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有相当多的教师为追求新的教学方式,忽视或淡化与文本的对话,得意却没有品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比较分析、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品味语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教师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得主动;教学不再囿于课堂,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许多教师正朝着背离“语文本体”的方向越走越远。
有相当多的教师为追求新的教学方式,忽视或淡化与文本的对话,得意却没有品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借助多媒体去听歌曲看录像欣赏图片上,花费在相关主题思想的延伸拓展上,花费在表面热闹实质收效甚微的小组讨论中,更有甚者,放几集电视剧就算是完成《林黛玉进贾俯》的教学任务了,还轻松地说:内容了解了,作品的主题也知道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没有把重心放在对语言的品味上,完全异化了语文阅读教学,背离了“语文本体”的方向。
何为“语文本体”?从操作层面上看,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并通过扎扎实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使文本的“言”与“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阅读过程不是重复作品,不是复制作品情节,阅读是要借助与文本对话建立起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内容。因此,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引导学生“据言识意”、 “得意品言”的过程,就是理解课文“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简而言之:得意还须品言。
1为什么得意还须品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言既有内容的一面,又有形式的一面,两者相依相存,不可分离。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所有学科都关注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同样非常关注一个个定义、原理、概念等的准确表达,甚至讲究咬文嚼字,注重推敲语言的内容 。而语言形式才是语文学科重点关注的。
语言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看看特定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高尔基就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刘勰则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见,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其实主要就是语言的品味。所谓品味,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曾在《我的阅读教学主张》中说:“课文教学主要抓两件事,一是把握思路,即从宏观上了解作者写了些什么,领会文章的主旨及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行文的思路,二是品味语言,即了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要深入到语言里头去,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头件事把握思路固然重要,但不是教学的重点,不可占用太多的时间,尽量作简洁的处理。第二件事品味语言是教学的重点,应该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力气。”也就是说,一节课,用于理解课文内容的时间和精力越少越好,用于学习语言的越多越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个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还要关注该语言内容是怎么表达的,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咂摸语言的刚与柔。总之,阅读教学得意还须品言。
2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下面略谈一些做法。
2.1扣住语境,揣摩言外之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事实上,离开语境,望文生义,哪怕某些词语是字典词典的解释,有时也会出现误差,甚至还会闹出笑话。例如曹禺的《雷雨》一文,鲁侍萍和周朴园彼此知道真相后,周朴园反复诉说自己的思念,又再施以他那虚伪的骗局,用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侍萍说了一句:“(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还以为是侍萍原谅了周朴园。其实这一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早就认清你的真面貌,你别想再欺骗我。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又如《茶馆》吴祥子对王利发说:“我们不看簿子,看人!”言外之意,簿子不一定反映被登记者的真实情况,再说你王利发也可能没按真实情况写,所以不看簿子。
2.2对照比较,推敲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
更换词语,体会主题的深刻性。大家都熟悉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华老栓提着灯笼,抖抖地摸出洋钱,但又不敢去接那滴着血的馒头。这时,小说中出现了这样几行文字:“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抢、扯、裹、塞、抓、捏,一连六个动词,每一个都用得恰到好处。用“抢”而不用“拿”,突出了粗暴;用“扯”而不用“撕”,突出了蛮横;用“裹”而不用“包”,突出了馒头的可怖;用“塞”而不用“交”,说明“黑的人”是在强行兑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承诺,买卖双方的神态对比十分强烈;用“抓”而不用“接”,则突出了“黑的人”的心安理得与粗暴;最后再着一个“捏”字,让人看到了贪婪和老辣。犹如刻木,六个动词,六次下刀,“黑的人”从神态到灵魂,纤毫毕现! 比较句式,品悟语言的意韵美。句式不同,它们的语调气势、表达重点或语体色彩也不相同,因此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有经验的作家写作时,总是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精心挑选最合适、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认真研究他们是如何选择句式的,仔细辨析不同句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如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对水生的一句问话:“怎么了,你?”如果换成正常语序“你怎么了?”表达效果就有不同。原句用倒装句式,强调“怎么了”,更能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关心,而“你怎么了”是一般的疑问句,语气平淡,仅表示出一种关心,不带有强调。
再如鲁迅的《祝福》中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时说话时的语序不同,第一次是这样说的:“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二次:“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句话表意相同但情味有区别。第二次用主谓倒装句,“你放着罢”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表现出四婶的紧张、慌乱和严厉。这一呵止彻底摧毁了祥林嫂,令她精神完全崩溃。这一声呵止代表封建礼教和迷信,宣判了祥林嫂死刑。
2.3反复诵读,感悟语言的形象美:朗读是对语言的品味,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情感思想的直接感受。《文心雕龙》记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种美妙无穷、无与伦比的想象,无所不至地飞扬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和读者生活体验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文学形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对于一些语言明白晓畅、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体悟。
例如,在教授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没有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他已经深深陶醉在这篇文章描绘的人间仙境中了,这是作者向往的独立的自由的宁静的生活环境,现实并不存在。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则谈起山居生活的宁静、安详与惬意,与文中作者的感受不谋而合。这种体悟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呼之欲出的文学形象,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的熏陶,品尝交流创新的乐趣。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采用语境体悟法、比较品味法或者朗读品味法,这些品味语言的方法最终都是要皈依于语言形式本身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人文精神,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在这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品味语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教师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学生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得主动;教学不再囿于课堂,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许多教师正朝着背离“语文本体”的方向越走越远。
