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生物兴趣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随着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关键词:生物教学 兴趣 激发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随着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校,自觉不自觉地把那些需要考试的特别是与升学有关的考试科目看的特别重要,称之为“主科“,而对那些不考试的特别是与升学无关的科目,则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把他们称之为“副科”、“豆芽科”,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基础教育课程被肢解。这些所谓的“副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了。即使像生物、地理、历史、美术这样的“副科”被开设了,也一般都安排在下午,学生的主动性,记忆力,思维都处于低谷。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我也感到难度之大。
  作为一名一线的生物教师,我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创新,从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在这里我不揣自己的冒昧与浅陋,就谈几点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动机的调动
  从中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兴趣的范围扩展了,作为教师就为他们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久就会进入兴趣的选择与分化阶段,不论是分化还是扩展,动机都十分重要,兴趣的巩固,深化更需要动机力量的驱使,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遵循如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原则,让学生感到生物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如:人的汗液为什么是咸的?人一天的饮水量为什么会多于排尿量?为什么剧烈运动后呼吸频率和心跳会加快?为什么儿童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这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生物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的时候,对相应的知识进行讲解,教学效果会更佳。
  二、借用民谚,民谣增加学习兴趣
  民谚、民谣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经典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生动形象,朗朗上口,能强烈的吸引学生,从而认清日常生物现象的特征。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加工,适时的应用,让学生感觉、理解、接受,达到听其民谚、民谣就知道讲了哪种生物现象。如:在讲遗传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民间谚语都生动形象的说明了遗传的关系。在讲变异时,“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在讲营养物质吸收时,“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这些民谚、民谣都能使学生清楚、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三、设置愉悦环境,诱发学生好奇心
  中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巨大变化,好奇是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之一。恰当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好奇心常常表现在对鲜明生动,不同寻常的生化现象,生化实验特别感兴趣,留下的影响最深刻。如:在做碘液使淀粉变蓝的实验中,学生对这个实验现象特别感兴趣,其原因是因为它新奇。好奇心驱使他们要弄懂现象的原因,好奇心就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内在动力。此外,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失败挫折承受的能力较弱,事事都想取得成功,得到表扬,做为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的每一进步,每一个优点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质疑,没有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日常现象的质疑,就没有“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没有道尔顿对他所看到东西的颜色与别人所看到的不同的质疑,就没有色盲症的发现。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于怀疑,并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启动创新思维的大门,锤炼创新思维的品质。
  五、注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俗话说“眼中过十遍,不如手中过一遍”,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同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些生物现象的理解,还可以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在初中尤为突出,动手实验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实验性问题,多安排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师只要平时多积累,多思考与课改有关的问题,坚持“教与学并举”的原则,在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在庄稼人眼里  草就是草,是仇人  只要银锄轻挥  便立即斩除  但在种花养草人看来  草则非草,全然儿孙  娇贵如花,尊崇似神  而他们自己的命运  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可怜的草啊,今生今世  无论是被遗弃或被碾压  都千万别悲、别叹  要学会自尊、自爱  因为命运是在自己手中  生的幸與不幸  都非你之过错  真正的差别只在于  你那不会叹息的  出身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经过班主任的任职,我认为班主任除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爱心、宽容之心”是班主任工作中心不可少的美德;“严明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是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浓厚的学习氛围”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爱心 宽容 量化管理制度 学习氛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高等教育,而选择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考不上高
摘要:面向21世纪,中学物理教育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尽管已经有了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但教科书可能单向传递信息,不具有交互性,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场的反应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式。另外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的严重疾病,寻找及研制价廉、无毒、高效的溶栓药物成为当务之急。日本传统食品纳豆,在民间一直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自从日本学者须见洋行首次发现纳豆中含有溶栓激酶以来,纳豆这一食品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重要功能因子—纳豆激酶,以其易于提取,无任何毒副作用,溶栓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得到了深入研究。纳豆激酶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溶栓药物。本研究通过对纳豆激酶
摘要: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摘要: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只注重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只懂看,不懂听,不懂说的现状, 针对高中生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差的现状,本文着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提出了一些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听说能力 教学方法 交际应用  一、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从2010年开始,某省高考英语取
文字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探索识字方法和纠错方法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如今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经常采取罚抄、罚站、罚劳动的方式,其实这是一种生硬机械、高耗低效的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识字效果也不好。  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描述,去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创作,学生肯定很难下笔,因此他们怕写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如何辅导学生,开拓写作
采用在主要运输平巷由架线供电而在出矿横巷由蓄电池供电的架线蓄电池电机车,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蓄电池应在电机车架线运行时进行充电。现
有一个工种  叫义工  让金银都跌了身份  有一种姿态  叫谦恭  垫高生命的厚重  有一张嘴  紧闭着  却让耳朵  把良心听得更真  有一朵花  开在笑脸上  不敢直視  圣洁的光啊  会把每一粒凡尘  称出斤斤两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