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从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和实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0-01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即“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传统的应用领域或技术领域的人才,在工程第一线的技术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探讨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实施才能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传统教育下计算机基础课程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一般都作为各校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在开设。以我校为例,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按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主要存在这几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师为中心,主导整个课程,教师在不断地讲解,详细地、反复地给学生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信息,机械地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二是师资配备不足。按照以往教学的模式,以2011级4000多学生为例,需要教师专、兼职教师40余人。因专、兼教师人数太多涉及各教学院系及校内外,教师个体课时量较大,对教学回顾及教学质量提高无暇顾及,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三是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学生接触的也比较新,更希望学到前言的技术,而教学内容仅仅是围绕计算机概念介绍、操作理论讲解,office使用步骤演示等,很难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在通识教育背景下为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做了“颠覆性”的改革。
1.课程资源整合
我校计算机基础(“通识”)课程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构成。整个课程设计以采取实践项目相结合,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强调实用,注重实例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应用和操作系统OS的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组装、维护、简单程序开发和调试;以及Introduction to IoT 和大数据基本概念了解等,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颠覆”教学模式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我们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资源能力,我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网络项目实训练习(测试)+教师辅导答疑”教学模式。
三、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我校在2014年引进了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以CEAC为载体我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网络项目实训练习(测试)+教师辅导答疑”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
1.教师辅导与管理
①课前学习指导:教师在开课前要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培训,在培训中要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学习目标任务,重难点以及各知识点学习的时间规划)、怎么学(网络平台使用、遇到学习问题如何处理)、怎么考(教考分离)这门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②课程学习中:一是教师通过CEAC网络自主学习后台查看是否按进度学习、查看那些知识点学生学习耗时较长、查看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知识点及查看学生提问;针对学生学习进程缓慢等问题教师要积极跟进,督促学生学习;针对性学生学习耗时较长、出错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教师组织学生现场答疑。二是通过制作每个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微课、微视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掌握程度控制视频的选择、快慢等等;同时,微课、微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平时反应较慢又羞于提问的学生能够反复观看,全方位解决学习疑难问题。三是建立有效的(线上线下)辅导答疑环境,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安排教师在机房答疑,同时建立了以QQ微信、微博、网络(电话)等在线答疑和现场答疑环境。
④课后反馈:教师根据平台学习、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
2.学生学习
①首先要了解该门课程要学习什么、怎么学、怎么答疑、怎么考等。特别要清楚CEAC平台的使用,如何与教师进行答疑。②“通关”式学习,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手机网络登陆CEAC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在平台学习中每个知识点有语言讲解和语言指导完成,通过学完成对应的测试,当测试未通过可返回语音指导下再次学习;当测试通过方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平台、QQ、微信、现场答疑等方式与教师沟通。③作业完成,每一个模块学习完成后都有综合项目作业,通过项目作业、教师评价对再次提升专业能力。
四、总结
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知识,更不是片面的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势在必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迅速适应地方社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少宁,尹宝全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6,(6).
[2]徐卫克.以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8).
关键词: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0-01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即“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传统的应用领域或技术领域的人才,在工程第一线的技术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探讨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实施才能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传统教育下计算机基础课程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一般都作为各校的公共必修课课程在开设。以我校为例,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按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主要存在这几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师为中心,主导整个课程,教师在不断地讲解,详细地、反复地给学生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信息,机械地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二是师资配备不足。按照以往教学的模式,以2011级4000多学生为例,需要教师专、兼职教师40余人。因专、兼教师人数太多涉及各教学院系及校内外,教师个体课时量较大,对教学回顾及教学质量提高无暇顾及,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三是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学生接触的也比较新,更希望学到前言的技术,而教学内容仅仅是围绕计算机概念介绍、操作理论讲解,office使用步骤演示等,很难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在通识教育背景下为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做了“颠覆性”的改革。
1.课程资源整合
我校计算机基础(“通识”)课程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构成。整个课程设计以采取实践项目相结合,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强调实用,注重实例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应用和操作系统OS的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组装、维护、简单程序开发和调试;以及Introduction to IoT 和大数据基本概念了解等,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颠覆”教学模式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我们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资源能力,我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网络项目实训练习(测试)+教师辅导答疑”教学模式。
三、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我校在2014年引进了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以CEAC为载体我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网络项目实训练习(测试)+教师辅导答疑”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
1.教师辅导与管理
①课前学习指导:教师在开课前要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培训,在培训中要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学习目标任务,重难点以及各知识点学习的时间规划)、怎么学(网络平台使用、遇到学习问题如何处理)、怎么考(教考分离)这门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②课程学习中:一是教师通过CEAC网络自主学习后台查看是否按进度学习、查看那些知识点学生学习耗时较长、查看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知识点及查看学生提问;针对学生学习进程缓慢等问题教师要积极跟进,督促学生学习;针对性学生学习耗时较长、出错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教师组织学生现场答疑。二是通过制作每个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微课、微视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掌握程度控制视频的选择、快慢等等;同时,微课、微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平时反应较慢又羞于提问的学生能够反复观看,全方位解决学习疑难问题。三是建立有效的(线上线下)辅导答疑环境,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安排教师在机房答疑,同时建立了以QQ微信、微博、网络(电话)等在线答疑和现场答疑环境。
④课后反馈:教师根据平台学习、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
2.学生学习
①首先要了解该门课程要学习什么、怎么学、怎么答疑、怎么考等。特别要清楚CEAC平台的使用,如何与教师进行答疑。②“通关”式学习,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手机网络登陆CEAC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在平台学习中每个知识点有语言讲解和语言指导完成,通过学完成对应的测试,当测试未通过可返回语音指导下再次学习;当测试通过方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平台、QQ、微信、现场答疑等方式与教师沟通。③作业完成,每一个模块学习完成后都有综合项目作业,通过项目作业、教师评价对再次提升专业能力。
四、总结
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知识,更不是片面的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势在必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迅速适应地方社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少宁,尹宝全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6,(6).
[2]徐卫克.以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