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书屋会改变一些人一些事”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德云是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高乐山镇白水坝村村主任,他自小就喜欢读书,也喜欢别人读书。
  上世纪90年代初,虽然高考落榜,但没有因此影响他对读书学习的兴趣。他每天都坚持听县广播电台播报的新闻,并从镇广播站借来新闻写作书籍进行学习,很快成了县广播电台的一名特约通讯员。当时,家家户户都有广播,人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广播里听到“特约通讯员刘德云报道”的新闻。之后,“刘德云”3个字又在《鄂西报》等报刊上变成铅字。至今,刘德云还保存着一撂写着“优秀通讯员”的荣誉证书。丰硕的成果让他对读书更加痴迷。除了四处借书学习之外,他每年都把稿费和打零工挣的钱用于订阅《半月谈》和《农家顾问》等刊物。“那时,村民送我一个‘书呆子’的绰号。”
  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有空闲,刘德云就沉浸在书中,尽情地汲取着营养。他从书上学到人工养殖大鲵的相关知识后,专程前往陕西购回大鲵种苗进行人工养殖。他将家里的稻田改为水塘养殖龙虾,也是从订阅的杂志中获得相关信息和技术。致富后的刘德云更明白“富不丢书”的道理。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书刊进行分类,办起了农家书屋,免费将书借给邻里乡亲,让他们也从书本中学习知识。
  为方便村民借阅,刘德云将自家的客厅布置成了农家书屋,在20平方米的屋子内整齐地排放着各类图书、报刊杂志、光碟,涵盖了养殖技术、医学知识、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少儿科普等各类书籍。自农家书屋建成以来,每天来刘德云家借书、看碟的村民络绎不绝,农家书屋成为了村民业余休闲的好去处,学习充电的好场所,发家致富的经验库。
  严格地说,刘德云不是书屋的主人,只是书屋的保姆,更是书屋的“推销员”。书屋占了一间正房,配了沙发、电视,四个五层的书柜基本占了一面墙。
  书架的对面是一个磁带播放机。刘德云经常用它播放农业技术、致富门路、法律知识等。为了更好地传播法律知识,他亲口录制了10多盘磁带共30多部法规,隔三差五地播放。他屋后的山上架了两个大喇叭,喇叭是他亲自爬上10多米高的大树装好的,“装得高,效果好一点”。喇叭装得再高,声音也不能覆盖全村。后来刘德云在自己的长安车上装了扩放机,只要有机会走村串户,他就一路播过去。他现在正在筹划着购买“村村通”无线广播扩音机,“这个可以覆盖全村,可是贵了点,要一万多块钱,现在缺钱。”
  刘德云喜欢读书、读报和上网,他把报纸上很多新的法规,以及网上下载的法律法规文本,集中打印装订成册,放在书架上,随时供村民查阅和学习。有些村民听了广播,觉得这个知识对他有用,就上门来借书进一步学习。刘德云把书籍分为少儿类、文学类、农技类、光碟类。
  最近,村民覃炯老婆生了孩子,刘德云又向他“推销”育儿的书籍。覃炯一口气借了《育儿百科》《健康宝宝》等4本书。书屋最俏的还是农技类书籍,几乎每天都有人借阅。刘德云粗略算了一下,至今1312人次借阅了1953册图书。
  “看书的多了,打麻将的就少了。有了这么一间书屋,我相信慢慢会改变一些人一些事。”刘德云介绍,在他播放《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后,一部分老年人主动上门借书,说自己学完了还让儿子学。“关键是形成了一股舆论氛围,就在我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当天,周围村民开始议论起某某儿子的不孝行为。听说现在他的儿子比以前要孝顺些了,至少愿意管他吃住了。”通过借阅有关农技类书籍,村民李永培切实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他种了10亩蔬菜,养了9头牛和30多头猪,“有了疑难,就要往这里跑一跑,今年借了四五次书。”通过学习,他发展了立体种养殖模式,效益十分可观。村民陈家旺在饲养防粉虫过程中,湿度一直把握不好,通过借阅相关书籍学习,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通过学习技术,发展种养殖,刘德云自己也是受益者,今年他养了100多只娃娃鱼,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可以获利5万元。
  刘德云介绍,白水坝村养鸡、养牛、特种养殖等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近30家。下一步,他希望建立种养学会,依托书屋做技术支撑,经常举办各种培训,让全村更多人富裕起来。刘德云也有自己的苦恼,他担心书屋后续的完善和充实缺乏资金,“有些种养技术是时时更新的,我们没钱更新书籍,就学不了最先进的技术。”
其他文献
从2001年起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增强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免费师范生、资助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读职业高中的学生免费等政策。国家的这些政策效果显著,使农村学生可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从多角度分析不难发现,这种直补学生的项目,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他们从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毕业之后,仍缺乏竞争力。因此,对农村儿
期刊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许多农民工带着自己在城市积累的资本、能力、技术和信息,选择了返乡创业这一道路。  根据国家最新数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4亿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同比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1.68亿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同比增幅回落0.4个百分点。农民工新增人数从2010年达到1245万人以后即逐年下降。  在2015年2月2
期刊
