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军潜艇学院是培养国家战略军事力量的院校,也是潜艇部队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这所军校承担着中国军队潜水、援潜救生、水下脱险、水下爆破等应急性、高危性的专业教学训练任务;这里有全国最大的60米水下饱和氧舱实验室,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员的负压训练也曾在这里进行。
然而,在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军校中,却时常见到一队队不同肤色的外国军人在接受中国教官的训练。10年前开始的“外训”工作,是中国军校的特殊使命。海军潜艇学院这所现代化军校,成为了全亚洲唯一一所培训外籍军事留学生水下救助、打捞专业的院校。这一“新生事物”,历经十年,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提升。1998年以来,潜艇学院圆满完成了23个批次、38个国家、170多名军事留学生的培训任务。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信仰和语言的军人,在潜艇学院外训系上演着“小联合国”的故事。
今年3月初,新一批外国学员报到,他们来自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柬埔寨、缅甸、埃及、塞舌尔、贝宁等21个国家。
入乡不随俗——五彩旗下的生活
中国人常说“入乡随俗”,这既是我们积淀的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对主人遵从的礼仪。然而,五彩旗下的外国军官,在中国现代化军校的训I练生活中却保持了文化的自尊。潜艇学院对于“入乡不随俗的外国军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包容,而对就此产生的棘手问题,也有着圆满的解决。这证明了,中国军队有理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接纳世界。
军校里的穆斯钵斋月
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伊斯兰教认为该月是颁降真主启示《古兰经》的经文之月,所以是最吉祥的月份。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该月履行五大天命之一的斋戒功课。全体穆斯林,除病人、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幼儿以及在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之外,均应全月斋戒,每天自日出至日落,禁止一切饮食。
潜艇学院外训系信奉伊斯兰教的外国军人,便有在中国赶上斋月的。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斋月,对就餐时间,学员们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埃及的穆斯林学员最多,他们主张以埃及当地日出时间为参照点,在此之前完成早餐。而此时换算成北京时间是凌晨3点,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学员当然也希望按照自己国家日出时间为参照点。另一方面,非穆斯林学员担心,一部分人就餐时间早,会影响到他们休息。外训系经过三番五次的协调沟通,最终提出了以中国日出时间为参照点的意见。这样,既尊重了外国信教学员的宗教信仰,也考虑到非穆斯林学员的正常作息安排。
外国穆斯林学员能够在中国军校里过斋月,令他们有得到尊重后的激动和感激。斋月里的他们,感受着身在异乡的温暖。
“十点半警戒线”
在中国的军校,晚上十点熄灯号吹响,所有学员都要熄灯就寝。非节假日,学员也是不能随便外出的。不过,外籍学员却认为,外出应该是自由的,自己国家的“条令条例”便是如此。
为了保证外国军官的人身安全和学习精力,化解这一矛盾,不让矛盾变成“冲突”,外训系专门召开了交流会,让外国学员明白人身安全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更与他们交流保护“人权”的真正意义。同时,外训系从尊重外国学员不同民族习俗的“自由”和“人权”的角度考虑,推迟了熄灯时间,制定了晚上“十点半警戒线”,规定全体学员在晚上十点半前归队。
延长半小时,是尊重和理解的体现,自然也换来外籍学员的尊重和理解。熄灯号响起,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严格不严厉——训练日纪实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论语》
这是论语中对孔子的一个评价,是说孔子对学生温和中有严格,威严而不凶猛。潜艇学院对外国学员的训练恰恰体现了这一儒家教学观。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潜水池旁的高标准要求,学术研究中的师生交流,在一天的训练中陆续展开……
6:00 早操
