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人“做人”。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修养势在必行。
1以“美”促“能”,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我利用美术课堂这块教学主阵地,特别是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心中都有一个自我,展示和表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人格素养,使他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敢想敢做,充分发挥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主动探索和发现。
例如在制作类的作品展示中,我让不爱说话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写展示词,并让他们到台上了为自己的作品做讲评;让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担任美术课小组合作的组长,尽量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增强信心,在同学面前展示才能;让比较胆小的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为学生做精彩的示范……久而久之,我发现无论优秀的还是较差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美术课,特别是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的长处不竞争不敢表现就等于不存在的道理。由于我平时长期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在2005年上半年开展的江阴市少儿书画比赛中,我校倪天伟同学获素描比赛一等奖,一年级小陈钥同学获泥塑比赛二等奖,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创作灵感得到爆发,从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2以“美”促“长”,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教师要树立学生中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个性观念,要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资源。作为创造力开发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才,为发展其独特个性创设教育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彰显,为社会培养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如果一味追求千军万马过“分数”的独木桥,何谈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脱颖而出?记得有一次,我在班上问学生:“你们想上什么课?”他们回答我:“手工课。”我震惊了,这叫我怎么办?总不能把所有的美术课改成手工课吧,何况手工课的材料也不少呀。
我回到办公室,思考片刻,既然学生喜欢手工课,那就从一些废旧材料开始,反正,学生在家里容易找,如废画报、鸡蛋壳、硬纸版、树叶、纽扣、绒线等。好,就从下一堂课开始,让学生准备一硬纸版,上手工课。上课了,我发现今天学生都看着我,好像在期待什么。一开始我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来制作纸版画,而是告诉他们今天制作的主要材料是纸版。然后,叫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把一张小小的纸版变化为一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都要高,讨论异常激烈。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和创新。这一节课,我知道我成功了,同学们也成功了。因而让我想到了以前的课,找到了以前的误区。原来张扬孩子的个性特长才是最重要的。
3以“美”促“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一些教师驾轻就熟,不愿化力气探索创新。不少教师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压抑,甚至把他们主体性中固有的四辩力也被扭曲乃至磨灭,扼杀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美术课上,我力求让每个学生追求自己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标新立异,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批评乃至争辩,促使其外化为各种创新能力。在一次写生课上,有一位同学不小心打翻了我刚买来的花瓶,使写生课出现困窘,我随机一变说:今天的写生课没有了道具,你们说,能不能换另外一种方法来画花瓶呢?学生说:可以的呀,反正我们家里的花瓶都很漂亮,我们把她想象后创造出来,肯定比这只更美丽!好啊,那么就请每个同学把自己家里的花瓶用最漂亮的方式把它创造出来吧,比一比哪一位同学最有创新意识,并能第一个完成?结果,在作品展评中,让我看到了学生创新的潜能,创造的火花,创作的美丽。
让个性之花盛开在美术课上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人格不足,问题就大了。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探索之歌永远在课堂教学中吟唱。
1以“美”促“能”,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我利用美术课堂这块教学主阵地,特别是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心中都有一个自我,展示和表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人格素养,使他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敢想敢做,充分发挥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主动探索和发现。
例如在制作类的作品展示中,我让不爱说话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写展示词,并让他们到台上了为自己的作品做讲评;让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担任美术课小组合作的组长,尽量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增强信心,在同学面前展示才能;让比较胆小的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为学生做精彩的示范……久而久之,我发现无论优秀的还是较差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美术课,特别是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的长处不竞争不敢表现就等于不存在的道理。由于我平时长期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在2005年上半年开展的江阴市少儿书画比赛中,我校倪天伟同学获素描比赛一等奖,一年级小陈钥同学获泥塑比赛二等奖,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创作灵感得到爆发,从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2以“美”促“长”,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教师要树立学生中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个性观念,要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资源。作为创造力开发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智特能特才,为发展其独特个性创设教育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彰显,为社会培养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如果一味追求千军万马过“分数”的独木桥,何谈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脱颖而出?记得有一次,我在班上问学生:“你们想上什么课?”他们回答我:“手工课。”我震惊了,这叫我怎么办?总不能把所有的美术课改成手工课吧,何况手工课的材料也不少呀。
我回到办公室,思考片刻,既然学生喜欢手工课,那就从一些废旧材料开始,反正,学生在家里容易找,如废画报、鸡蛋壳、硬纸版、树叶、纽扣、绒线等。好,就从下一堂课开始,让学生准备一硬纸版,上手工课。上课了,我发现今天学生都看着我,好像在期待什么。一开始我没有告诉学生怎样来制作纸版画,而是告诉他们今天制作的主要材料是纸版。然后,叫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把一张小小的纸版变化为一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都要高,讨论异常激烈。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和创新。这一节课,我知道我成功了,同学们也成功了。因而让我想到了以前的课,找到了以前的误区。原来张扬孩子的个性特长才是最重要的。
3以“美”促“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一些教师驾轻就熟,不愿化力气探索创新。不少教师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压抑,甚至把他们主体性中固有的四辩力也被扭曲乃至磨灭,扼杀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美术课上,我力求让每个学生追求自己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标新立异,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批评乃至争辩,促使其外化为各种创新能力。在一次写生课上,有一位同学不小心打翻了我刚买来的花瓶,使写生课出现困窘,我随机一变说:今天的写生课没有了道具,你们说,能不能换另外一种方法来画花瓶呢?学生说:可以的呀,反正我们家里的花瓶都很漂亮,我们把她想象后创造出来,肯定比这只更美丽!好啊,那么就请每个同学把自己家里的花瓶用最漂亮的方式把它创造出来吧,比一比哪一位同学最有创新意识,并能第一个完成?结果,在作品展评中,让我看到了学生创新的潜能,创造的火花,创作的美丽。
让个性之花盛开在美术课上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人格不足,问题就大了。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探索之歌永远在课堂教学中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