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讲《千字文》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好学者共读圣贤书,携良善人同行万里路。系统学习国学经典,构建书香门第,涵养人生智慧,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
  编者按:素讲。即素常讲习。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然居安虑危,有国之常备,事不素讲,难以应猝。”宋·叶适《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初,用事者专国久,规钓奇功,威服内外,术不素讲,而先事挑敌,在廷不获闻,思诚闻而未察也。”
  以谦卑之心。学习中华元文化,汲取圣贤智慧。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云腾致雨。云有二种:其一、山川的气体;其二、空中悬浮的水滴、冰晶等物体。云,还有“说”的意思。腾,就是上升。云腾致雨,就是云气上升,雨水下降。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成水珠,超过空气比重,落下的就是雨。
  露结为霜。地表的水汽遇冷,凝结成水珠,便是露珠。夜深时,气温降到冰点以下,露珠凝结成固体,就是冰。《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是:河边芦苇白茫茫,深秋白露结成霜。《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踩在地上的霜,寒冬就要到了。冰,是水在零度下凝结成的固体。
  关注“云雨露霜”,已经成为天气预报的首要告知。
  诗歌中有很多云雨露霜的诗句,如《易经-乾卦》云:“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意思是:恰当而及时的云雨,正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行政者要像天一样,给困苦的人及时的帮助,天下就太平了。杜甫《春夜喜雨》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张继《枫桥夜泊》诗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后人用霜天,比喻深秋;风霜,比喻白发。两鬓风霜,说明有了白发,人老了。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丽水,就是古时荆南地區,现在云南、贵州等地,不是浙江的丽(li)水地区。云南的金沙江,古时称为“丽水”。在丽水中可以淘到黄金,故称之为“金沙江”。黄金,是珍贵矿产,贵重金属,光彩夺目,不易腐蚀,也是王侯将相等贵族必佩之物,平民百姓亦甚喜欢。黄金的贵重和稀罕,成为国家或国际稳定货币的保证。黄金还常常用于雕塑佛像、修饰宫殿宾馆,金碧辉煌,以显尊贵。
  玉,也是一种矿物,有硬玉、软玉之分。其质地细腻,坚韧而有光泽,可作雕刻材料或制作成饰品。中国玉主要产于西部的昆仑山,新疆的和田玉和青海的昆仑玉。玉作的制成品,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开始采玉、切玉、磋玉、用玉。《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
  几千年来,中国人特别钟爱玉文化。玉是高贵、纯洁、通透、坚贞、真诚的象征。生活常用语:“抛砖引玉”“亭亭玉立”“玉洁冰清”“金口玉言”“金科玉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伯玉知非”“香消玉殒”“雕栏玉砌”“金风玉露”“碎琼乱玉”“守身如玉”“金玉满堂”“金玉良缘”“怜香惜玉”“化干戈为玉帛”“锦衣玉食”“金枝玉叶”等等,足见国人对玉的喜爱。孔子论玉,始于条理,终于条理,“金声玉振”也。
  本次内容由《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三部启蒙读本合并而来,读后对话自然花草,故书名为《三千弟子与百草花卉》。
  三部书都是传统社会童蒙养正的教材。编辑本书,目的为了让初学者能够传承中华文化。以诗歌、骈文、顺口溜等题材编译而成,朗朗上口,便于阅读。
  作者简介:孔海钦,名祥语,字海钦,号一元。倡导“与好学者共读圣贤书,携良善人同行万里路”之理念,践行“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努力让中华经典进千家万户,构建书香门第,涵养中国精神,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翠影层层,斑驳一地傲然风骨,芳香弥漫沁出一股绝世风姿。  不知何时,竹的身影进入了我的记忆中,只知道它有一身非凡的傲骨和芬芳的清香。窗外,竹子随风飘摆,婀娜多姿,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竹香——清幽而淡雅。  九百多年前,苏轼隐居归林,着一身素衣,桌上一杯素茶,零星几片竹叶飘落其中,突出了苏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傲然风骨,他豪气万丈,挥洒笔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期刊
在《学衡》上的一篇文章里,梅光迪君说:“实则模仿西人与模仿古人,其所模仿者不同,其为奴隶则一也。况彼等模仿西人,仅得糟粕,国人之模仿古人者,时多得其神髓乎。”我因此引起一种对于模仿与影响、国粹与欧化问题的感想。梅君以为模仿都是奴隶,但模仿而能得其神髓,也是可取的。我则以为模仿都是奴隶,但影响却是可以的,国粹只是趣味的遗传,无所用其模仿,欧化是一种外缘,可以尽量的容受他的影响,当然不以模仿了事。  
期刊
曾经读过一些当代文人怀念宋朝的文章,表达出了愿意生活在宋朝的强烈愿望,那么,为什么文人都愿意回到宋朝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宋朝对读书人是最宽容的,所以才让读书人心向往之。  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宋朝可谓是文人的天堂。在两宋时代,几乎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为什么宋朝对知识分子这么宽容呢?
