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1世纪以来,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高速的节奏感让人们渴望在繁忙的时代里能够劳逸结合,会展旅游便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对其发展提出思考,并结合重庆本地区优势对会展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庆会展旅游 问题 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会展旅游传入我国。近几年来,重庆会展旅游经济发展较快,且保持持续发展趋势,对拉动消费,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会展旅游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西部,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部经济第一城市,其会展旅游的发展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
一、会展旅游概念
林越英和李云霞指出会展旅游是特定群体因会类或展类的举办而前往举办地参加会类、展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会展前、会展中以及会展后期的直接延伸)中因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相关参观考察、休闲游览等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形式。
何建英认为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和展览为主要吸引力,吸引旅游者前往会展举办地参加会议展览及相关活动,满足旅游人际交流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
综合来说,会展旅游是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以会展为前提,以旅游为牵动,相辅相成,全方面发展,包括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四大类型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二、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
重庆坐落于祖国西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南接贵州,北靠陕西,东邻湖北、湖南,西连四川,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重庆城市交通发展速度较快,并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城市交通体系。轻轨、城市铁路、地铁-九线一环的轨道交通,路程达513000m;高速公路体系不断补充完善,格局清晰——“二环八射”,外环和内环,渝武、渝黔、渝宜渝万、渝邻、渝泸江津-合江、渝湘黔江、渝遂、渝八射;境内铁路格局基本形成,全程1209000m,密度可达1470m/147km2,居西部地区第一;江北国际机场与黔江、万州机场相辅相成,建立航空运输体系。
同时,重庆市政府也在逐渐关注会展旅游发展,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意见》、《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重庆市加强城市商贸统筹发展的有关意见》等文件促进会合作与旅游发展。《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09年的国务院文件也提出确定重庆为长江上游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
(二)劣势
重庆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分布还是较为分散。重庆八大景区除了山水都市、温泉、解放碑在主城区或距离主城区不远以外,像精致的大足石刻,天生三石乔,水下博物馆白鹤梁,长江三峡等旅游资源都距离主城区较远。此种情况还是不利于更好地吸引会务活动游客参与旅游活动,推动会展旅游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会展旅游起步较迟,发展不平衡。重庆为西部内陆城市,虽近年来承办了“第十一届重庆婚礼博览会”、“第75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等国际国内大型知名会展活动,自主培育的“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览会”、“第五届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展,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重庆会展旅游才逐渐开始起步,会展活动举办水平是比较低的,使会展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重庆会展旅游发展专业性不够强。会展设施及活动不够专业,与其他发展较好的会展城市相比,缺乏专一的展台设计建设、会展物流,会展旅游体系未建立。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现目前从事会展行业的工作人员大都不是科班出身,未经过专业培训,会展旅游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不够。
(三)机遇
重庆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较快。重庆市旅游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据《重庆2013年鉴》,重庆旅行社、评星酒店住宿设施至2012年底分别达到478家、266家,品牌经济饭店有锦江之星、速8、7天、如家快捷等。至2010年,国家级旅游景区96个,游船87艇,旅游大巴600多台,旅游商品达到3300多种,温泉精品不断开发,在2011至2015的中期目标中,重庆温泉构建框架,重点突破“一圈百泉”,现基本完成,正在不断完善中。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为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重庆朝着综合、休闲型大都市发展,促进会展旅游。为加快西部城市发展,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促进重庆更好更快发展。
(四)挑战
随着会展旅游行业的兴起,各界对它的关注越来越高,各地也在抢先发展或在观望并伺机而动。不久前,北京市将会展行业放入重点发展行列当中。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正式开幕,对于整个上海市会展旅游发展不仅提高了其知名度,国际形象。重庆会展旅游与国内这两个直辖市相比,竞争力是较弱的。
