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经常应该运用的一条原则,运用启发式,常常要提问(当然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怎样提问是当前教学中值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提问谈一些情况和看法。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要为提问而提问
提问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
1、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学过的东西该记的是否记住了?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整?……通过提问,常常可以发现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予以补救。
2、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通过提问唤起旧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成败和师生的思维活动是否协调一致关系极大。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一般来说教师是心中有数的,但对学生却不一定。在关键处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重视,是很必要的。问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答得来,这当然好;二是答不来,也有好处,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3、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
总之,提问一个问题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否则乱问一通,看起来好像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有可能问得学生晕头转向,给教学设下障碍。
二、问题要提得确切,不能信口提问
有的问题,提得含糊,学生摸不清意图,不好回答;有的问题,答案范围过大,也不妥当。为了便于学生思考,每个问题都应该象出考试题一样,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好。所提问题的逻辑要严密,语言要简炼、清楚、确切。切忌出现科学性错误,使学生心理受压,影响正常的思路展开。
三、要启发,不要暗示
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提问是带暗示性的。暗示的结果,不是培养了真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而是盲从。当然,“是非问”有时是必要的,遇到一个问题,学生很可能答错时,“是非问”还是可以的。
四、对学生的答案要有着有落
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学生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后,教师一下子拿出自己的答案,而对学生的回答却不置可否,这实际上把提问当成了一个没有意义的过场——特别是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尤其不能放过,缺了什么、错了什么,应该落实下来。这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而且在这教师学生的活动中,还可以把方法论问题穿插在其中,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提问对象要注意普遍性
比较简单的问题应尽量让中、下等学生回答,较难的也可让中等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解答。这样,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要为提问而提问
提问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
1、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学过的东西该记的是否记住了?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整?……通过提问,常常可以发现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予以补救。
2、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通过提问唤起旧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成败和师生的思维活动是否协调一致关系极大。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一般来说教师是心中有数的,但对学生却不一定。在关键处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重视,是很必要的。问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答得来,这当然好;二是答不来,也有好处,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3、培养学生的物理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
总之,提问一个问题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否则乱问一通,看起来好像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有可能问得学生晕头转向,给教学设下障碍。
二、问题要提得确切,不能信口提问
有的问题,提得含糊,学生摸不清意图,不好回答;有的问题,答案范围过大,也不妥当。为了便于学生思考,每个问题都应该象出考试题一样,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好。所提问题的逻辑要严密,语言要简炼、清楚、确切。切忌出现科学性错误,使学生心理受压,影响正常的思路展开。
三、要启发,不要暗示
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提问是带暗示性的。暗示的结果,不是培养了真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而是盲从。当然,“是非问”有时是必要的,遇到一个问题,学生很可能答错时,“是非问”还是可以的。
四、对学生的答案要有着有落
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学生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后,教师一下子拿出自己的答案,而对学生的回答却不置可否,这实际上把提问当成了一个没有意义的过场——特别是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尤其不能放过,缺了什么、错了什么,应该落实下来。这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而且在这教师学生的活动中,还可以把方法论问题穿插在其中,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提问对象要注意普遍性
比较简单的问题应尽量让中、下等学生回答,较难的也可让中等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解答。这样,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