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64-02
数学课堂上必要的计算训练是落实技能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反复的计算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所以新课改下,有的老师在计算课堂上做了很多的改进,设计出巧算或者趣味计算穿插在计算练习中,可是在上课时,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所认为的“趣味”学生不觉得,教师美好的期待在学生那里得不到共鸣,没有反应。问题出在哪里呢?教学是一首心灵之歌。它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生是儿童,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一般还离不开具体表象的支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巧用心理需要导入,让心理学规律为教学所用,让“快乐”与“实效”成为计算教学中一对并不矛盾的统一体。
一、巧“激”——以学生的计算心理需要为前提
计算教学的导入应当以学生的计算需要为前提。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计算内容产生了学习需要时,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主案例?著教学《平均数》时用游戏导入教学:
师:游戏规则:男、女同学各派出3名代表进行5秒钟的拍球比赛,以总数多少比胜负,看哪个队获胜?(代表上场后,教师请学生当裁判,把各自统计出来的数据写在黑板上。)
裁判:男同学总分34分。女同学总分24分。男同学代表获得冠军(男同学很开心,女同学有点气馁)
师: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老师很羡慕你们,我能参加吗?我加入女同学代表队。(比赛再次开始)
裁判:男同学总分36分,女同学总分44分,女同学获得冠军。(女同学欢呼)
男生:抗议,不公平,我们3人拍球,你们4人拍球,我们也要加1人。
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怎样做才能做到公平呢?
生:求出各自的平均数来比较。
【反思】女教师加入女生代表队的做法激怒了男生,他们觉得这太不公平了,怎么办?又不能增加人数,怎么比?这样的设计巧妙的激起了学生探究计算平均数的兴趣,产生了计算平均数的心理需要,从而引入了平均数的教学,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平均数的本质是代表了某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是说这一组的同学都拍了与平均数个数相等的球数。
二、巧“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计算教学活动
只有当探索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当学生想这样做,想这样想;当结论是学生研究探索的结果,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主案例?著《乘法分配律》的导入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算式(65+45)×5,让学生口答运算顺序和结果:550,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这道题还有第二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猜一猜怎样计算。
学生猜测:(1)65+45×5;(2)65×5+45;(3)65×45+5;(4)(65+5)×45。
师:这四种计算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看他们分别是多少?
生:四个结果分别是:290、370、2930、3150、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结果都不是550。
师:那么它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乘法分配律。
【反思】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猜测、验证、交流,发现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巧“问”——问在算法疑惑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师、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主案例?著一道接龙计算题的导入: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376-1482=( )-246=( )-3875=( )
(2)2367+984→( )-1746→( )-708→( )
很多学生刚开始都会认为这两题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为了帮助学生纠正疑惑,教师问:平常我们数学课上说的“接龙”是什么意思?接着,讲《真假龙王》的故事:数学王国里来了两条龙,它们正在为谁是真龙而争吵不休。你们愿意帮助他们现出原形吗?
龙1:我比你长,而且我们王国里的臣民,上下一条心,每一部份的得数都是相同的,我才是真正的龙王。
龙2:我才是真正的龙王,我们王国里的臣民,互相帮助,一环紧扣一环, 想要求出后面的得数必须先要算出前面的得数,否则将一无所获, 全盘皆输,小朋友,你们认为谁才是真正的龙王呢?你们觉得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
【反思】用一个故事引出教师所要提出的问题,可谓“抛砖引玉”。用夸张的故事引出同学们心中的疑惑,引出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共同的问题,这样的故事,学生更爱听,这样的巧“问”,学生更加乐于思考,这样推出的算理,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巧“评”——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教学中适当的开展评价活动,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比较和欣赏同伴,取长补短,更好地完善自我,这确实是激励学生,产生共鸣的好方法。
?主案例?著教学乘法口诀时,由于二、三、四的乘法口诀每一句都是四个字,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在学“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时,有不少孩子都说成或写成“五五二五”。在发现问题后,我及时给予了纠正,可交上来的作业中仍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老师再纠正,学生再订正,如此反复。到了教学“六六三十六”时,这种现象再次出现。反思了前面的教学,我没有再进行纠正,而是把孩子写的“六六三六”直接投影,让孩子自己读自己体味自己展开评价活动,孩子很快找出了问题所在,并像老师一样用红笔进行了批改订正。在课堂上我就发现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学习的兴致高涨,从课后批改的作业来看,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好。
【反思】在这里,教师利用学生创设的错误资源,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然后展开自我评价活动,在这个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打破了“口诀只有四个字”的思维模式,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那么对于后面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学评价活动,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他们喜欢这样的交流,愿意把自己好的或不好的一面呈现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帮助。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探索算法、掌握算理、熟练应用和简便技巧的过程,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巧激、巧探、巧问、巧评等一系列有效活动,师生共同唱好教学的心灵之歌!
