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信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加快培养模式的改革,对通信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真正受行业欢迎的急需人才,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关键词:行业;高速发展;通信技术;专业建设
  在通信技术行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究人才培养的规律,对于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探寻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进行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为行业提供一线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通信行业高速发展既给我们在新旧模式的碰撞中,深刻挖掘行业高速发展对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内在需要提供了契机,也给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一、通信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通信行业是国家政策优先扶持领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神经中枢。“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再促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光纤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3G业务将全面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4G乃至4G后技术和市场将进一步酝酿、发展;超宽带时代正在大步走来;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也将加速改变传统工业、农业及商业业态,并向更广泛的公众领域渗透,更多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通信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江苏省在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精心培育“新型信息服务业”,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苏州市提出在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都要先行先试,率先垂范。到2015年,“智慧苏州”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信息化跻身亚太地区城市前列,以物联网、云计算、3G/4G、下一代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明显提升,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苏州将建成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苏州明确重点支持发展光通信、通信服务业以及现代通信相关产业,形成通信设备研制、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光通信器件及成套设备制造、通信终端制造与服务、通信运营与通信工程服务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必然带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强势需求。市场调查显示,未来5年内,苏州地区通信技术领域人才需求量很大,仅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工程师需求就达600多人,通信网络工程与服务需求达1500多人,光纤光缆企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1200人以上,通信设备研发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在2000人以上,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在3000人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通信工程、通信产品生产、测试、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比例最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期望是: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性、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一定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能力。
  二、省内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江苏省有12所高职院校开设有通信技术及相关专业,2013年计划招生数共1450人,平均每校招生121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划招生135名,稍高于平均数。我们重点调研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技术专业的基本情况。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项目。该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总数为26人,含混编师资团队16人,其中21人具有企业背景,12人具有海外高校进修经历,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教师18人,占90%,还长期聘请校外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该专业设有国家级“网络与通讯工程实训基地”和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面向电信网络工程建设、通信服务外包、通信系统运营以及通信设备制造等企业,培养工程施工、工程监理、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通信设备检测以及通信系统运营与维护等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2008年起引入中兴通讯学院的课程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对该专业学生技能证书的获得、专业教师的技术提升、知识保鲜以及社会培训影响力的扩大都有很大的支持。
  苏州职业大学通信技术专业以苏州职大-大唐移动联合成立的校企合作培养基地为依托,主要培养具有从事通信以及物联网方向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各种通信技术(模拟与数字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以具备较好的通信设备电子线路设计、通信设备制造、测试的能力。具有进行各类通信系统工程的规划、实施、维护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可去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从事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可去电信运营商从事相关技术、服务类工作;可去各类通信系统工程公司从事通信设备和线路的规划、建设与维护等工作;还可从事物联网相关行业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以及系统维护等工作。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也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拥有“3G网络通信技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省级精品课程1门。专业课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提高。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订单培养、专项技能培训等多种办学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对专业建设的带动和指导作用。该专业面向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施工企业、代维企业和客服企业,培养具有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光传输、交换技术、数据通信、接入网、通信系统工程施工、维护以及通信产品生产与测试工作的人才。
  3所院校的通信技术专业各具特色。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深度合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订单培养等途径,更好地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所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学生岗位的适合度、满意度。苏州职业大学通信技术专业分为通信和物联网两个方向,培养的学生不仅可以从事各类通信系统工程公司从事通信设备和线路的规划、建设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与系统维护等工作。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重视学生技能培训,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两次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从而在信息类高职院校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三、我院通信技术专业目前的基本情况
  我院通信技术专业2005年获批招生,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6名,兼职教师12人;本专业及专业群现有“数据通信实训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实训室”、“网络测试实训室”、“光传输技术实训室”、“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室”和“师生创新实训室”等18个实训室。2010年成功申报获批“江苏省网络电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现有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安德鲁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深圳讯方通信有限公司、江苏海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新海宜通信有限公司等多家紧密型合作企业。
  从2008年开始,积极探索相关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技能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发了“工学结合、课证相融”的项目化课程,其中已获得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主编出版教材5本。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电子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0多个。
  专业调研数据表明,近3年,我院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生源90%以上来自江苏省内,68%留在苏州工作,16%选择在江苏省内其他城市就业,5%在上海就业,其余6%的毕业生现在的工作地为其他省份。本专业的生源虽然来自省内外各地,但绝大部份毕业生选择在苏州就业。因此,应紧密结合苏州及周边地区通信行企现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校行企”合作
  为适应行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新解读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必须对通信行业高速发展下的岗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依据职业教育规律,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等,加强市场需求与专业内涵建设和改革的紧密衔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真正受行业欢迎的急需人才,提高人才在本区域、行业的竞争力。
  (一)“校行企”合作运行机制
