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现在真正的“师徒”在企业里越来越少呢?这是因为师徒制跟现代企业精神不太吻合。现代企业从人文精神出发,强调劳动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对等关系。讲究的是金本位价值下的个人价值的平等交换。讲究的是白纸黑字的契约精神。而师徒制有一种家长式管理的精神在里面,这种平等的契约精神跟现代企业价值观已经相悖离。
我带过很多实习生,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实习生相当于我的助手,我教他们,他们做得不好我帮他们改,我们之间没有师徒的情谊。他们不觉得我有恩于他们。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这样的:第一,我做实习生在这里是不拿钱的,我靠写稿赚稿费,你在外面找作者也要付稿费。第二。我不教A会教B,不教B也会教C。我们之间谁也不欠谁的。这是一种以现代的价值观存在的一种关系。我带过很多这样的实习生,有人不叫我老师。有人到现在还叫我老师,我觉得挺好,挺知足。
愿不愿意教徒弟其实取决于个人的心胸。徒弟就是个助手的角色,如果你不愿意让你的助手超越你,你最好不要带。但没人帮你。你会累死,事业也做不大。再大的能人也不可能自己做光杆司令,你得找徒弟找助手帮你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事,腾出精力来研究有开拓性的、创意层面的事。
我有个好朋友是做并购的律师,年入好几百万,做得很成功,结果他说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去了另一家事务所做合伙人。他因此坚决地认为徒弟背叛了他。这个律师自认为是师父,我分析时说他这种心态已经过时,虽然你自认为是他的师父。可徒弟并不认为是你的徒弟。他会觉得我帮你做了那么多事,虽然你也的确教了我一些东西。但我的能力与你付给我的薪水是对等的,找我也好找别人也好,你总是要付这么多钱叫人干活的,他的心中并没有徒弟对师父的责任,因为价值观已经改变了。
那如果师父不教,新人该怎样学呢?自己琢磨呗。徒弟做为师父的助手,涉及操作层面的东西都会接触到。你看《大宅门》里,虽然师父不给秘方,但做徒弟的除了核心的料,大多数料都是知道的,这时就得自己琢磨。反正配方也是人弄出来的。虽然几味方不清楚,但在这行浸淫得久了,原理也会明白。一个好徒弟需要跟师父有很好的沟通,构建信任关系。不能捅娄子,时间长了,你肯定会知道得越来越多。虽然看家的核心秘方不知道,但也能通过自己的琢磨做出有点像的东西来,或者索性就创新,阿胶做不出来,你就做胶囊嘛!你卖10块我卖20块,就是这么超越的呀!
王老吉的案例就是徒弟超过师父的例子。王老吉原来是家国营企业中药厂的品牌,这家国营厂有配方。可一直闲置在那。做听装的王老吉是家民营企业,就跟国企签了个合约,把配方拿来做。几年后,王老吉畅销了,国营企业着急了,自己做纸盒装的王老吉,还告这个民营企业。这是场轰动全国的官司。这事很说明问题。师父明摆着是国营单位,做听装王老吉的是徒弟,师父有配方上的长处。徒弟在市场营销上有长处,现在市场缺一不可,得是全才才行。所以传统的师徒制靠师父独大的局面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教学相长。
有没有办法让师徒关系既变得有人情味又能解决竞争关系呢?人情味靠的是人品性格,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我们家楼上漏水,我跑上去说漏水了,即使家里有损失也说算了。可要漏水到楼下,楼下可不干,会让我赔偿所有的东西,这种区别存在是因为人和人太不一样。人与人不同。规矩就没法做。规避人与人不同的理性方式就是依靠契约。因此,不管徒弟是个认师父的人还是不认师父的人,都用白纸黑字把人性的不同抹平了。你能力只够拿10块时。我给你20块。你认为该拿30块,我也给你20块,如果你认为不公平,那就法庭上见。这种契约关系比师徒制更来得洞悉人性。
我带过很多实习生,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实习生相当于我的助手,我教他们,他们做得不好我帮他们改,我们之间没有师徒的情谊。他们不觉得我有恩于他们。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这样的:第一,我做实习生在这里是不拿钱的,我靠写稿赚稿费,你在外面找作者也要付稿费。第二。我不教A会教B,不教B也会教C。我们之间谁也不欠谁的。这是一种以现代的价值观存在的一种关系。我带过很多这样的实习生,有人不叫我老师。有人到现在还叫我老师,我觉得挺好,挺知足。
愿不愿意教徒弟其实取决于个人的心胸。徒弟就是个助手的角色,如果你不愿意让你的助手超越你,你最好不要带。但没人帮你。你会累死,事业也做不大。再大的能人也不可能自己做光杆司令,你得找徒弟找助手帮你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事,腾出精力来研究有开拓性的、创意层面的事。
我有个好朋友是做并购的律师,年入好几百万,做得很成功,结果他说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去了另一家事务所做合伙人。他因此坚决地认为徒弟背叛了他。这个律师自认为是师父,我分析时说他这种心态已经过时,虽然你自认为是他的师父。可徒弟并不认为是你的徒弟。他会觉得我帮你做了那么多事,虽然你也的确教了我一些东西。但我的能力与你付给我的薪水是对等的,找我也好找别人也好,你总是要付这么多钱叫人干活的,他的心中并没有徒弟对师父的责任,因为价值观已经改变了。
那如果师父不教,新人该怎样学呢?自己琢磨呗。徒弟做为师父的助手,涉及操作层面的东西都会接触到。你看《大宅门》里,虽然师父不给秘方,但做徒弟的除了核心的料,大多数料都是知道的,这时就得自己琢磨。反正配方也是人弄出来的。虽然几味方不清楚,但在这行浸淫得久了,原理也会明白。一个好徒弟需要跟师父有很好的沟通,构建信任关系。不能捅娄子,时间长了,你肯定会知道得越来越多。虽然看家的核心秘方不知道,但也能通过自己的琢磨做出有点像的东西来,或者索性就创新,阿胶做不出来,你就做胶囊嘛!你卖10块我卖20块,就是这么超越的呀!
王老吉的案例就是徒弟超过师父的例子。王老吉原来是家国营企业中药厂的品牌,这家国营厂有配方。可一直闲置在那。做听装的王老吉是家民营企业,就跟国企签了个合约,把配方拿来做。几年后,王老吉畅销了,国营企业着急了,自己做纸盒装的王老吉,还告这个民营企业。这是场轰动全国的官司。这事很说明问题。师父明摆着是国营单位,做听装王老吉的是徒弟,师父有配方上的长处。徒弟在市场营销上有长处,现在市场缺一不可,得是全才才行。所以传统的师徒制靠师父独大的局面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教学相长。
有没有办法让师徒关系既变得有人情味又能解决竞争关系呢?人情味靠的是人品性格,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我们家楼上漏水,我跑上去说漏水了,即使家里有损失也说算了。可要漏水到楼下,楼下可不干,会让我赔偿所有的东西,这种区别存在是因为人和人太不一样。人与人不同。规矩就没法做。规避人与人不同的理性方式就是依靠契约。因此,不管徒弟是个认师父的人还是不认师父的人,都用白纸黑字把人性的不同抹平了。你能力只够拿10块时。我给你20块。你认为该拿30块,我也给你20块,如果你认为不公平,那就法庭上见。这种契约关系比师徒制更来得洞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