兴趣,那么应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方面有兴趣呢?我总结了几点经验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先鼓励,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鼓励,对于学生来说
期刊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为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么细致,往往是“一目十行”,他们的策略往往就是“抓观点,找亮点”。高考作文评卷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场眼球争夺战。有亮点的文章自然就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得分理所当然也就高了,这就像在芸芸众生中看见气质高雅、英俊秀丽、个性独特的人感到赏心悦目一样。我们的考场作文如果在做好基本规范的
期刊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不断出现沙尘天气,电视台对有关沙尘暴的真实画面和形象描述,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使我们想起了对王之涣《凉州词》一诗争议的有关文字。原诗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神思飞跃、意境开阔,历来脍炙人口。但是对第一句前半句诗文历来颇有争议。宋朝有名的《唐诗纪事》所载王氏《凉州词》是“黄沙直上”,而许多版本则是“黄河
期刊
于平淡中显深刻,于平常中见功力,这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独到之处,《我的叔叔于勒》便是很好的例证。“小说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够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以启发,耐人寻味。”(张志公《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细细琢磨,我们确实能从一些很平常的细节中看到作品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比如小说中于勒称谓的种种变化,便能尽显当时的世态人情。  小说中于勒的称谓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褒扬称
期刊
《鸿门宴》情节曲折,矛盾错综复杂,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从文首到文尾,可谓六起六落。  一起:“项羽大怒”,“沛公大惊”。项羽获知曹无伤的密报,非常愤怒,不加思考,当即下达第二天打败沛公军的命令。范增竭力怂恿,更坚定了项羽除掉刘邦的决心。刘邦听说项羽要攻打自己,特别惊恐,竟不知道如何是好。“山雨欲来风满楼。”文首起笔就交代了刘、项矛盾激化、剑拔弓张、一触即发的形势。  一落:“项伯许诺”,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又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有目的的培养。这就要“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精力容易分散。据研究:7-10岁的儿童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如何使他们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呢?怎么使课堂教学富有趣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考试作文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话题”作文的出现。此类作文题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和体裁上也不予限制,它只要求学生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进行自由命题。这种新型作文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立意——围绕材料阐述”的套路化、单一化的束缚,使学生的言说方式更加自由,书写空间更加广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就更容易反映出作者的写作个性和心灵空
期刊
语文,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而语文课则是塑造学生灵魂、提高人才素质的加工厂。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于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描写;有许多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优秀事迹。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语文课的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使学生激动、惊奇、欣喜、流泪,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期刊
创新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迄今为止最高级的一个阶段,是能够揭示、展现和强化人类的最高本质即创造性的理想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核心内容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自我,这包括观念、能力和方法的一系列变革。    一、观念的更新    这是教师精神变革中最内在而具有前提意义的条件。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从转变自己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原型批评方法阐述了孙悟空形象的思想文化的内涵。作者认为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孙悟空形象的原型精神可分为前后两个方面,通过孙悟空形象揭示了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原型主题:即桀骜不驯、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和造福人类、不畏艰险的勇敢探索精神。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主人公——孙悟空的光辉形象。  【关键词】原型批评个性自由集体意识社会意志     一    文学首先是“人学”。《西游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