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师徒哪去了?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现在真正的“师徒”在企业里越来越少呢?这是因为师徒制跟现代企业精神不太吻合。现代企业从人文精神出发,强调劳动的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对等关系。讲究的是金本位价值下的个人价值的平等交换。讲究的是白纸黑字的契约精神。而师徒制有一种家长式管理的精神在里面,这种平等的契约精神跟现代企业价值观已经相悖离。
  
  我带过很多实习生,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实习生相当于我的助手,我教他们,他们做得不好我帮他们改,我们之间没有师徒的情谊。他们不觉得我有恩于他们。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这样的:第一,我做实习生在这里是不拿钱的,我靠写稿赚稿费,你在外面找作者也要付稿费。第二。我不教A会教B,不教B也会教C。我们之间谁也不欠谁的。这是一种以现代的价值观存在的一种关系。我带过很多这样的实习生,有人不叫我老师。有人到现在还叫我老师,我觉得挺好,挺知足。
  愿不愿意教徒弟其实取决于个人的心胸。徒弟就是个助手的角色,如果你不愿意让你的助手超越你,你最好不要带。但没人帮你。你会累死,事业也做不大。再大的能人也不可能自己做光杆司令,你得找徒弟找助手帮你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事,腾出精力来研究有开拓性的、创意层面的事。
  我有个好朋友是做并购的律师,年入好几百万,做得很成功,结果他说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去了另一家事务所做合伙人。他因此坚决地认为徒弟背叛了他。这个律师自认为是师父,我分析时说他这种心态已经过时,虽然你自认为是他的师父。可徒弟并不认为是你的徒弟。他会觉得我帮你做了那么多事,虽然你也的确教了我一些东西。但我的能力与你付给我的薪水是对等的,找我也好找别人也好,你总是要付这么多钱叫人干活的,他的心中并没有徒弟对师父的责任,因为价值观已经改变了。
  那如果师父不教,新人该怎样学呢?自己琢磨呗。徒弟做为师父的助手,涉及操作层面的东西都会接触到。你看《大宅门》里,虽然师父不给秘方,但做徒弟的除了核心的料,大多数料都是知道的,这时就得自己琢磨。反正配方也是人弄出来的。虽然几味方不清楚,但在这行浸淫得久了,原理也会明白。一个好徒弟需要跟师父有很好的沟通,构建信任关系。不能捅娄子,时间长了,你肯定会知道得越来越多。虽然看家的核心秘方不知道,但也能通过自己的琢磨做出有点像的东西来,或者索性就创新,阿胶做不出来,你就做胶囊嘛!你卖10块我卖20块,就是这么超越的呀!
  王老吉的案例就是徒弟超过师父的例子。王老吉原来是家国营企业中药厂的品牌,这家国营厂有配方。可一直闲置在那。做听装的王老吉是家民营企业,就跟国企签了个合约,把配方拿来做。几年后,王老吉畅销了,国营企业着急了,自己做纸盒装的王老吉,还告这个民营企业。这是场轰动全国的官司。这事很说明问题。师父明摆着是国营单位,做听装王老吉的是徒弟,师父有配方上的长处。徒弟在市场营销上有长处,现在市场缺一不可,得是全才才行。所以传统的师徒制靠师父独大的局面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要教学相长。
  有没有办法让师徒关系既变得有人情味又能解决竞争关系呢?人情味靠的是人品性格,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我们家楼上漏水,我跑上去说漏水了,即使家里有损失也说算了。可要漏水到楼下,楼下可不干,会让我赔偿所有的东西,这种区别存在是因为人和人太不一样。人与人不同。规矩就没法做。规避人与人不同的理性方式就是依靠契约。因此,不管徒弟是个认师父的人还是不认师父的人,都用白纸黑字把人性的不同抹平了。你能力只够拿10块时。我给你20块。你认为该拿30块,我也给你20块,如果你认为不公平,那就法庭上见。这种契约关系比师徒制更来得洞悉人性。
其他文献
毛尧飞写了一本《忙要忙到点子上》,剖析了人人嘴上爱说的“瞎忙”的深层因素。“无效工作狂”和“救火大队长”,听上去壮烈,其实却是时间管理最无能的表现。    Q 占据上班族主要精力的“瞎忙”的事情都有哪些?应该如何从管理欲望、整理价值观等方面入手。来剔除这些“瞎忙”事务?  A 抽象地讲,做事有四种方式:即正确地做错误的事、错误地做正确的事、错误地做错误的事、正确地做正确的事。其中,“正确地做错误的
期刊
