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学校德育教育开展的顺畅与否,直接反应德育教育的最终成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就学校德育教育进行一下初探,意在更新观念,确立目标,摒弃务虚,使学校德育教育具有接地气、易理解、好开展、见成效的特点。
一、学校德育状况的“三化”问题
(一)德育目标理想化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宽。德育目标贵在切实可行,贵在与生命主体的和谐通融。华而不实,大而宽的德育目标,必然在实践中失去信度和效度,进而造成德育实践的空耗,最终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二)育人方法简单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育人方法过于简單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相关的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环境影响的消极化
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就是试图将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互影响的而又具有针对性、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在校内受到教师、同学、集体的影响:在校外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二、结合学习的实际,谈谈“三化”问题的对应策略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全体教育者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一)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
高中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这个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和需要,并扎扎实实地取得效果。比如,每学期都要设定一个固定的教育主题,作为本学期的教育主旋律,如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不能总是盲从跟风的开展德育教育,顾此失彼的把本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主阵地丢了。
(二)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
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学生认知的道德规范不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教育主体情况千差万别,并且德育教育存在多样性、不均衡性和个人成长的特殊性,最终决定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要求上对学生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带动同类学生的发展。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创新是德育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德育教育无论是内容、方法、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德育教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注重调研,特别是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德育教育必须倡导奉献精神。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头、言传身教、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是关键因素。
(三)德育教育必须顺应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作用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一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整个德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整体效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取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为青少年一代实施社会化的综合教育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力依托和保障,而社会教育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好检验和实施场所。故而,学校德育教育的得力与否,直接影响综合教育的衔接和成效。只有学校德育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在家庭教育的保障下,才能在社会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意在明确学校德育教育在全局教育系统中的绝对重要性。只有学校德育教育开展的好,全局的大德育才能够得以连贯、得以延伸、得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学校德育教育的定位也必须要准确,从德育教育的目标、形式、方法,以及德育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修养、理念、层次、认知等,都要准确定位到点,而不是面。绝不能在德育教育面前出现伪权威性、伪经验性,片面主观的去开展德育教育,要深知,教育的失败,将会是以一代人的认知偏离为代价,后患无穷。身为教育者本身更应该深知,提高、推动、创新,科学的认知教育理念和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一、学校德育状况的“三化”问题
(一)德育目标理想化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学校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宽。德育目标贵在切实可行,贵在与生命主体的和谐通融。华而不实,大而宽的德育目标,必然在实践中失去信度和效度,进而造成德育实践的空耗,最终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二)育人方法简单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育人方法过于简單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相关的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环境影响的消极化
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就是试图将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互影响的而又具有针对性、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在校内受到教师、同学、集体的影响:在校外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二、结合学习的实际,谈谈“三化”问题的对应策略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全体教育者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一)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
高中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这个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和需要,并扎扎实实地取得效果。比如,每学期都要设定一个固定的教育主题,作为本学期的教育主旋律,如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不能总是盲从跟风的开展德育教育,顾此失彼的把本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主阵地丢了。
(二)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
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学生认知的道德规范不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教育主体情况千差万别,并且德育教育存在多样性、不均衡性和个人成长的特殊性,最终决定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要求上对学生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带动同类学生的发展。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创新是德育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德育教育无论是内容、方法、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德育教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注重调研,特别是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德育教育必须倡导奉献精神。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头、言传身教、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是关键因素。
(三)德育教育必须顺应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作用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一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整个德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整体效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取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为青少年一代实施社会化的综合教育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力依托和保障,而社会教育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好检验和实施场所。故而,学校德育教育的得力与否,直接影响综合教育的衔接和成效。只有学校德育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在家庭教育的保障下,才能在社会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意在明确学校德育教育在全局教育系统中的绝对重要性。只有学校德育教育开展的好,全局的大德育才能够得以连贯、得以延伸、得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学校德育教育的定位也必须要准确,从德育教育的目标、形式、方法,以及德育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修养、理念、层次、认知等,都要准确定位到点,而不是面。绝不能在德育教育面前出现伪权威性、伪经验性,片面主观的去开展德育教育,要深知,教育的失败,将会是以一代人的认知偏离为代价,后患无穷。身为教育者本身更应该深知,提高、推动、创新,科学的认知教育理念和目标,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