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219-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甚至药物治疗,还要进行疾病的检测,非常痛苦,不仅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糖尿病的控制受多方面的影响,必须总结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饮食对治疗的辅助作用。
1对象
研究对象:对2008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的已确诊或刚确诊不久的糖尿病患者共30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
2方法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查阅既往病例及相关资料,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用药、血糖的自我监测、对疾病各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社会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逐一记录在健康教育单上。指导患者阅读出院指导手册;随机登记以及听录音机、录像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住院教育内容,帮助病人列出出院后自我监控计划;说明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的目的及意义;介绍必须及时就诊的症状;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告知患者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应对各种应急状况,促进病情稳定。
3饮食指导及药物治疗
3.1计算热量方法: 根据每位患者在休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极重体力劳动的分法,总热量在25%~30%、30%~35%、35%~40%、40%以上。总热量必须适应生理需要,做到保证营养,这就要求进餐定时、定量、饮食总热量的估计应按年龄、性别、身高、计算标准体重后计算。>10%者为超重,>20%者为肥胖。
3.2饮食分配 :按患者的不同情况计算分配,如身高165cm患者,标准体重为165-105=60kg,极轻体力劳动总热量为60×30%=1800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符合前述的要求,为合理饮食计算其数量,转化为食谱,可将食品分为1/5、2/5、2/5分配于早、中、晚3餐。
3.3忌食: 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肥肉、猪肉、牛、羊油等,少吃油炸食物,因高温可破坏不饱和脂肪酸。
3.4避免发生低血糖: 在进行中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前,应注意增加少量食物,以避免发生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做中度以上的体育锻炼)。
3.5用药指导
3.5.1口服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嘱患者要按时服药。
3.5.2注射胰岛素的指导:胰岛素制剂应尽可能放在2℃~8℃的冷藏柜中储存。在注射前30min取出,放在常温中使之回暖,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不舒服的感觉。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免频繁注射同一部位引起皮下组织萎缩、影响药物吸收。随着胰岛素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案也多种多样,糖尿病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医师的专业指导,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2周必须正规查1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后+睡前)。
3.5.3低血糖的护理: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严密观察,凡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多汗、面色苍白或昏迷等症状时应想到低血糖的发生。尤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的知觉减少,有时无任何前驱症状即出现神志丧失。因此凡意识不清的糖尿病患者均要想到低血糖的可能。应即刻测血糖,可在抽血后不等血糖报告,即给予糖水、果汁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以争取抢救时间。
3.6运动疗法的指导
如何掌握运动量:(1)1型糖尿病最好每天在固定时间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运动强度为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80%。(2)2型糖尿病每周至少应运动5次,每次30~60min,以增加热量消耗并协助减轻体重。因其运动时间较长,故强度可略低,达到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70%即可。(3)完整的运动流程包括10~15min的热身运动,5~10min的整理运动,真正的锻炼时间为20~30min,至少要有20min,但也应灵活掌握,微汗而止以不疲劳为原则。
4结论
目前认为,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是控制糖尿病最理想的目标。在自我监控方面有95%的患者不能完全遵医嘱正确应用药物和实施饮食控制、运动控制等措施。对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等操作更是不熟练。对此,我们详细对患者介绍了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问题,建议患者自我监测的时间可以是三餐及睡前4次测定,或者是早上空腹加上三餐后2h的4次测定,一天7次血糖监测,是指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h的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的测定。而8次血糖监测是指在7次的基础上增加夜间2~3am的血糖测定。与此同时,我们又给患者详细讲解掌握注射部位的轮换方法。如用绕四分之一圆移动,在经常注射的部位,以此点为中心画出一个四分之一直径约为2cm大小的圆形区域,沿着这个四分之一圆的边缘移动注射,新的注射部位与以前的注射部位至少要隔开一指宽,如早上在圆的顶端注射而晚上则在底部注射。也可以用1天或1周从身体上的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腹部、上臂、大腿或臀部)注射。
本组患者住院初期比较重视糖尿病的预后及并发症。分析原因,预后和并发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也易于引起患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何品雅,徐国琴.浅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4):368.
[2] 黄敏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7):635.
