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教材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大了探究学习的比重。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和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实质性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予以综合概括,再“作出假设”。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藩篱,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就某一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围绕假设,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验计划,并付诸实施。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煽动”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尝试调查研究的过程。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利用翔实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汇总,得出答案。
二、培养问题意识。构建探究基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善于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分析材料和信息中的主要点,综合、归纳出较为合理有价值的问题。一开始问题可能会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提不到点子上或者是问题太多、难度太大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能对所提问题的结论有一定的猜想。例如: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作用的阅读资料。也可以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收集、调查。在讨论时,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联系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实际,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有价值的问题。“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中有一个“解剖观察鸡翅”的活动,教师在指导正确的解剖顺序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看到了什么组织?主要的组织是哪一种?各种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是如何排列的?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大大增强。为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打下基础。
三、甘当学生助手,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是完成了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猜想去进行观察、实验。并搜集相应的信息。学生应针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好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选取观察的对象和实验的器材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经验,教师一方面要进行合理、恰当的指导,掌握好度,不能越俎代庖,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做学生的助手,为学生的探究出谋划策,提供给学生一些可行的建议、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等。例如,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教师可提出如淀粉在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被人体利用?淀粉在消化道什么部位可以转变成被利用的成分?仔细咀嚼馒头时,为什么会有甜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教师应作如下指导:一是如何固定小鱼,不仅要包住鳃盖,也要将尾部固定;二是明确告诉学生小鱼的心脏位于身体躯干部前部的腹侧,靠近鳃的后方;三是让学生在用显微镜观察以前,讨论血液流动的方向。在实施实验计划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基本操作要领的掌握,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等进行恰当的指导。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结果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其表现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沉默寡言,甚至消极“怠工”。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在组织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所处的状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应当有一种激励和赏识的中肯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愿望。尤其要注意处于下游的弱势学生,应善于捕捉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不要全盘否定,应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成分,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态度,怎样收集唾液,有无对照实验,是否设计了检测淀粉被消化的实验方案,是否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等。对于实验结果不满意的小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重新完成实验,然后再进行评价。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浓厚探究氛围
人的思维状态与心理活动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活动状态主要有心理安全感、心理自由感和心理认同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此创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探究的基础。教师不但是课堂的指导者、调控者,更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优良品质影响学生,感召学生,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要有一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态度和情感。真心关爱学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师生感情很容易产生共鸣。使学生体会到上课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有利于放飞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遵循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基本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直接探索者、构建者和发现者,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认真组织、适时激励、善于引导,甘当配角,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出谋划策,使学生的探究尽可能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陈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和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实质性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予以综合概括,再“作出假设”。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藩篱,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就某一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围绕假设,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验计划,并付诸实施。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煽动”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尝试调查研究的过程。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利用翔实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汇总,得出答案。
二、培养问题意识。构建探究基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善于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分析材料和信息中的主要点,综合、归纳出较为合理有价值的问题。一开始问题可能会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提不到点子上或者是问题太多、难度太大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能对所提问题的结论有一定的猜想。例如: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作用的阅读资料。也可以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收集、调查。在讨论时,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联系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实际,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有价值的问题。“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中有一个“解剖观察鸡翅”的活动,教师在指导正确的解剖顺序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看到了什么组织?主要的组织是哪一种?各种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是如何排列的?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大大增强。为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打下基础。
三、甘当学生助手,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是完成了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猜想去进行观察、实验。并搜集相应的信息。学生应针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好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选取观察的对象和实验的器材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经验,教师一方面要进行合理、恰当的指导,掌握好度,不能越俎代庖,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做学生的助手,为学生的探究出谋划策,提供给学生一些可行的建议、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等。例如,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教师可提出如淀粉在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被人体利用?淀粉在消化道什么部位可以转变成被利用的成分?仔细咀嚼馒头时,为什么会有甜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教师应作如下指导:一是如何固定小鱼,不仅要包住鳃盖,也要将尾部固定;二是明确告诉学生小鱼的心脏位于身体躯干部前部的腹侧,靠近鳃的后方;三是让学生在用显微镜观察以前,讨论血液流动的方向。在实施实验计划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基本操作要领的掌握,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等进行恰当的指导。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结果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其表现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沉默寡言,甚至消极“怠工”。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在组织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所处的状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应当有一种激励和赏识的中肯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愿望。尤其要注意处于下游的弱势学生,应善于捕捉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不要全盘否定,应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成分,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态度,怎样收集唾液,有无对照实验,是否设计了检测淀粉被消化的实验方案,是否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等。对于实验结果不满意的小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重新完成实验,然后再进行评价。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浓厚探究氛围
人的思维状态与心理活动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活动状态主要有心理安全感、心理自由感和心理认同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此创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探究的基础。教师不但是课堂的指导者、调控者,更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优良品质影响学生,感召学生,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要有一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态度和情感。真心关爱学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师生感情很容易产生共鸣。使学生体会到上课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有利于放飞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遵循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基本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直接探索者、构建者和发现者,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认真组织、适时激励、善于引导,甘当配角,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出谋划策,使学生的探究尽可能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