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支点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的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智慧上,即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孩子的大脑不是被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下面我从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注重实践;留有空间等方面来谈谈如何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的支点。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个起点。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便会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和研究,兴趣更浓的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无意识中形成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我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二、营造创新氛围是自主创新的切入点。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三、注重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着力点。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l)。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似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2,2)、(3,1)。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又摆了其中的三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们互相讨论,边议边摆摆弄弄。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l个到右边,就(3,l)、(2,2)、(l,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l)。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同学们得鼓励,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给学生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
  四、留足创新时空是自主创新的开放点。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就象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留足学生的创新时间和空间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构建“自主——合作”的开放性课堂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离开了时间和空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多元化交流合作。适时激发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互动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创造。
  如:“商不变的性质”一课,就有不少教法。或跳过许多算式,直接出示性质,或向学生出示一组算式,请学生观察总结。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首先,我设计了“悬念”,把学生引到“商不变”的情境中来。先出两道商是“2”的口算,再请学生编商是“2”的口算,让学生有效地参与研究,接着讨论:怎样编商总是“2”,有什么诀窍?这样,既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又激发学生获取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了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这一性质。这样教,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合作研究,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总之,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广阔领域,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训练,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创新性 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关爱学生的成长。如何使数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爱的殿堂。关爱学生从关注学生的心理着手,本文从课前心理暗示的运用、数学内容的表述、数学史的介绍、初高中衔接等细节的处理,充分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之情,让数学课堂里实现知识提升及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关爱 心理暗示 内容表述 数学文化 习惯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师都在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
学位
摘要:新课改在教育教学中正不断推进与深化,在小学阶段兴起了分层教学,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进行着分层的学习。分层教学本质上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到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以及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粗略地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同行教师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法  
摘 要:项目可行性评估是工程项目运行前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与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预测工程项目落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论证与评估各个实施方案,为工程项目决策提供基本依据。鉴于工程项目可行性评估对项目实施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切实分析了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评估的目标定位,并结合某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探讨了如何实施项目可行性评估,为广大同行提供建设性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满智慧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将昨天的知识转化成今天的需要和明天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机智。  什么是教学机智呢?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
期刊
[摘要]本文就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德育渗透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探讨通过将语文文知识的传授和运用同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挖掘教材内涵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达到教书育人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途径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职学生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思想状况如何,将关系着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因此,根据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德国KOMET测评技术,对四所样本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了调查及访谈,揭示出
我国正在面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随着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多、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化、人们对于教育给予更多的期盼,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为解决当前人民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