起床号划破清晨的寂静,潜艇学院操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号声。“Ieft right eleft”的口号,在“一二一”的口令声中显得别有韵味。外国学员开始一天的第一个训练科目:早操。跑操的外国学员中,最年长的是贝宁的Tokannou,40岁。最年轻的是80后海军Maung Maung Win,来自缅甸。不过,在这支队伍中,你却很难发现“代沟”。800米的跑步结束后,他们在班长Dazi的带领下,做起了力量训练。三月的早晨天气微冷,早操后的学员们精神充沛,愈发透出军人特有的活力。
8:00帆缆课
帆缆是船上帆布制品的缝补和绳索的系结插接操作及保养等作业的统称。掌握帆缆作业是水兵的基本技能。绳结作业是帆缆课教授的重要内容。教员介绍说,帆船时代的绳结式样繁多,有100余种;现代船上使用的种类较少,比较实用的有30余种。今天的帆缆课程介绍的便是纤维绳打结,连接、系绑的方法。这些看似“艺术品”的缆绳,在实践中主要用于绳、缆,索具的固定或连接设备或货物的吊放,高空或舷外作业时的系缚等。绳结作业要求打结迅速、牢固可靠、拆结方便、外型整齐美观。
教员发给每位学员一条纤维缆绳。教给大家救生艇驶风时能够捆扎帆下脚,缩小受风面积和降低受风中心的缩帆结。帆缆课向来有着“最活跃的专业课”头衔。的确如此,虽说是上课,讲不同语言的学员们等不及翻译,就开始彼此协助着完成缩帆结,或是请教员再次示范,或是讨论缩帆结的实际应用……语言的障碍,被一根缆绳消除了。
10:00汉语课
为了让外国学员更好的了解中国,更方便地在中国交流,潜艇学院专门为他们开设了汉语课。课程一开始,教学幻灯上打出了汉语拼音,每个外国学员都会特别认真地学习自己的名字和祖国的发音。来自多哥的Djakra Bahoga,中文名“贾科哈”,他立刻就学会了。但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Mahdjobi Mhamed,比较有难度的音节让他学起来就没那么顺利了他不熟练的发音,把小课堂搞得气氛活跃而充满欢笑。
接下来是学写汉字,教员在黑板上写下“和平万岁”四个字,告诉外国学生这个词的意思是“永久的和平是最珍贵的,是作为军人的最高理想”。来自科摩罗的lssa愿意第一个在横平竖直的汉字笔画中体会“和平万岁”。
14:00 60米饱和氧仓实验室
60米饱和潜水舱主要用于完成60米水深以浅空气饱和潜水、氮氧饱和潜水等实作和模拟训练。这个实验室还同时适用于潜水员的水下加压模拟训练。下午两点,外国学员的水下耐压训练开始了。“水深25米,我们将在此停留10分钟。报告身体情况……”教员的问话通过话筒传递给加压舱里的学员,透过监视器,能够清楚地看到 舱内的状况。待学员们纷纷做出“OK”的手势,标志着耐压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水下加压训练用时90分钟,结束后教员照例留出时间,就外籍学员遇到的每一个细小问题,认真指导和解答。这些潜水技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而言至关重要,他们掌握的技术将作为技之长,在自己国家的国防建设中发挥作用。
16:00 潜艇闸套脱险训练现场
“检查装具,准备入舱!”
这是潜艇闸套脱险训练课教员的第一句“讲义”。外籍学员在进行完严格体检之后,潜艇闸套脱险训练开始了。
“准备入舱”的外籍学员佩带着16公斤的潜水装具,重新进行安全检查,重温了动作要领,他自信地开始了作业。教员发出“打开调压筒!”的指令,此时一股强大的水气流从塔底冲天而起,沸腾翻卷着,数秒内,快速上浮的潜水员成一个“大”字形漂浮在水面上,艇员从30米水深处成功脱险!
分别不分手——外国军人的中国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本来是中国古代人与人分别的一种离愁别绪,但对于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外国军人,仿佛也感同身受。他们口中不断重复的“goodbye”,正是“无语凝噎”的另一种表达。外国军人心中早已深深地埋下了中国情结。
“生日快乐!”
3月15日,是喀麦隆海军中校Esse的生日。外训系组织全体外国学员为“寿星”庆祝。大家用汉语唱起了不熟练的“生日歌”,让Esse的中国生日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生日蛋糕不同一般,上面有特别订做的喀麦隆国旗图案,这让Esse倍感亲切,有了“主场”的感觉。
吹熄蜡烛前,Esse默默地许下生日心愿。尽管我们无法得知他的愿望,但我们理解,这个隔着万水千山的心愿,对于外籍军人来说,都是珍贵和难得的。蜡烛熄灭了,现场一片欢呼,一个生日party,仿佛满足了所有外籍学员的心愿。
中国年,包饺子
农历牛年到来的时候,外训系的食堂格外热闹。下午五点,中国教官给外籍学员上了另一堂“课程”——包饺子。而这堂课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来自科摩罗的Mohamed Ali中尉,抢在中国老师前包起了饺子。从前在电视上见过饺子的他,认为自己一定是所有外籍学员中最快完成“作品”的。不过,这看似简单的“程序”,却让他费了好大劲儿。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中国人的饺子能有这么漂亮的形状?
