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性教育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开展性教育,可通过家校沟通,赢得家长的支持;建立教育基地,注重教师培训;构建课程框架,营造参与式学习氛围;挖掘教育资源,深化专项研究等策略来推进。
  关键词:性教育;策略;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66-03
  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包括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很多都源于性教育的缺失。性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必修课。面对家庭性教育的空白化,社会上缺乏有组织、科学专业、主题明确的青少年性教育组织的现状,作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教师,应该敏锐地发现教育过程中的盲点与薄弱点,及时补充,采取有效策略开展教育,进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沟通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一直以来,性教育都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禁区,人们往往谈“性”变色。就在前两年,北京一所学校还因为试行教材中的一张描述性交的卡通插图而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担心,小学开展性教育会不会误导孩子,会不会起反作用?我们应该这么早就把一切都告诉孩子吗?
  显然,性教育绝不等于单纯的生理教育,也不是没有度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就必然陷入性教育“危险论”的误区。孩子的成长、成熟是无法阻止、不能忽视的客观现实,那种孩子自然会长大的想法,无异于掩耳盗铃。
  考虑到中国文化及社会对这个话题的敏感度,学校在开展性教育之前,依据专家的指导,对家长和教师进行了前期调研,向其说明学校开展的性教育所包括的内容,如:生理与心理、爱与尊重、责任与保护、道德与法制、态度与价值观。结果显示,面对综合全面的性教育,95%以上的家长认为很需要并表示支持。沟通是理解与合作的基础,沟通是达成共识与共谋发展的前提。这个调查结果,给了学校行动的底气,也夯实了学校与家庭共同担起这一教育责任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性教育课堂上,我们尝试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体验。一位家长满怀感激地说:“过去,我一直不好意思给孩子讲这个。现在学校讲了,我反而轻松了,我觉得应该让他们懂得越早越好。”
  2013年6月,我有幸受邀参加了一次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有关儿童性侵害防治的论坛,并作为唯一的小学代表分享了学校开展性教育的经验与思考。茶歇时,我收到了一张纸条。仔细一看,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纸条上这样写道:
  郑校长:您好!我是今年您校仰山新校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我非常关注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听了您的发言,我心里特别踏实!非常庆幸孩子能来到您校就读,让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系统地接受性教育,这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们为了孩子们健康幸福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
  看过纸条,我举目四望,却没有找到写纸条的家长。虽然有些遗憾,没能和他有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但却从这张不太整齐的纸条中,读出了家长迫切的需要,读出了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与信任,更感自己身上所背负责任的沉重。
  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正是有了前期的有效沟通,才让后来开展的性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联合专业机构,拓展教育资源
  尽管有了家长的支持,推动性教育工作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老师们对此项工作的理解与认识有限,缺少专业师资来开展此项工作。学校现有教师中,绝大多数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并未接受过性教育,这造成了现有教师对性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乏误解和困惑。
  如何提升教师对性教育的认识?一位研究者进入学校的视野,他就是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的方刚教授。方教授提出,小学阶段性教育的侧重点,是自我性别认知与人际交往礼仪。这与学校的思考不谋而合,双方决定成立“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0年,学校投资40万元,与北京读你心意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专业青少年性教育基地。很快,方教授就带着他的研究团队来到学校,为全校教师作了一场性教育知识培训。随后,培训又推广到安贞里学区所属的12所学校。在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学校教师在基地参加性教育培训并开展研究工作,学生在这里学习、了解性生理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
  通过培训,教师认识到,性健康问题,会影响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对第一次参加性健康培训的情形,很多老师还记忆犹新。那天全校100多位老师坐在一起,听到专家讲性的话题时,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慢慢地,大家被专家的讲述所吸引,他们的头抬起来了,开始专注地倾听。讲座结束后,有人急切地谈起自己孩子的成长问题,向专家求教。甚至,有一位老师坦诚地说起自己童年时的成长阴影,动情处不禁泪流满面。
  培训,让教师开始正视性教育,开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
  三、注重课程建设,抓住课堂主阵地
  为了引领老师们将认知转化为行为,学校抓住课堂主阵地,努力推进性教育课程建设。
  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依据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把性教育内容合理分配到三级水平中。三个水平互相衔接,6年为一个周期,逐步完成小学生性教育的课程目标(见表1)。
  依据学生性教育课程体系总纲,学校整体安排了课程内容(见表2)。
  对学生的性教育仅有认知层面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应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技术,通过多种生活场景的创设,吸引学生走入情境,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体悟。
  以《对性骚扰大声说“不”》一课为例,我们是这样开展教学的:
  (1)课前,教师设计多种生活情境,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学情调研。
  (2)上课初始,教师以一段儿童生活情境动漫引出性骚扰话题。看完动漫短片,执教教师问:“片中的小朋友遇上了什么事情?她的情绪有什么变化?”一个男生回答说:“被异性碰触隐私部位……”“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教师继续问道。男生困惑地摇摇头,性骚扰的话题由此引出。教师告诉学生,凡是那些让他们感觉“不舒服、不愿接受、不安全”的行为,都可能是性骚扰,包括肢体行为、语言行为以及其他相关行为。教师通过多个学生的回答,用学生能理解的话语解读了性骚扰的内涵。   (3)在学生对性骚扰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利用专业机构制作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随着视频的演绎,学生开始讨论:面对陌生人应该怎样做?什么是身体自主权?男生是否也会面临性骚扰……明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坏人,但熟人也有可能做坏事”等道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课后,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课堂反馈。一个学生用“吃惊”来描述自己上完课后的心情。还有的学生写道:“谢谢老师给我上了一节如何自我保护的课!”