李德贤是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青桐村农家书屋管理员。  2009年,村里的农家书屋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6月起,李德贤担任书屋管理员,至今已5年有余。这5年,不仅是村里书屋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村民从书屋接收有益信息最快的5年。  自担任书屋管理员后,李德贤勤奋工作,勤勉对待来到书屋的群众,一直努力管理好上级统一配送的各类出版物,管理好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局统一购置的电视机、灭火器等配套设施。  
期刊
新民书屋,是解新民给自己管理的农家书屋起的名字,也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农家书屋。  自全国性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以来,盐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目前31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藏书总量超过70万册,人均1.5册以上。解新民作为一个残疾人管理员,给新民书屋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身残志不残 创办农家书屋  解新民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童年时因患重感冒治疗不及时,落下小儿麻
期刊
青龙镇村位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南7公里处,南与尖草坪区紧邻,素有阳曲县南大门之称。全村总面积10299亩,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4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091元,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是侯村乡第一人口大村、经济大村和旅游资源大村。该村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是华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军事重镇、商贸集镇和农耕古镇。青龙镇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70平方米,收藏各类图书2000余册、光盘
期刊
近来,郑立贵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原来,夏天来到,村里的书屋开始热闹起来了,他作为管理员,为让村民都能更是要尽力做到让大家都满意。  从文化教育入手,凝聚人心维和维稳  郑立贵在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中,深刻感悟到农村的落后就是文化的落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科学发展观念滞后、道德观念漠然是造成农村政局不稳定、干部班子战斗力削弱的根本原因,在他的倡导下,在县、镇文化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今年初,村支两委下大
期刊
2003年,退休干部潘桂姣凭着一股热情,为了实现家乡群众的求知梦,做起了龙胜镇拐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一做就是10年。工作当中,她深切地感受到基层群众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现在生活水平提升后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将村里的“农家书屋”变成村民的知识源泉和精神家园成为拐江村农家书屋的真实写照。  将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等设施集中在一起,利用这些平台认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习
期刊
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钳屯镇贾庄村,村民闲暇时去最勤的地方莫过于村里的农家书屋了。书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村民的心灵,指引着更多的村民走向富裕之路,为村民带来了无比的实惠。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广大群众开始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贾庄村农家书屋设在村民活动中心的大院内,与先前建好的党员远程教育室、村民体育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并在一起。农家书
期刊
5月16日,对于河北省易县南庄小学和裴山中学的同学们来说,这一天是幸福的,而这一天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相信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挥之不去。崭新的图书、崭新的运动器械、崭新的运动装备……这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茁壮成长的物品令孩子们兴奋不已,如获至宝般的喜悦充斥了整个校园。  一百余公里、一个多小时,本次公益之旅的朋友们没有丝毫懈怠,因为在这个周末的假日里,还有几十名学生代表在校园里热切地盼望着他们。正
期刊
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沈庄村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建设也没有脱节,农家书屋应运而生。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没有一分报酬、没有一分工资,有的是一份责任心,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图书管理上来呢?  沈庄村党支部书记为这事犯了难,这时村里的郭红霞主动提出来,管理员是否可以由她来担任。  时至今日,郭红霞志愿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6年了,在这些年里,她对如何利用好农家书屋资源、有效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保证农家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