数学课堂上必要的计算训练是落实技能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反复的计算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所以新课改下,有的老师在计算课堂上做了很多的改进,设计出巧算或者趣味计算穿插在计算练习中,可是在上课时,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所认为的“趣味”学生不觉得,教师美好的期待在学生那里得不到共鸣,没有反应。问题出在哪里呢?教学是一首心灵之歌。它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生是儿童,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一般还离不开具体表象的支撑”。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巧用心理需要导入,让心理学规律为教学所用,让“快乐”与“实效”成为计算教学中一对并不矛盾的统一体。
一、巧“激”——以学生的计算心理需要为前提
计算教学的导入应当以学生的计算需要为前提。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计算内容产生了学习需要时,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主案例?著教学《平均数》时用游戏导入教学:
师:游戏规则:男、女同学各派出3名代表进行5秒钟的拍球比赛,以总数多少比胜负,看哪个队获胜?(代表上场后,教师请学生当裁判,把各自统计出来的数据写在黑板上。)
裁判:男同学总分34分。女同学总分24分。男同学代表获得冠军(男同学很开心,女同学有点气馁)
师: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老师很羡慕你们,我能参加吗?我加入女同学代表队。(比赛再次开始)
裁判:男同学总分36分,女同学总分44分,女同学获得冠军。(女同学欢呼)
男生:抗议,不公平,我们3人拍球,你们4人拍球,我们也要加1人。
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怎样做才能做到公平呢?
生:求出各自的平均数来比较。
【反思】女教师加入女生代表队的做法激怒了男生,他们觉得这太不公平了,怎么办?又不能增加人数,怎么比?这样的设计巧妙的激起了学生探究计算平均数的兴趣,产生了计算平均数的心理需要,从而引入了平均数的教学,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平均数的本质是代表了某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是说这一组的同学都拍了与平均数个数相等的球数。
二、巧“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计算教学活动
只有当探索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当学生想这样做,想这样想;当结论是学生研究探索的结果,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主案例?著《乘法分配律》的导入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算式(65+45)×5,让学生口答运算顺序和结果:550,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这道题还有第二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猜一猜怎样计算。
学生猜测:(1)65+45×5;(2)65×5+45;(3)65×45+5;(4)(65+5)×45。
师:这四种计算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看他们分别是多少?
生:四个结果分别是:290、370、2930、3150、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结果都不是550。
师:那么它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乘法分配律。
【反思】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猜测、验证、交流,发现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巧“问”——问在算法疑惑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师、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主案例?著一道接龙计算题的导入: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376-1482=( )-246=( )-3875=( )
(2)2367+984→( )-1746→( )-708→( )
很多学生刚开始都会认为这两题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为了帮助学生纠正疑惑,教师问:平常我们数学课上说的“接龙”是什么意思?接着,讲《真假龙王》的故事:数学王国里来了两条龙,它们正在为谁是真龙而争吵不休。你们愿意帮助他们现出原形吗?
龙1:我比你长,而且我们王国里的臣民,上下一条心,每一部份的得数都是相同的,我才是真正的龙王。
龙2:我才是真正的龙王,我们王国里的臣民,互相帮助,一环紧扣一环, 想要求出后面的得数必须先要算出前面的得数,否则将一无所获, 全盘皆输,小朋友,你们认为谁才是真正的龙王呢?你们觉得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
【反思】用一个故事引出教师所要提出的问题,可谓“抛砖引玉”。用夸张的故事引出同学们心中的疑惑,引出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共同的问题,这样的故事,学生更爱听,这样的巧“问”,学生更加乐于思考,这样推出的算理,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巧“评”——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教学中适当的开展评价活动,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比较和欣赏同伴,取长补短,更好地完善自我,这确实是激励学生,产生共鸣的好方法。
?主案例?著教学乘法口诀时,由于二、三、四的乘法口诀每一句都是四个字,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在学“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时,有不少孩子都说成或写成“五五二五”。在发现问题后,我及时给予了纠正,可交上来的作业中仍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老师再纠正,学生再订正,如此反复。到了教学“六六三十六”时,这种现象再次出现。反思了前面的教学,我没有再进行纠正,而是把孩子写的“六六三六”直接投影,让孩子自己读自己体味自己展开评价活动,孩子很快找出了问题所在,并像老师一样用红笔进行了批改订正。在课堂上我就发现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学习的兴致高涨,从课后批改的作业来看,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好。
【反思】在这里,教师利用学生创设的错误资源,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然后展开自我评价活动,在这个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打破了“口诀只有四个字”的思维模式,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那么对于后面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学评价活动,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他们喜欢这样的交流,愿意把自己好的或不好的一面呈现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帮助。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探索算法、掌握算理、熟练应用和简便技巧的过程,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巧激、巧探、巧问、巧评等一系列有效活动,师生共同唱好教学的心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