且不论外国学员包的饺子是否美观,是否下锅煮不破,中国饺子留给外国朋友的年味儿,别有一番风味。
京剧、功夫、万里长城
京剧、功夫、万里长城被外籍军官亲切地称为“中国三宝”。
2006年,青岛市京剧院与海军潜艇学院外训系正式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这是市京剧院首次走进军营,多数外籍学员也是第一次现场观看京剧。市京剧院的演员们表演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以及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锁麟囊》等唱段。外籍学员被深深地吸引,走上舞台学着师父的样子摆起了pose。竟然也有那个“范儿”。
功夫对于外籍军人的吸引力是最大的。来中国前,他们对中国功夫的印象仅仅来源于好莱坞,最直观的便是耍双截棍的李小龙和《卧虎藏龙》中的“飞檐走壁”。有机会来到中国学习,更是渴望能一睹中国功夫的神奇。外训系组织了这些外籍“功夫迷”们到少林寺零距离欣赏中国功夫,嵩山行,让这些“功夫粉丝”们终生难忘。
“不登长城非好汉”,外国军官听到中国的这句俗语,更对登长城充满期待,人人都想当“好汉”。潜艇学院外训系每年都会组织学员去长城,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第22批外国学员登上了长城,圆了“好汉梦”。望着中国的锦绣河山,他们发出了由衷的赞美:“Great China.Great Wall!”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原则,也是中国军队在对外交往中的行为圭臬。军事外交是展示一个国家军队形象的窗口,是宣传军事政策的窗口,也是增进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发展的重要途径。潜艇学院通过外训系的“小联合国”,架设了与世界各国军队深化交流的平台,也为愿意了解中国,信任中国喜爱中国的朋友们敞开了大门。这个“联合国”还真是有点意思。
然而,在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军校中,却时常见到一队队不同肤色的外国军人在接受中国教官的训练。10年前开始的“外训”工作,是中国军校的特殊使命。海军潜艇学院这所现代化军校,成为了全亚洲唯一一所培训外籍军事留学生水下救助、打捞专业的院校。这一“新生事物”,历经十年,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提升。1998年以来,潜艇学院圆满完成了23个批次、38个国家、170多名军事留学生的培训任务。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信仰和语言的军人,在潜艇学院外训系上演着“小联合国”的故事。
今年3月初,新一批外国学员报到,他们来自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柬埔寨、缅甸、埃及、塞舌尔、贝宁等21个国家。
入乡不随俗——五彩旗下的生活
中国人常说“入乡随俗”,这既是我们积淀的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对主人遵从的礼仪。然而,五彩旗下的外国军官,在中国现代化军校的训I练生活中却保持了文化的自尊。潜艇学院对于“入乡不随俗的外国军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包容,而对就此产生的棘手问题,也有着圆满的解决。这证明了,中国军队有理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接纳世界。
军校里的穆斯钵斋月
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伊斯兰教认为该月是颁降真主启示《古兰经》的经文之月,所以是最吉祥的月份。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该月履行五大天命之一的斋戒功课。全体穆斯林,除病人、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幼儿以及在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之外,均应全月斋戒,每天自日出至日落,禁止一切饮食。
潜艇学院外训系信奉伊斯兰教的外国军人,便有在中国赶上斋月的。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斋月,对就餐时间,学员们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埃及的穆斯林学员最多,他们主张以埃及当地日出时间为参照点,在此之前完成早餐。而此时换算成北京时间是凌晨3点,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学员当然也希望按照自己国家日出时间为参照点。另一方面,非穆斯林学员担心,一部分人就餐时间早,会影响到他们休息。外训系经过三番五次的协调沟通,最终提出了以中国日出时间为参照点的意见。这样,既尊重了外国信教学员的宗教信仰,也考虑到非穆斯林学员的正常作息安排。