有相当多的教师为追求新的教学方式,忽视或淡化与文本的对话,得意却没有品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借助多媒体去听歌曲看录像欣赏图片上,花费在相关主题思想的延伸拓展上,花费在表面热闹实质收效甚微的小组讨论中,更有甚者,放几集电视剧就算是完成《林黛玉进贾俯》的教学任务了,还轻松地说:内容了解了,作品的主题也知道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没有把重心放在对语言的品味上,完全异化了语文阅读教学,背离了“语文本体”的方向。
何为“语文本体”?从操作层面上看,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并通过扎扎实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使文本的“言”与“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阅读过程不是重复作品,不是复制作品情节,阅读是要借助与文本对话建立起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内容。因此,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引导学生“据言识意”、 “得意品言”的过程,就是理解课文“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简而言之:得意还须品言。
1为什么得意还须品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言既有内容的一面,又有形式的一面,两者相依相存,不可分离。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所有学科都关注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同样非常关注一个个定义、原理、概念等的准确表达,甚至讲究咬文嚼字,注重推敲语言的内容 。而语言形式才是语文学科重点关注的。
语言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看看特定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高尔基就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刘勰则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见,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其实主要就是语言的品味。所谓品味,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曾在《我的阅读教学主张》中说:“课文教学主要抓两件事,一是把握思路,即从宏观上了解作者写了些什么,领会文章的主旨及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行文的思路,二是品味语言,即了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要深入到语言里头去,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头件事把握思路固然重要,但不是教学的重点,不可占用太多的时间,尽量作简洁的处理。第二件事品味语言是教学的重点,应该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力气。”也就是说,一节课,用于理解课文内容的时间和精力越少越好,用于学习语言的越多越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个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还要关注该语言内容是怎么表达的,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咂摸语言的刚与柔。总之,阅读教学得意还须品言。
2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下面略谈一些做法。
2.1扣住语境,揣摩言外之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成为理解语言一大原则。事实上,离开语境,望文生义,哪怕某些词语是字典词典的解释,有时也会出现误差,甚至还会闹出笑话。例如曹禺的《雷雨》一文,鲁侍萍和周朴园彼此知道真相后,周朴园反复诉说自己的思念,又再施以他那虚伪的骗局,用虚假的旧情来软化侍萍。侍萍说了一句:“(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还以为是侍萍原谅了周朴园。其实这一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早就认清你的真面貌,你别想再欺骗我。所以品味语言的表现技巧必须抓住语言环境。又如《茶馆》吴祥子对王利发说:“我们不看簿子,看人!”言外之意,簿子不一定反映被登记者的真实情况,再说你王利发也可能没按真实情况写,所以不看簿子。
2.2对照比较,推敲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
更换词语,体会主题的深刻性。大家都熟悉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华老栓提着灯笼,抖抖地摸出洋钱,但又不敢去接那滴着血的馒头。这时,小说中出现了这样几行文字:“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抢、扯、裹、塞、抓、捏,一连六个动词,每一个都用得恰到好处。用“抢”而不用“拿”,突出了粗暴;用“扯”而不用“撕”,突出了蛮横;用“裹”而不用“包”,突出了馒头的可怖;用“塞”而不用“交”,说明“黑的人”是在强行兑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承诺,买卖双方的神态对比十分强烈;用“抓”而不用“接”,则突出了“黑的人”的心安理得与粗暴;最后再着一个“捏”字,让人看到了贪婪和老辣。犹如刻木,六个动词,六次下刀,“黑的人”从神态到灵魂,纤毫毕现! 比较句式,品悟语言的意韵美。句式不同,它们的语调气势、表达重点或语体色彩也不相同,因此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有经验的作家写作时,总是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精心挑选最合适、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认真研究他们是如何选择句式的,仔细辨析不同句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如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对水生的一句问话:“怎么了,你?”如果换成正常语序“你怎么了?”表达效果就有不同。原句用倒装句式,强调“怎么了”,更能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关心,而“你怎么了”是一般的疑问句,语气平淡,仅表示出一种关心,不带有强调。
再如鲁迅的《祝福》中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时说话时的语序不同,第一次是这样说的:“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二次:“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句话表意相同但情味有区别。第二次用主谓倒装句,“你放着罢”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表现出四婶的紧张、慌乱和严厉。这一呵止彻底摧毁了祥林嫂,令她精神完全崩溃。这一声呵止代表封建礼教和迷信,宣判了祥林嫂死刑。
2.3反复诵读,感悟语言的形象美:朗读是对语言的品味,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情感思想的直接感受。《文心雕龙》记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种美妙无穷、无与伦比的想象,无所不至地飞扬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和读者生活体验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文学形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对于一些语言明白晓畅、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体悟。
例如,在教授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没有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他已经深深陶醉在这篇文章描绘的人间仙境中了,这是作者向往的独立的自由的宁静的生活环境,现实并不存在。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则谈起山居生活的宁静、安详与惬意,与文中作者的感受不谋而合。这种体悟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呼之欲出的文学形象,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的熏陶,品尝交流创新的乐趣。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采用语境体悟法、比较品味法或者朗读品味法,这些品味语言的方法最终都是要皈依于语言形式本身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人文精神,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在这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