[3] 唐恩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指导[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3):286.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甚至药物治疗,还要进行疾病的检测,非常痛苦,不仅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糖尿病的控制受多方面的影响,必须总结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饮食对治疗的辅助作用。
1对象
研究对象:对2008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的已确诊或刚确诊不久的糖尿病患者共30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
2方法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查阅既往病例及相关资料,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用药、血糖的自我监测、对疾病各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社会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逐一记录在健康教育单上。指导患者阅读出院指导手册;随机登记以及听录音机、录像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住院教育内容,帮助病人列出出院后自我监控计划;说明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的目的及意义;介绍必须及时就诊的症状;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告知患者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应对各种应急状况,促进病情稳定。
3饮食指导及药物治疗
3.1计算热量方法: 根据每位患者在休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极重体力劳动的分法,总热量在25%~30%、30%~35%、35%~40%、40%以上。总热量必须适应生理需要,做到保证营养,这就要求进餐定时、定量、饮食总热量的估计应按年龄、性别、身高、计算标准体重后计算。>10%者为超重,>20%者为肥胖。
3.2饮食分配 :按患者的不同情况计算分配,如身高165cm患者,标准体重为165-105=60kg,极轻体力劳动总热量为60×30%=1800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符合前述的要求,为合理饮食计算其数量,转化为食谱,可将食品分为1/5、2/5、2/5分配于早、中、晚3餐。
3.3忌食: 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肥肉、猪肉、牛、羊油等,少吃油炸食物,因高温可破坏不饱和脂肪酸。
3.4避免发生低血糖: 在进行中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前,应注意增加少量食物,以避免发生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做中度以上的体育锻炼)。
3.5用药指导
3.5.1口服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嘱患者要按时服药。
3.5.2注射胰岛素的指导:胰岛素制剂应尽可能放在2℃~8℃的冷藏柜中储存。在注射前30min取出,放在常温中使之回暖,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不舒服的感觉。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免频繁注射同一部位引起皮下组织萎缩、影响药物吸收。随着胰岛素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案也多种多样,糖尿病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医师的专业指导,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2周必须正规查1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后+睡前)。
3.5.3低血糖的护理: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严密观察,凡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多汗、面色苍白或昏迷等症状时应想到低血糖的发生。尤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的知觉减少,有时无任何前驱症状即出现神志丧失。因此凡意识不清的糖尿病患者均要想到低血糖的可能。应即刻测血糖,可在抽血后不等血糖报告,即给予糖水、果汁或静脉注射葡萄糖以争取抢救时间。
3.6运动疗法的指导
如何掌握运动量:(1)1型糖尿病最好每天在固定时间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运动强度为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80%。(2)2型糖尿病每周至少应运动5次,每次30~60min,以增加热量消耗并协助减轻体重。因其运动时间较长,故强度可略低,达到个体最大心跳数的60%~70%即可。(3)完整的运动流程包括10~15min的热身运动,5~10min的整理运动,真正的锻炼时间为20~30min,至少要有20min,但也应灵活掌握,微汗而止以不疲劳为原则。
4结论
目前认为,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是控制糖尿病最理想的目标。在自我监控方面有95%的患者不能完全遵医嘱正确应用药物和实施饮食控制、运动控制等措施。对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等操作更是不熟练。对此,我们详细对患者介绍了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问题,建议患者自我监测的时间可以是三餐及睡前4次测定,或者是早上空腹加上三餐后2h的4次测定,一天7次血糖监测,是指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h的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的测定。而8次血糖监测是指在7次的基础上增加夜间2~3am的血糖测定。与此同时,我们又给患者详细讲解掌握注射部位的轮换方法。如用绕四分之一圆移动,在经常注射的部位,以此点为中心画出一个四分之一直径约为2cm大小的圆形区域,沿着这个四分之一圆的边缘移动注射,新的注射部位与以前的注射部位至少要隔开一指宽,如早上在圆的顶端注射而晚上则在底部注射。也可以用1天或1周从身体上的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腹部、上臂、大腿或臀部)注射。
本组患者住院初期比较重视糖尿病的预后及并发症。分析原因,预后和并发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也易于引起患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何品雅,徐国琴.浅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4):368.
[2] 黄敏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7):635.
[3] 唐恩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指导[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