期刊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以火取暖。后来,为了能随意挪动火堆,就把火放到一种烧制的陶器里(炉或灶)。《拾遗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可见,我国上古时期便发现了煤炭,并用其生火取暖做饭。  秦汉时期,主要依靠“壁炉”和“火墙”取暖。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以取暖。到汉代,便有了温室殿,这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防寒保温的设备。《西
期刊
读史书《吕氏杂记》,读到了这样一个情节:宋朝有一位叫吴坦求的人,在太学读书,有一天,他去拜见姜先生,但姜先生正在家闭门谢客呢,于是,吴坦求就从窗缝向室内看,发现姜先生“俨然危坐,如对贵宾”,原来,姜先生是个自律极强的人,并不因没有人而放松自己。这一情节引发了笔者的联想,因为,笔者也曾读到过几个关于自律的情节,只不过不是发生在古人身上的,而是发生在现代人身上的,说明有的现代人自律性也極强。  最近,
期刊
讲记  开宗明义直指道性,大人之学,人生之学问,个人之修养,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根本道,根本路,根本心法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立德、立功、立心。宗圣曾子犹如当头棒喝,告诫一切众生,人生的根本大道就是光明正大内在的德行、德性,只有内心充满道德光明的人,才能仁义礼智信,才能亲民爱人,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讲信修睦和谐万方,安身才能立命,立德方可立仁,人生最高的追求就是积善
期刊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明心见性之明。第二个明是光明正大之明。大学的根本道首要在于觉悟、明澈、洞明人生究竟的大圆满大光明德性。凡夫大多在嘴上知道德行重要,可是真的在具体做人做事,尤其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利害得失时,就会毫不犹豫舍德行而取利益,见利忘义,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忘恩负义。真正做到尊德性贵道德的人,凤毛麟角。人人本俱光明正大的德性,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性本善,只是因为习相远,因为习气、习惯、利害、
期刊
办公室内部环境的布置在易经上有很多的说法,那么具体如何布局?  秩序感  办公环境的秩序感,是指形制的反复、节奏、完整和简洁。办公楼设计也正是运用这一基本理论来创造一种安静、平和、整洁的环境。办公楼设计中秩序的目地,是使人感到心情舒畅愉悦。  明快感  办公环境明快是指办公环境的色调干净,明亮,灯光布置合理,有充足的光线等,这也是有办公楼的功能要求决定的。在装饰明快的色调中工作,可以给人愉快的心情
期刊
春风无处不到,不论是古城还是新镇,无论是精良的屋舍还是无人的旷野。它也路过我们,无论那一刻是在为严冬而焦灼,还是对踏青做好了准备。它都均等地路过,无声化育了所有。  去年四月,一场春光有两则新闻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94岁的叶嘉莹女士,将“海棠雅集”从恭王府请到迦陵舍:烹茗、行香、丹青泼墨,诗词唱和;而26岁的林奕含在台北的家中垂绫自尽,她用生命写下一本书与一个长久的追问,引起一片叹息声。  她与她
期刊
第四,中国哲学是解决重大问题的哲学  中国哲学不仅能够透彻解析重大问题的来龙去脉,更能指导人们切实解决国际上和社会上的重大问题。例如,如何突破人生和事业发展瓶颈,如何数倍提升性价比,如何成就伟大事业,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突破人生和事业发展瓶颈  许多人都经历过人生和事业的瓶颈期,有的人至今仍在瓶颈之中无法突破。  瓶颈是可以突破的,但不是一般性的学习就能实现的。例如,有的人学习了领导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