三、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为了解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相关问题,我们通过问卷星专业问卷调查工具在网上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3份,有效问卷224份,并对问卷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重庆会展旅游存在以下问题。
(一)品牌识别度低
由上图1知,人们对于重庆会展旅游非常了解的仅仅只有2.23%,了解的也只有13.84%,了解不怎么多的有57.14%,而且不了解的更是达到了26.79%。从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来看,人们对重庆会展旅游了解的较少,对其还较陌生,品牌知名度低,这对于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有不利影响,不利于消费者选择到重庆开展会展旅游活动,也不利于重庆当地居民会展旅游服务意识树立,促进重庆会展旅游发展。 (二)对会议旅游重视度较低
重庆的会议酒店或场所的可选择性数据调查,大多数人认为重庆的会议酒店或场所选择性好或一般,而非常好的只有7.59%,不好的也有3.13%。重庆的会议酒店或场所的综合配套设施评价数据调查,非常好的只达到了4.91%,非常不好的0.45%,不好的1.79%,一般和好各占49.11%。这些说明重庆会议旅游的发展还不够,会议基础设施还处于中低端,为打响知名度,创品牌,会议酒店或场所应向中高端发展。
(三)专业素质有限
重庆会展旅游起步较晚,服务人员甚至管理者对于会展旅游活动开展都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很多都是跨专业、行业或相近专业来从事本活动,影响整个重庆会展旅游发展体系的建立、管理。人们对重庆会议酒店或场所服务质量及专业水平的认知程度,认为重庆会议酒店或场所服务质量及专业水平好和一般的分别为45.49%和43.78%,非常好的只有7.73%,不好的也有3%,说明从事重庆会展旅游行业的人们专业素质有限,基础不错,但还得提高,上升空间大。
(四)营销策略有待改进
通过对人们获取重庆会展旅游信息的渠道调查,了解人们现在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现什么样的渠道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大众接受信息渠道的宽窄,扩大渠道,加大宣传。
调查统计得出重庆会展旅游的渠道有42.86%的人通过浏览网站获得,25.45%通过会展相关广告得知,10.71%通过电视报刊,13.84%通过朋友介绍,7.14%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现重庆会展旅游活动开展宣传主要针对相关企业,大众对其了解较少。人们来重庆的主要目的多为休闲、娱乐、参观,参加会展活动的相对较少,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就自然而然就比较低。在营销方向上有待改进,营销策略缺乏与时俱进,对新兴营销方式应用较少。
(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作为新起的行业,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运行机制缺少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不利于规范重庆会展旅游行业活动,使其尽快走上良好健康轨道。而像香港、新加坡等发展会展好的城市都设有会展局,确保健康发展。
四、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策略
(一)创品牌形象
利用重庆特色,发挥其优势,突出形象,打响品牌。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可依托重庆现有资源,两张名片一“温泉之都”、“美食之都”,树立自己的特有品牌形象,打造重庆第三张名片“会议之都”,与前两张名片共驾齐驱,打响重庆名牌。针对现目前重庆会展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可从多方面提升管理水平。
(二)开发会议旅游产品
重庆所举办的大型会议数量较少,知名度较低,为成功打造重庆“会议之都”名牌,可申请举办高影响力的会议,为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们在今后只要一提及所举办的那些会议就立刻想到一重庆,由此忆及在重庆的游历过程,增加回游率,推动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高校合作,人才战略
加强与重庆各高校合作,特别是与开设相关会展旅游的高校进行合作,为其学者提供兼职、实习机会,还可以赞助举办相关赛事举办,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为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培养人才。对重庆会展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除开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培训,还应加强各服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对会展旅游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业提升培训以及各项综合能力培养,强大重庆会展旅游人才队伍。最后,我们可以吸收、引进国外高端人才,不断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
(四)创新营销手段
针对目前重庆会展旅游知名度不够高的情况,加大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手段,提升重庆会展旅游品牌。由于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快其发展步伐,可以采取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联合营销的方式和借用智慧营销的方式进行新型营销。例如,建立重庆会展旅游专业特色官方网站,网络微信推动等营销手段。
(五)政府支持
借鉴国内先进省市和发达国家办会展旅游的经验,政府对会展行业进行政策经济法律一系列的支持。应该建立统一管理会展旅游的职能部门,创新政府主办会展的职能。政府可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对重庆会展旅游发展进行影响、调控,以达到重庆会展旅游市场运作环境健康、良好发展,调整重庆会展旅游相关利益者经济利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会展旅游行业中的薄弱环节给予经济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扶持发展。根据其整个国家会展旅游发展中过程中所出现的需要法律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活动范围、规则,并对现行的相关会展旅游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不断健全会展旅游法律法规,针对会展旅游知识产权可做更加地详细规定。
五、总结