  通过关键课程的重点指导与打磨,老师上性教育课的理念越来越清晰,教学方法越发灵活多样。去年,学校推荐的《对性骚扰大声说“不”》一课参加全国性教育论坛说课展示,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课程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性教育需要未雨绸缪,不能等问题发生了再补救;学生有限的“性知识”,多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知的片面的、不科学的信息,与其这样,不如通过正常的渠道,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你越是不说,孩子就越好奇;对学生的呵护,不是成人的过度保护,而是要全力引导学生认识与了解自己、认识真实的社会,在发现与享受生活美好的同时,能用恰当的方法应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保护好自己。
  四、形成研究共同体,突破教育难点
  要突破性健康教育这一难点,仅凭学校一已之力是远远不够的。拓展研究视野,加强同伴互助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先后参加了北京市教委体艺处及北京性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分学段应用与实践》项目,开展了市级立项课题《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研究》;参加亚洲第五届性教育大会及北京市各级各类性教育论坛的互动与发言……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结识各界致力于性教育的有识之士,逐步形成性教育研究共同体;在一次次的研讨中,感受着“方法总比问题多”的幸福,激发起进一步推动此项教育的热情。学校通过对研究共同体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充分利用,深化专项研究,推动着性教育的发展。
  性教育实践让学校、家长、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对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思考。教师在实践中,将学生的生命成长视为己任;家长在参与学校活动中,对学生的成长有了新的理解,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有了更大的认同;性教育更让校园中的每个人不断追问“我是谁”,体验生命的美好,在坦然的沟通中学习自我保护并建立亲密关系。如此,师生在彼此陪伴中,静候生命的成长,静听花开的声音,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幸福积蓄着能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
  北京 10010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实践中常会有这种现象: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无法给予学生深层次的触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猫和老鼠一样,“猫”在的时候,“老鼠”们很乖巧,“猫”不在的时候,“老鼠”们就变成了“老虎”。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    [案例一]  一次午自习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周(一班干部):大家好!今天老师不舒服,中午的自习课由我管理。  生:切,怎么又是你?(起哄)  周:(用尺子拍
重德是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要是有人问,老师是干什么的?“传道授业解惑”,国人会脱口而出。这句话中,“传道”排在了“授业”“解惑”前面,成了教师最重要的责任。重德的理念,教师认同,社会认可,孩子习惯,千百年来一代代流传下来,便成了传统。  斗转星移,人类历史进入了“地球村”时代。随着古老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二千多年前“礼崩乐坏”的一幕似乎重现了。为应对危机,在“德育为首”“德育为先”
【摘要】中医术语是中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准确、恰当地将其英译对中医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零翻译作为一种逆向式翻译策略,能够最佳化地突破中医术语英译中的难译、不可译、文化缺失等问题,合理恰当地运用零翻译有助于解决中医术语英译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以中医典籍《伤寒论》中的术语英译为例,探讨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關键词】零翻译;中医术语英译;伤寒论  【作者简介】朱成成,右江民族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百善孝为先。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日前,一套由维扬区教育部门组织编写《新二十四孝》被广为传阅,这是全市首家开发的“孝文化”地方课程读本。教材由孩子们自主设计漫画,故事来源于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生活细节,同时还配有朗朗上口的“二十四孝童谣”,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缘起:新生活呼唤“新孝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社会常识为载体,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综合性基础型课程,其学习评价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4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本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习评价要发挥激励、教育功能,关注个性差异,强调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实施促进学生知、情、行和谐统一的
2012年,许纪霖先生关于法国高考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国人关于哲学教育的大讨论。法国将哲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诸如“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欲望”“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我们是否有追求真理的义务”“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等考题,极具思辨性、批判性和开放性。这引起了我们对哲学课堂的反思。  以词源考究,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重“爱”,而非“智慧”本身。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是哲学的使命与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2011年10月17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这是该校的一项“别出心裁”的“新举措”:小学生有两种佩饰,一种是红领巾,还有一种是绿领巾。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自然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而那些据说是调皮、学习不好的小学生,则佩戴绿领巾,且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该校老师称是为激励学生上进。  真不敢
张添翼在《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我国当前的德育实践中,面临着三种新变化:儿童个性更强,更要自由;教师权威部分丧失;灌输方式隐性化。因此,德育应合理看待灌输的地位与作用,不应盲目反对任何形式、直接的道德知识讲授与道德价值传递。因而应贯彻“最少灌输”的原则,反对程度较重、封闭儿童思维的灌输方式。“最少灌输”原则有四个要求:第一,灌输目的是“引导”儿童形成他律性道德。儿童的道德认知发
摘 要:知与行相统一是品德课程的要求,也是难点。对此,引入“贴姓名牌”讨论,开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并开展后续追踪学习,以此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促进知识的内化,强化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贴姓名牌”讨论法;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37-03  知行统一一直是困扰品德课堂教学的难题。为此,
同伴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这意味着,每个儿童的身边,都需要一些亲密同伴,他们同甘共苦,相扶互助。但是,当前的独生子女很容易陷入同伴交往的尴尬境遇:不愿意分享,缺乏合作意识,缺少朋友,甘當“宅男宅女”……  在教育场域,教师、家长如何解读并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敢于探索的教育者们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他们的努力告诉我们:教育者不是儿童同伴交往的“局外人”,相反,当为儿童交往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教育“磁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