外国穆斯林学员能够在中国军校里过斋月,令他们有得到尊重后的激动和感激。斋月里的他们,感受着身在异乡的温暖。
“十点半警戒线”
在中国的军校,晚上十点熄灯号吹响,所有学员都要熄灯就寝。非节假日,学员也是不能随便外出的。不过,外籍学员却认为,外出应该是自由的,自己国家的“条令条例”便是如此。
为了保证外国军官的人身安全和学习精力,化解这一矛盾,不让矛盾变成“冲突”,外训系专门召开了交流会,让外国学员明白人身安全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更与他们交流保护“人权”的真正意义。同时,外训系从尊重外国学员不同民族习俗的“自由”和“人权”的角度考虑,推迟了熄灯时间,制定了晚上“十点半警戒线”,规定全体学员在晚上十点半前归队。
延长半小时,是尊重和理解的体现,自然也换来外籍学员的尊重和理解。熄灯号响起,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严格不严厉——训练日纪实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论语》
这是论语中对孔子的一个评价,是说孔子对学生温和中有严格,威严而不凶猛。潜艇学院对外国学员的训练恰恰体现了这一儒家教学观。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潜水池旁的高标准要求,学术研究中的师生交流,在一天的训练中陆续展开……
6:00 早操
起床号划破清晨的寂静,潜艇学院操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号声。“Ieft right eleft”的口号,在“一二一”的口令声中显得别有韵味。外国学员开始一天的第一个训练科目:早操。跑操的外国学员中,最年长的是贝宁的Tokannou,40岁。最年轻的是80后海军Maung Maung Win,来自缅甸。不过,在这支队伍中,你却很难发现“代沟”。800米的跑步结束后,他们在班长Dazi的带领下,做起了力量训练。三月的早晨天气微冷,早操后的学员们精神充沛,愈发透出军人特有的活力。
8:00帆缆课
帆缆是船上帆布制品的缝补和绳索的系结插接操作及保养等作业的统称。掌握帆缆作业是水兵的基本技能。绳结作业是帆缆课教授的重要内容。教员介绍说,帆船时代的绳结式样繁多,有100余种;现代船上使用的种类较少,比较实用的有30余种。今天的帆缆课程介绍的便是纤维绳打结,连接、系绑的方法。这些看似“艺术品”的缆绳,在实践中主要用于绳、缆,索具的固定或连接设备或货物的吊放,高空或舷外作业时的系缚等。绳结作业要求打结迅速、牢固可靠、拆结方便、外型整齐美观。
教员发给每位学员一条纤维缆绳。教给大家救生艇驶风时能够捆扎帆下脚,缩小受风面积和降低受风中心的缩帆结。帆缆课向来有着“最活跃的专业课”头衔。的确如此,虽说是上课,讲不同语言的学员们等不及翻译,就开始彼此协助着完成缩帆结,或是请教员再次示范,或是讨论缩帆结的实际应用……语言的障碍,被一根缆绳消除了。
10:00汉语课
为了让外国学员更好的了解中国,更方便地在中国交流,潜艇学院专门为他们开设了汉语课。课程一开始,教学幻灯上打出了汉语拼音,每个外国学员都会特别认真地学习自己的名字和祖国的发音。来自多哥的Djakra Bahoga,中文名“贾科哈”,他立刻就学会了。但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Mahdjobi Mhamed,比较有难度的音节让他学起来就没那么顺利了他不熟练的发音,把小课堂搞得气氛活跃而充满欢笑。
接下来是学写汉字,教员在黑板上写下“和平万岁”四个字,告诉外国学生这个词的意思是“永久的和平是最珍贵的,是作为军人的最高理想”。来自科摩罗的lssa愿意第一个在横平竖直的汉字笔画中体会“和平万岁”。
14:00 60米饱和氧仓实验室
60米饱和潜水舱主要用于完成60米水深以浅空气饱和潜水、氮氧饱和潜水等实作和模拟训练。这个实验室还同时适用于潜水员的水下加压模拟训练。下午两点,外国学员的水下耐压训练开始了。“水深25米,我们将在此停留10分钟。报告身体情况……”教员的问话通过话筒传递给加压舱里的学员,透过监视器,能够清楚地看到 舱内的状况。待学员们纷纷做出“OK”的手势,标志着耐压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水下加压训练用时90分钟,结束后教员照例留出时间,就外籍学员遇到的每一个细小问题,认真指导和解答。这些潜水技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而言至关重要,他们掌握的技术将作为技之长,在自己国家的国防建设中发挥作用。
16:00 潜艇闸套脱险训练现场
“检查装具,准备入舱!”