目前重庆会展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的不足,但也意味着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于重庆会展旅游现自身的发展优势、特点,又要以长远广阔的眼光审时度势,发现不足,完善自身,面向亚洲,放眼国际,利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发展21新世纪有着重庆独特个性的会展旅游。
关键词 重庆会展旅游 问题 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会展旅游传入我国。近几年来,重庆会展旅游经济发展较快,且保持持续发展趋势,对拉动消费,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会展旅游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西部,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部经济第一城市,其会展旅游的发展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
一、会展旅游概念
林越英和李云霞指出会展旅游是特定群体因会类或展类的举办而前往举办地参加会类、展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会展前、会展中以及会展后期的直接延伸)中因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相关参观考察、休闲游览等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形式。
何建英认为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和展览为主要吸引力,吸引旅游者前往会展举办地参加会议展览及相关活动,满足旅游人际交流需求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
综合来说,会展旅游是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以会展为前提,以旅游为牵动,相辅相成,全方面发展,包括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四大类型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二、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
重庆坐落于祖国西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南接贵州,北靠陕西,东邻湖北、湖南,西连四川,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重庆城市交通发展速度较快,并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城市交通体系。轻轨、城市铁路、地铁-九线一环的轨道交通,路程达513000m;高速公路体系不断补充完善,格局清晰——“二环八射”,外环和内环,渝武、渝黔、渝宜渝万、渝邻、渝泸江津-合江、渝湘黔江、渝遂、渝八射;境内铁路格局基本形成,全程1209000m,密度可达1470m/147km2,居西部地区第一;江北国际机场与黔江、万州机场相辅相成,建立航空运输体系。
同时,重庆市政府也在逐渐关注会展旅游发展,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意见》、《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重庆市加强城市商贸统筹发展的有关意见》等文件促进会合作与旅游发展。《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09年的国务院文件也提出确定重庆为长江上游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
(二)劣势
重庆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分布还是较为分散。重庆八大景区除了山水都市、温泉、解放碑在主城区或距离主城区不远以外,像精致的大足石刻,天生三石乔,水下博物馆白鹤梁,长江三峡等旅游资源都距离主城区较远。此种情况还是不利于更好地吸引会务活动游客参与旅游活动,推动会展旅游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会展旅游起步较迟,发展不平衡。重庆为西部内陆城市,虽近年来承办了“第十一届重庆婚礼博览会”、“第75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等国际国内大型知名会展活动,自主培育的“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览会”、“第五届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展,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重庆会展旅游才逐渐开始起步,会展活动举办水平是比较低的,使会展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重庆会展旅游发展专业性不够强。会展设施及活动不够专业,与其他发展较好的会展城市相比,缺乏专一的展台设计建设、会展物流,会展旅游体系未建立。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现目前从事会展行业的工作人员大都不是科班出身,未经过专业培训,会展旅游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不够。
(三)机遇
重庆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较快。重庆市旅游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据《重庆2013年鉴》,重庆旅行社、评星酒店住宿设施至2012年底分别达到478家、266家,品牌经济饭店有锦江之星、速8、7天、如家快捷等。至2010年,国家级旅游景区96个,游船87艇,旅游大巴600多台,旅游商品达到3300多种,温泉精品不断开发,在2011至2015的中期目标中,重庆温泉构建框架,重点突破“一圈百泉”,现基本完成,正在不断完善中。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为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重庆朝着综合、休闲型大都市发展,促进会展旅游。为加快西部城市发展,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促进重庆更好更快发展。
(四)挑战
随着会展旅游行业的兴起,各界对它的关注越来越高,各地也在抢先发展或在观望并伺机而动。不久前,北京市将会展行业放入重点发展行列当中。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的正式开幕,对于整个上海市会展旅游发展不仅提高了其知名度,国际形象。重庆会展旅游与国内这两个直辖市相比,竞争力是较弱的。
三、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为了解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相关问题,我们通过问卷星专业问卷调查工具在网上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3份,有效问卷224份,并对问卷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重庆会展旅游存在以下问题。