在“四大”工作,往往给人形成一种印象:工作加班多、压力大。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在“四大”工作的人对如何管理时间可能更有发言权。    我们在做校园招聘时。有很多学生关心在“四大”加班是不是很恐怖?工作压力是不是很大?似乎在“四大”工作,加班成了黑洞一样的问题,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其实,“加班”可以分几个层面去看。  从工作强度来看,在德勤工作有很明显的忙季和淡季。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一般要陆续在每年的
期刊
自认为工资与个人价值不符的职场人    病情描述:  物价飞涨,只有工资原地踏步,这让刚刚生了小孩的谢文静感觉日子开始过得捉襟见肘起来。工资两年未涨,提加薪也就成了迫在眉睫而又顺理成章的事儿。而且同样是商务代表,一个业绩还没有她好的同事,工资竟然比她多了整整500元,凭什么啊?  第一次,谢文静跟着老板匆忙的身影,叩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艰难地提出了加薪的要求,然后嗫嚅补充道:“我知道古冰的工资比我
期刊
在求职过程中, “适度”夸大职业履历真的可以为你加分吗?事实证明假的永远是假的,不但不会加分,反而会让你丧失一些机会。    我曾经遇到这么一个案例。在帮一家著名的快速消费品公司招聘品牌经理时,一眼望去,个个精彩,可是再细看候选人的工作经历时,疑点一个接一个出来了。比如有的简历上写着曾于1997年在某著名快速消费品公司担任品牌经理一职。可是经验告诉我,这家公司直到1998年才设立这一职位,而且即使
期刊
中国人又将迎来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回家,不仅是团聚的渴望,更是展现的好机会——不是为了显耀,只是为了无声地告诉亲人:请放心,我在外面挺好的!    完美状态篇    倩碧2010年升级版本晶采嫩自精华露  春节,是在外奔波了一年的职场人士与家人团聚的好时机。许多职场人在春节回家之前都会为自己买几套漂亮的新衣,美美地把自己装扮一下。其实,除了衣服之外,你的状态也很重要,家人肯定不愿意
期刊
从《圈子圈套》到《做单》的畅销,再到《杜拉拉升职记》的大卖,不知不觉中职场书籍受到白领们的持续追捧。于是,层出不穷的职场书籍迎面而来。  每本书都有其出版的理由,每本书也都有其独特的阅读价值,本书榜推荐的10本“最值得阅读的职场书籍”是通过对《职场》200位读者调查得出的榜单,或许很多好书并未能榜上有名,但相信一本真正有阅读价值的好书,即便不上榜也没人能把它的阅读价值埋没掉。    《天下没有怀才
期刊
从历史上看,只有我们这个年代的职场把“技巧”抬得这么高。入行以后,先学办法、流程、效率、标准;学做人,先学如何隐忍、讨好上司、对付办公室政治……  我们在工作上的那些美好的传统哪儿去了?曾几何时,《弟子规》是学童的必读书目,入行以后首先要拜一位师父。学工作,先学立人树德;学手艺,也是和前辈学人生道理。  现在我们太急于把自己“塞”进一个行业,做成标准件,但工作是件漫长的事。让我们回过头去看一些智慧
期刊
每到年关,对于职场中的剩男剩女们来说,最难过的一关就是爸妈那期盼自己领一个对象回家过年的唠叨。租女友、租男友回家过春节的事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更多的人都会选择在春节前拼一把——密集相亲——就算不能迅速找到一个可以带回家的对象,起码也可以看着父母的眼睛说:“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了,正在谈呢!”  只可惜,相亲并非易事,什么缘分、什么心动感觉……都是浮云。更多的时候,一对双方基本要求匹配的男女,真正够通过
期刊
虽然张发财看上去“放荡不羁”,但是聊到自己的设计工作,聊到他唯一的师父陈绍华,眼神就会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事一定要“很正经”。    张发财最早红起来是在牛博网,他喜欢在上面设计给杜蕾斯和伟哥的广告,虽然这种设计被称为“飞机稿”,因为不请自来又没法采用,但是作品让人拍案叫绝而且产量巨大。  新浪微博开放一年,张发财又因为在上面写各种历史八卦而出名。比如类似“最初的唱片是每分钟78转,这
期刊
写这篇“编者的话”时,我想起了三个人:村上春树、黄光裕还有陈晓。  村上春树有这么一段话:“那是像舞步一样的东西,习惯性的东西,身体记得了。一听到音乐自然会动,周围改变了也没关系,因为是非常复杂的舞步。所以没有办法考虑周围的情况,想得太多的话脚步会踏错。” 舞步可有轻重缓急,契合节拍,全为完美表达;神情亦可扬可抑,必须用心用情,全无杂念。最关键的是身体被音乐启动,—切自动自发,像极了理想的职业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