  我院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不仅设有校企合作机构,还成立了学院理事会。在学院理事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本系与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讯苏州办事处、深圳讯方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成立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校企合作中心。该中心下设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对接组织体系及对接内容如图1:
  系校企合作中心职责为:与行业、企业动态开展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专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共同适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合作共建项目,落实项目调研、论证、申报、实施和自评等组织管理工作。
  专业建设委员会职责为: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论证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目标;组织新增专业的立项论证审查,修订和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方案;负责专业建设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查,检查专业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组织开展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等评价工作。
  运行机制还包括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二)合作内涵
  1.落实好“五个对接”
  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深入调研周边地区通信产业发展,通信技术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与产业对接的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划,完善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与素质为要素,通过序化与整合形成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学习课程;与企业共同开发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使课程内容对接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以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书“双证”毕业,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试行“识岗、习岗、顶岗”三岗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岗位任务的真实操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探索中高职衔接、专本通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为学生构建终身学习的桥梁。
  2.推行订单式培养
  构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创新发展的路子,实施“校行企”合作“订单培养”,可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同步。依托行业协会搭桥,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针对企业特定岗位(群)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技能培训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中国电信、江苏海讯、亨通集团、南京嘉环等企业培养光传输设备维护、通信终端维修、设备安装调试人员。
  3.注重“能力递进、素质贯通”,实现“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
  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作为现代人才的两个基本要素,既是高职人才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基本条件,也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更是高职人才在职业生涯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
  从职业需求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按照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四层次递进。在企业的参与下,第一学年进行职业规划,重点培养岗位基本能力;第二学年进行职场体验,开展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第三学年学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岗前培训、职业评估,到企业完成“顶岗”活动、步入职场,进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经过3年的培养,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同时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全过程,还可取得“素质拓展证书”。
  “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如图1所示:
  ①从起点看终点,成功从职业规划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职业发展理念,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
  ②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注重对实用通信技能的培养,快速成长为专业人才。
  ③职场体验,真正体验企业生活,接触真实职场,毕业工作时就可以更快地融入环境。   ④岗前培训,为学生初入职场铺平道路,学生通过选修,实现职业技能进一步的提高。
  ⑤科学的职业评估报告,关注学生成长历程,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择业。
  ⑥步入职场,零距离体会真实工作。借助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由大型通信设备生产厂家、运营商、通信工程企业以及通信代维企业等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建立最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最大程度地促进毕业生顺利顶岗实习与就业。
  4.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衡量校企合作成效的重要机制。我们实施了多方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了“短期、中期、长期”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估、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培养质量的提升。
  五、结 语
  “校行企”合作,是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在合作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办学思路,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质量为生命,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形成了开放办学格局。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与企业密切合作,实施“校企五对接、能力四递进”,推行“全程职业化、素质全贯通”的人才培养。我院通信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立项建设项目,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校行企多方两年多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通过。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
  业技术教育,2011,(19).
  [2] 马树超,范唯,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
  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3] 童卫军,范怡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运行模式研究
  [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
  [4] 杜文龙,朱祥贤,等.高职院校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
  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5] 朱祥贤.浅谈通信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数据通信专
  业的设置[J].科技信息,2010,(1).
  [6] 赵兰畔.通信信息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J].教育与职业,2013,(8).
  [7] 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
  [J].职教论坛,2011,(22).
其他文献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优质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凸显职业性、彰显人文性和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
目的研究SU5416对大鼠胰腺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判定其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苯丙蒽直接置入大鼠胰腺,建立临床类似胰腺癌的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后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制备成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模型,而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
归侨知青作为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上山下乡的轨迹与整个上山下乡运动既相统一又有区别。总体来看,归侨知青上山下乡经历过起步、高潮和全面调整及结束等阶段。因
煤化工的发展与石油化工要形成比较合理的新的工业结构,因此,传统石油石化企业要积极关注和介入煤化工。
40年来,胜利海洋钻井人以国为重、为国奉献、以人为本、创新攻坚、追求卓越、共赢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
摘要:音乐科目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教育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师职业必备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达到以乐辅德、以乐怡性、以乐益智、以人为本的功能,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健康的职业道德素养走向幼师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职业道德;音乐欣赏  高职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
俄罗斯联邦国家地籍法的基本内容1.客体俄罗斯联邦于2000年1月2日颁布施行《国家地籍法》共有5章26条。第1条规定地块是国家地籍的客体,同时也是土地关系的客体。该法对土地
校企合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保障,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可持续
樟子松被称为是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20世纪中叶,樟子松在我国“三北”地区被推广种植,并且在防风治沙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干旱的地区或者是沙地,必须通过樟子松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