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国上下都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共 24 个字, 这简短的 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道出了国家、社会、公民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语文教学 建设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对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抓好语文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语文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贯彻和落实的情况,则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在教学中规范学生行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基
让孩子们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个体, 以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经之路。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慣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受用终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是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字要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要求学生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要写清楚分明,注意字的结构,各部分均衡匀称,大小比例适当。写字时要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其次是培养学生经常阅读的习惯,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最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语文课文所选的课文,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教师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文中的意蕴,利用课文资源,适时给予文明礼貌习惯教育。教育学生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等等。还可以通过相关课文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等。同时,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利用相关的课文,教育学生要养成懂得感恩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团结友善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体验,来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在点点滴滴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其受益终生。
二、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语文学科是集思想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工具学科,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教师不应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充满情感的训导和练习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觉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时刻牢记新课标要求,紧扣语文教学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通过讲授汉语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进而使学生明白汉字和汉语的重要地位,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汉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草地夜行》一文中:“要记住革命”出现了三次,启发学生思索前两次有引号,第三次没引号,这是为什么?(前两次是老红军说的话和小红军想起该话而用引号,第三次是小红军内心的誓言将要成为自己的行动,因而不用引号。)故事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当时“要记住革命”指的是何意?(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从而使学生感受小红军的抗日爱国之情。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使得我们在认知汉字,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探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促使我们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以,做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将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 建设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对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抓好语文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语文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贯彻和落实的情况,则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在教学中规范学生行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基
让孩子们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个体, 以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经之路。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慣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受用终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是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字要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要求学生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要写清楚分明,注意字的结构,各部分均衡匀称,大小比例适当。写字时要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其次是培养学生经常阅读的习惯,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最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语文课文所选的课文,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教师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文中的意蕴,利用课文资源,适时给予文明礼貌习惯教育。教育学生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等等。还可以通过相关课文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等。同时,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利用相关的课文,教育学生要养成懂得感恩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团结友善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体验,来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在点点滴滴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其受益终生。
二、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语文学科是集思想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工具学科,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教师不应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充满情感的训导和练习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觉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时刻牢记新课标要求,紧扣语文教学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通过讲授汉语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进而使学生明白汉字和汉语的重要地位,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汉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草地夜行》一文中:“要记住革命”出现了三次,启发学生思索前两次有引号,第三次没引号,这是为什么?(前两次是老红军说的话和小红军想起该话而用引号,第三次是小红军内心的誓言将要成为自己的行动,因而不用引号。)故事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当时“要记住革命”指的是何意?(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从而使学生感受小红军的抗日爱国之情。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使得我们在认知汉字,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探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促使我们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以,做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将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