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olution_j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为它不仅仅是重要的工具,还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所以,语文课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识文断字,更重要的是育人。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规范,从而转换为受教育者个人的品德和素质的一种活动。在语文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的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也是从更深层次上开展语文教育的要求。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中那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语文教学与德育具有交叉性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无时不刻不渗透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情感性这个突出特点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他们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这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得天独厚之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浩瀚无垠,给德育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得根据高中生心理、年龄等特征来进行两者的有机融合,以理说情,融情于理,情理相生,即教师既要在学习过程中分析与再创造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字艺术形象,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来教育他们,又要精心挖掘、注重体现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帮助学生透过字词句充分揭示作品中的丰富内涵,从而接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像这种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语文课文很多。它既表现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类的文章中,也表现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歌颂祖国建设成就的篇章中,还表现在《济南的冬天》、《长江三峡》等赞美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篇章中,这些都能够培养学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可以说它们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篇章只要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加以引导,就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起学生爱国热情、坚定学生的爱国之志,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学科就是一种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情感性是其教学的突出特点。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思维。”不论是分析鉴赏文言文还是现当代文亦或是诗词歌赋,其阅读和学习的过程都是一种情感体验,即一种陶冶心灵的过程。它对于品行修养、陶冶情操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这就说明了情和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定的情境可以唤醒学生相应的感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寓德于情,紧扣语言文字和具体的人物形象来打动学生心灵,诱导学生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去,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情操和道德的熏陶与教育。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咀嚼像“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些字词句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情感,同时也把伟人的伟大形象以及战友之间那高尚的友谊之情渗透到学生的心间。再如:《祝福》一课,就可以通过对祥林嫂不同阶段的不同眼神和外貌的变化来分析揭示黑暗社会人吃人的现象,把旧社会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状况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鲜明对比起来,在激发起学生对祥林嫂的同情、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憎恨的同时,让他们更真切地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通过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使他们受到真理教育和艺术的感染熏陶。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大有裨益
  
  语文教学既强调基础性,又具有政治性。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开发、情感熏陶以及道德素质等都是在同步发展和相互促进的。离开了基础知识的灌输学习,政治性就成为无根之木,也就谈不上德育;反过来,离开了政治性,那么语文教学就失去了“魂”,充其量只是一种纯粹的基础知识学习。
  所以,教师在设计每一堂课的教案时,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须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使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课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但不要一味地追求生拉硬套和系统性,而是要从各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中来进行灵活的教学。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的性质不同于政治课,它的教育形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是直观地感觉到在上思想品德课,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并达到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灵魂的陶冶。不难看出,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多渠道来熏陶其大脑,还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效率,因为这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思想陶冶和知识学习的需要。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在高中阶段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然而,许多学生却感觉它枯燥无味,对它缺乏兴趣。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呢?我认为应从调谐好它的“节奏”入手。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一定的节奏变化发展着,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节奏,一位成功的思想政治教师,总是能自觉调谐教学节奏,使整个课堂教
期刊
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的思想、能力、素养、风格和机智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当今的素质教育,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班主任便是敲开这一扇扇“大门”的引路人。  在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亲待学生,即要善待学生,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像父亲一样严格而慈祥,像兄长一样宽厚,像姐姐一样温柔又体贴。这就要求班主任以父母、兄长的姿态每天面对学生。学生咳嗽或天气变冷了的时候,班主任的一声叮嘱会让学生感
期刊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纯洁的关系之一,它没有功利、不含杂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有时却充满了矛盾和对立。  师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最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呢?亲密无间、毫无界线,模糊了师生界线,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使他们忘记自己的职责和身份,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长;楚汉分明、互不侵犯,容易走入“师道尊严”的误区,使师生之间产生隔膜甚至对立。没
期刊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了,但是农村学校现在的教育往往还是停留在“学答”上,而与“学问”相差甚远。现在提倡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重视提问意识的培养,那么在教师传道授业的陈旧教学方法上,学生的学习将还是呆板的机械学习,还会缺乏趣味性。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那
期刊
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四方面抓起: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时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
期刊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普天之下的父母无不对自己的孩子关爱备至,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健康、顺利地成长,将来能够在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现代社会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然而,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言传身
期刊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向全国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试行、总结经验,为其全面落实和不断改进做出自己的贡献。笔者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自感责无旁贷,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
期刊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在声乐教学中,让学生达到声情并茂、有情感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循序渐进,从初学时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好基础。    一、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人体作为歌唱的“乐器”,它的动力来自于由肺部呼出的气息。气息通过喉头的声带,使声带受到振动而
期刊
【摘要】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是指结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意外伤害等基本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不安全的因素加以预防和戒备,努力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学生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是维护学校和社会正常秩序和安宁的需要。  【关键词】安全 严格 规范 预防 事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学生是祖国
期刊
素质教育是调动和充分发展学生先天积极因素和后天实践的能动性,促进素质结构完善和提高的教育,它着眼于使每个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和谐的和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开发学生潜能、提高新一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凭借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落实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