(一)品牌识别度低
由上图1知,人们对于重庆会展旅游非常了解的仅仅只有2.23%,了解的也只有13.84%,了解不怎么多的有57.14%,而且不了解的更是达到了26.79%。从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来看,人们对重庆会展旅游了解的较少,对其还较陌生,品牌知名度低,这对于重庆会展旅游的发展有不利影响,不利于消费者选择到重庆开展会展旅游活动,也不利于重庆当地居民会展旅游服务意识树立,促进重庆会展旅游发展。 (二)对会议旅游重视度较低
重庆的会议酒店或场所的可选择性数据调查,大多数人认为重庆的会议酒店或场所选择性好或一般,而非常好的只有7.59%,不好的也有3.13%。重庆的会议酒店或场所的综合配套设施评价数据调查,非常好的只达到了4.91%,非常不好的0.45%,不好的1.79%,一般和好各占49.11%。这些说明重庆会议旅游的发展还不够,会议基础设施还处于中低端,为打响知名度,创品牌,会议酒店或场所应向中高端发展。
(三)专业素质有限
重庆会展旅游起步较晚,服务人员甚至管理者对于会展旅游活动开展都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很多都是跨专业、行业或相近专业来从事本活动,影响整个重庆会展旅游发展体系的建立、管理。人们对重庆会议酒店或场所服务质量及专业水平的认知程度,认为重庆会议酒店或场所服务质量及专业水平好和一般的分别为45.49%和43.78%,非常好的只有7.73%,不好的也有3%,说明从事重庆会展旅游行业的人们专业素质有限,基础不错,但还得提高,上升空间大。
(四)营销策略有待改进
通过对人们获取重庆会展旅游信息的渠道调查,了解人们现在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现什么样的渠道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大众接受信息渠道的宽窄,扩大渠道,加大宣传。
调查统计得出重庆会展旅游的渠道有42.86%的人通过浏览网站获得,25.45%通过会展相关广告得知,10.71%通过电视报刊,13.84%通过朋友介绍,7.14%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现重庆会展旅游活动开展宣传主要针对相关企业,大众对其了解较少。人们来重庆的主要目的多为休闲、娱乐、参观,参加会展活动的相对较少,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就自然而然就比较低。在营销方向上有待改进,营销策略缺乏与时俱进,对新兴营销方式应用较少。
(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作为新起的行业,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运行机制缺少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不利于规范重庆会展旅游行业活动,使其尽快走上良好健康轨道。而像香港、新加坡等发展会展好的城市都设有会展局,确保健康发展。
四、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策略
(一)创品牌形象
利用重庆特色,发挥其优势,突出形象,打响品牌。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可依托重庆现有资源,两张名片一“温泉之都”、“美食之都”,树立自己的特有品牌形象,打造重庆第三张名片“会议之都”,与前两张名片共驾齐驱,打响重庆名牌。针对现目前重庆会展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可从多方面提升管理水平。
(二)开发会议旅游产品
重庆所举办的大型会议数量较少,知名度较低,为成功打造重庆“会议之都”名牌,可申请举办高影响力的会议,为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们在今后只要一提及所举办的那些会议就立刻想到一重庆,由此忆及在重庆的游历过程,增加回游率,推动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高校合作,人才战略
加强与重庆各高校合作,特别是与开设相关会展旅游的高校进行合作,为其学者提供兼职、实习机会,还可以赞助举办相关赛事举办,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为重庆会展旅游发展培养人才。对重庆会展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除开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培训,还应加强各服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对会展旅游中高层管理者开展专业提升培训以及各项综合能力培养,强大重庆会展旅游人才队伍。最后,我们可以吸收、引进国外高端人才,不断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
(四)创新营销手段
针对目前重庆会展旅游知名度不够高的情况,加大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手段,提升重庆会展旅游品牌。由于重庆会展旅游发展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快其发展步伐,可以采取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联合营销的方式和借用智慧营销的方式进行新型营销。例如,建立重庆会展旅游专业特色官方网站,网络微信推动等营销手段。
(五)政府支持
借鉴国内先进省市和发达国家办会展旅游的经验,政府对会展行业进行政策经济法律一系列的支持。应该建立统一管理会展旅游的职能部门,创新政府主办会展的职能。政府可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对重庆会展旅游发展进行影响、调控,以达到重庆会展旅游市场运作环境健康、良好发展,调整重庆会展旅游相关利益者经济利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会展旅游行业中的薄弱环节给予经济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扶持发展。根据其整个国家会展旅游发展中过程中所出现的需要法律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活动范围、规则,并对现行的相关会展旅游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不断健全会展旅游法律法规,针对会展旅游知识产权可做更加地详细规定。
五、总结
目前重庆会展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的不足,但也意味着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于重庆会展旅游现自身的发展优势、特点,又要以长远广阔的眼光审时度势,发现不足,完善自身,面向亚洲,放眼国际,利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发展21新世纪有着重庆独特个性的会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