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多学科协作型学生创新团队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si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培养,而是应该认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打造有何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更具有竞争力,更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多学科协作型学生创新团队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多学科协作 创新团队
  一、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及多学科协作对是创新团队发展的诉求
  (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专业学习。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工科毕业生更需要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因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个人素质,而且科技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全过程的检验,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动手能力。因此,将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整体推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措施,努力形成“竞赛与教学互动,学生与教师相长”的新局面,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科研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整合学科资源、发挥专业优势。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发现,单一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一个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实施、撰写论文及成果答辩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出极具创意的思维,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自发挥所长,能够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此,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二、创新团队的培养体系探讨
  (一)所谓“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科研和学习目标而由相互協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就是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以“科研小助手”的身份进入实验室,协助专业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验中亲自实践、观察思考,学会主动应用书本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中的问题。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将书本、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可借助教师资源将产学研顺利转化。
  (二)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支持是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而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团队指导的积极性是高校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在学校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竞赛团队或学生社团,明确指导任务,保证指导质量。针对多学科协作型的学生创新团队,自然要配备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从不同领域给予指导,但要注意分工明确,切不可产生因分工不明确导致的矛盾。
  2.形成符合创新型团队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团队培养而开设的课程,以“兴趣引导、渐进培养”为原则,将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培养方案的补充,形成相对独立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增加选修课种类和数量的形式构建专业类的创新教育课程平台。根据创新团队构造途径和社会需求,可进一步将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创新知识类、创新能力和素质类两种类型,嵌入到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当中,形成创新课程平台。其中,创新知识类可以与以往的理论课程、通知与基础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和素质类可以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结合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阶梯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体现出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和渐近培养的原则。
  (三)探索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生产,因此,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充分整合校内现有的人力与物力,让学生能够人尽其才,学校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校方应该积极发展与本地政府、企业的关系,在各个学术机构、科研单位、行业企业为学生设立实践实习基地、培育创业市场,借助学校外部力量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与行业企业、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例如,行业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业咨询活动、生产实习等,使学生、校方、社会三方都能够受益。
  综上所述,利用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而打造高质量多学科协作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课程设置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培养高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卫娜.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9,(4).
  [2]严立,陈火欣.大学生科技竞赛中专业优势组合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3]曹小华,吴青,李文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O7,23(3).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远程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实施远程教育使得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发生了转变,这些转变又将带动班主任本身的作用进行改变,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适应远程教育模式并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角色转换。只有这样,远程教育才能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班主任角色转换 理论基础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网络、视频电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本校商务日语专业日语听力教学实际情况,就影响学生日语听力能力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生“恐听”心理、语言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在高职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够用为度、实用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等原则,采用传统教学法与“互动”“协作”教学方法相结合方式,积极引导其创建并参与异文化理解与交流环境,从而培养其日语听力技能。  关键词日语听力 因素 对策  世界国际化形势下,日语人才
期刊
摘 要肢残学生性格内向自卑,易走极端。关心引导他们要从细微处入手,不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也不用针对性的规定。如春风拂面细雨入心一般,温暖滋润肢残学生心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肢残 正确 关心 引导  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碰到带有肢残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有极强的自尊心,性格显得内向、自卑、孤僻,甚至易走极端。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期刊
摘 要从漫画创作中的阅读顺序入手,以单元格阅读顺序、文字阅读顺序、画面视觉顺序三方面阐述漫画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阅读顺序。为其它漫画创作者揭示一些创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漫画 读者 阅读顺序  引导读者正确的阅读顺序,在漫画创作中是最基础的,但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作者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漫画创作学习或不善于思考,对阅读顺序的编排往往会出现错误。  阅读顺序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机制,而改进与创新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接受情态及他们对教育的可接受性。本文以“人本”发展观为视角,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接受理论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使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反垄断法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和限制垄断,从而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垄断都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某些领域保持适当的垄断,反而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因此在反垄断立法进行中,对其中的豁免制度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反垄断法 豁免制度 利益  一、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垄断能带来规模效益。市场经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课堂中的英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交流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现在英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高师综合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交际语言测试运用的角度分析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交际语言测试 综合英语课堂 交际能力  一、高师综合英语课堂中交际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误区,通过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教师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学评价促进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 科学 教学评价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旨是减负增效, 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不适合今天的教学,考试的绝对成绩已不再成为判断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在了解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报检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力量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证代考、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报检实务》课程教学环节的提高。  关键词报检实务 国际贸易 教学研究  一、前言  《报检实务》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在办理商品出品出入境过程中的一些检验检疫行为,牵涉到对报检流程的了解、报检过程中报检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颁布为契机,提出当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职业发展为导向,并对传统经济法课程中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整合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从实践性角度优化和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目标  作为我国高校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