这是潜艇闸套脱险训练课教员的第一句“讲义”。外籍学员在进行完严格体检之后,潜艇闸套脱险训练开始了。
“准备入舱”的外籍学员佩带着16公斤的潜水装具,重新进行安全检查,重温了动作要领,他自信地开始了作业。教员发出“打开调压筒!”的指令,此时一股强大的水气流从塔底冲天而起,沸腾翻卷着,数秒内,快速上浮的潜水员成一个“大”字形漂浮在水面上,艇员从30米水深处成功脱险!
分别不分手——外国军人的中国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本来是中国古代人与人分别的一种离愁别绪,但对于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外国军人,仿佛也感同身受。他们口中不断重复的“goodbye”,正是“无语凝噎”的另一种表达。外国军人心中早已深深地埋下了中国情结。
“生日快乐!”
3月15日,是喀麦隆海军中校Esse的生日。外训系组织全体外国学员为“寿星”庆祝。大家用汉语唱起了不熟练的“生日歌”,让Esse的中国生日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生日蛋糕不同一般,上面有特别订做的喀麦隆国旗图案,这让Esse倍感亲切,有了“主场”的感觉。
吹熄蜡烛前,Esse默默地许下生日心愿。尽管我们无法得知他的愿望,但我们理解,这个隔着万水千山的心愿,对于外籍军人来说,都是珍贵和难得的。蜡烛熄灭了,现场一片欢呼,一个生日party,仿佛满足了所有外籍学员的心愿。
中国年,包饺子
农历牛年到来的时候,外训系的食堂格外热闹。下午五点,中国教官给外籍学员上了另一堂“课程”——包饺子。而这堂课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来自科摩罗的Mohamed Ali中尉,抢在中国老师前包起了饺子。从前在电视上见过饺子的他,认为自己一定是所有外籍学员中最快完成“作品”的。不过,这看似简单的“程序”,却让他费了好大劲儿。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中国人的饺子能有这么漂亮的形状?
且不论外国学员包的饺子是否美观,是否下锅煮不破,中国饺子留给外国朋友的年味儿,别有一番风味。
京剧、功夫、万里长城
京剧、功夫、万里长城被外籍军官亲切地称为“中国三宝”。
2006年,青岛市京剧院与海军潜艇学院外训系正式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这是市京剧院首次走进军营,多数外籍学员也是第一次现场观看京剧。市京剧院的演员们表演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以及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锁麟囊》等唱段。外籍学员被深深地吸引,走上舞台学着师父的样子摆起了pose。竟然也有那个“范儿”。
功夫对于外籍军人的吸引力是最大的。来中国前,他们对中国功夫的印象仅仅来源于好莱坞,最直观的便是耍双截棍的李小龙和《卧虎藏龙》中的“飞檐走壁”。有机会来到中国学习,更是渴望能一睹中国功夫的神奇。外训系组织了这些外籍“功夫迷”们到少林寺零距离欣赏中国功夫,嵩山行,让这些“功夫粉丝”们终生难忘。
“不登长城非好汉”,外国军官听到中国的这句俗语,更对登长城充满期待,人人都想当“好汉”。潜艇学院外训系每年都会组织学员去长城,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第22批外国学员登上了长城,圆了“好汉梦”。望着中国的锦绣河山,他们发出了由衷的赞美:“Great China.Great Wall!”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原则,也是中国军队在对外交往中的行为圭臬。军事外交是展示一个国家军队形象的窗口,是宣传军事政策的窗口,也是增进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发展的重要途径。潜艇学院通过外训系的“小联合国”,架设了与世界各国军队深化交流的平台,也为愿意了解中国,信任中国喜爱中国的朋友们敞开了大门。这个“联合国”还真是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