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培养,而是应该认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打造有何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更具有竞争力,更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多学科协作型学生创新团队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多学科协作 创新团队
一、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及多学科协作对是创新团队发展的诉求
(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专业学习。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工科毕业生更需要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因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个人素质,而且科技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全过程的检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手能力。因此,将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整体推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措施,努力形成“竞赛与教学互动,学生与教师相长”的新局面,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科研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整合学科资源、发挥专业优势。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发现,单一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一个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实施、撰写论文及成果答辩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出极具创意的思维,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自发挥所长,能够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此,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二、创新团队的培养体系探讨
(一)所谓“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和学习目标而由相互協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以“科研小助手”的身份进入实验室,协助专业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验中亲自实践、观察思考,学会主动应用书本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中的问题。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将书本、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可借助教师资源将产学研顺利转化。
(二)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支持是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而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团队指导的积极性是高校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在学校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竞赛团队或学生社团,明确指导任务,保证指导质量。针对多学科协作型的学生创新团队,自然要配备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从不同领域给予指导,但要注意分工明确,切不可产生因分工不明确导致的矛盾。
2.形成符合创新型团队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团队培养而开设的课程,以“兴趣引导、渐进培养”为原则,将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培养方案的补充,形成相对独立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增加选修课种类和数量的形式构建专业类的创新教育课程平台。根据创新团队构造途径和社会需求,可进一步将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创新知识类、创新能力和素质类两种类型,嵌入到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当中,形成创新课程平台。其中,创新知识类可以与以往的理论课程、通知与基础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和素质类可以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结合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阶梯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体现出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和渐近培养的原则。
(三)探索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生产,因此,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充分整合校内现有的人力与物力,让学生能够人尽其才,学校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校方应该积极发展与本地政府、企业的关系,在各个学术机构、科研单位、行业企业为学生设立实践实习基地、培育创业市场,借助学校外部力量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例如,行业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业咨询活动、生产实习等,使学生、校方、社会三方都能够受益。
综上所述,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卫娜.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9,(4).
[2]严立,陈火欣.大学生科技竞赛中专业优势组合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3]曹小华,吴青,李文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O7,23(3).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多学科协作 创新团队
一、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及多学科协作对是创新团队发展的诉求
(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专业学习。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工科毕业生更需要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因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个人素质,而且科技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全过程的检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手能力。因此,将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整体推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措施,努力形成“竞赛与教学互动,学生与教师相长”的新局面,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科研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整合学科资源、发挥专业优势。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发现,单一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一个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实施、撰写论文及成果答辩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出极具创意的思维,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自发挥所长,能够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此,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二、创新团队的培养体系探讨
(一)所谓“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和学习目标而由相互協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以“科研小助手”的身份进入实验室,协助专业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验中亲自实践、观察思考,学会主动应用书本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中的问题。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将书本、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可借助教师资源将产学研顺利转化。
(二)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支持是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而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团队指导的积极性是高校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在学校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竞赛团队或学生社团,明确指导任务,保证指导质量。针对多学科协作型的学生创新团队,自然要配备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从不同领域给予指导,但要注意分工明确,切不可产生因分工不明确导致的矛盾。
2.形成符合创新型团队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团队培养而开设的课程,以“兴趣引导、渐进培养”为原则,将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培养方案的补充,形成相对独立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增加选修课种类和数量的形式构建专业类的创新教育课程平台。根据创新团队构造途径和社会需求,可进一步将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创新知识类、创新能力和素质类两种类型,嵌入到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当中,形成创新课程平台。其中,创新知识类可以与以往的理论课程、通知与基础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和素质类可以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结合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阶梯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体现出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和渐近培养的原则。
(三)探索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生产,因此,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充分整合校内现有的人力与物力,让学生能够人尽其才,学校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校方应该积极发展与本地政府、企业的关系,在各个学术机构、科研单位、行业企业为学生设立实践实习基地、培育创业市场,借助学校外部力量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例如,行业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业咨询活动、生产实习等,使学生、校方、社会三方都能够受益。
综上所述,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卫娜.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9,(4).
[2]严立,陈火欣.大学生科技竞赛中专业优势组合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3]曹小华,吴青,李文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O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