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琳琅满目,问问答答十分热闹,但就是触不到所学知识的实处、深处。教师一按“电钮”问,学生立刻举手成林,不加思索地简单、机械地回答,认为提问就是启发式。
有一位教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一开始就问:“这篇课文是写谁的?”学生回答道:“是写刘胡兰的。”老师又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老师接着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1947年1月4日。”“你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在陕北。”有的说“在延安。”谁都说不清楚,老师也说不清楚,老师最后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课文里,敌人对刘胡兰说:“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块钱。”老师又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有的说发银元,有的说发铜板,也有的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老师最后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这一节课就这么一问一答地问完了。试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有什么益处呢?应该说提问是为了引导并促进学生的阅读,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在学生的阅读理解方面。因而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当与课文具体内容密切相关,能推动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所思考领悟才能回答。
其实“讲”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教学教学,其实就是通过你的“教”来引导学生“学”。既然要“教”,就不能不“讲”,教学并不一概排斥“讲”。有些问题就非讲不可,有的课还必须以讲为主,决不能不分具体情况将所有的“讲”都与“满堂灌”混为一谈。张志公先生1995年8月30日在北京顺义县教育局召开的语文教师培训会上说:“我们反对过而且现在继续反对‘满堂灌’,然而,这并不等于反对讲,教师就是要讲,讲得好,讲得不好,这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学并不反对讲,不该讲的时候讲了是多余,但该讲不讲也是教学的失误。硬性规定教师讲多少也是不对的,教师只要讲得得法,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教师讲得好,整个过程也就是导的过程,而决非满堂灌。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来看,听、说、读、写、动手操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古代,听书的、听戏的基本靠听,你能说他们一无所获吗?即使在现代社会,广播电视、电话会议也基本靠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能否获得知识,不在于“听”这种形式,而在于听到了什么。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讲”。可以这样说,善讲者未必善教,而善教者一定善讲。看看那些名师巨匠,哪一个不是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许多著名的学者,回忆起他们的大学老师,都有过这样一种相同的感觉:有的连上4节课,气如雄辩;有的惯于旁征博引,竖行板书,一个问题连引十多种说法;有的不带书本,开口即讲,讲至下课,黑板上不着一字。这些课,若按现今中学评课标准,这些教授、讲师的课都只能算“差课”。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再回忆大师们的课,他们的风采依然清晰地印刻于脑海,他们的声音依然响亮地萦绕于耳际,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湖北省中语会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曾说:“不要因为批评‘满堂灌’就废了语文教师的‘讲功’。问题是你怎样讲。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把一篇课文在学生面前讲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有血有肉,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功夫,那是不称职的,哪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是口若悬河?……我主张一个语文教师,在他接任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给学生扎扎实实的讲几堂让他们永难忘记的好课。这种课在过后不论什么时候说起,都还津津有味,从而奠定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老师信服的感情。”我想:只要能讲中要害,使人明了,且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幽默,不但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感召力,这样的语言描绘形象生动、优美新颖,叙述委婉有趣、幽默动听,议论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说明条理清楚、抑扬顿挫,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有益的启迪,我认为这样的课就是以讲为主也不失一节好课。
因此,我要大声疾呼,当我们的语文课需要讲时,老师们不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得出神入化,让学生沉浸其里,陶醉其中,如品香茗,如饮佳酿,如痴如醉,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情操、品格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讲述中潜滋暗长。
单位: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南桥中学
有一位教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一开始就问:“这篇课文是写谁的?”学生回答道:“是写刘胡兰的。”老师又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老师接着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1947年1月4日。”“你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在陕北。”有的说“在延安。”谁都说不清楚,老师也说不清楚,老师最后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课文里,敌人对刘胡兰说:“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块钱。”老师又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有的说发银元,有的说发铜板,也有的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老师最后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这一节课就这么一问一答地问完了。试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有什么益处呢?应该说提问是为了引导并促进学生的阅读,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在学生的阅读理解方面。因而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当与课文具体内容密切相关,能推动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所思考领悟才能回答。
其实“讲”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教学教学,其实就是通过你的“教”来引导学生“学”。既然要“教”,就不能不“讲”,教学并不一概排斥“讲”。有些问题就非讲不可,有的课还必须以讲为主,决不能不分具体情况将所有的“讲”都与“满堂灌”混为一谈。张志公先生1995年8月30日在北京顺义县教育局召开的语文教师培训会上说:“我们反对过而且现在继续反对‘满堂灌’,然而,这并不等于反对讲,教师就是要讲,讲得好,讲得不好,这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学并不反对讲,不该讲的时候讲了是多余,但该讲不讲也是教学的失误。硬性规定教师讲多少也是不对的,教师只要讲得得法,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教师讲得好,整个过程也就是导的过程,而决非满堂灌。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来看,听、说、读、写、动手操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古代,听书的、听戏的基本靠听,你能说他们一无所获吗?即使在现代社会,广播电视、电话会议也基本靠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能否获得知识,不在于“听”这种形式,而在于听到了什么。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讲”。可以这样说,善讲者未必善教,而善教者一定善讲。看看那些名师巨匠,哪一个不是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许多著名的学者,回忆起他们的大学老师,都有过这样一种相同的感觉:有的连上4节课,气如雄辩;有的惯于旁征博引,竖行板书,一个问题连引十多种说法;有的不带书本,开口即讲,讲至下课,黑板上不着一字。这些课,若按现今中学评课标准,这些教授、讲师的课都只能算“差课”。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再回忆大师们的课,他们的风采依然清晰地印刻于脑海,他们的声音依然响亮地萦绕于耳际,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湖北省中语会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曾说:“不要因为批评‘满堂灌’就废了语文教师的‘讲功’。问题是你怎样讲。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把一篇课文在学生面前讲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有血有肉,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功夫,那是不称职的,哪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是口若悬河?……我主张一个语文教师,在他接任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给学生扎扎实实的讲几堂让他们永难忘记的好课。这种课在过后不论什么时候说起,都还津津有味,从而奠定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老师信服的感情。”我想:只要能讲中要害,使人明了,且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幽默,不但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感召力,这样的语言描绘形象生动、优美新颖,叙述委婉有趣、幽默动听,议论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说明条理清楚、抑扬顿挫,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有益的启迪,我认为这样的课就是以讲为主也不失一节好课。
因此,我要大声疾呼,当我们的语文课需要讲时,老师们不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得出神入化,让学生沉浸其里,陶醉其中,如品香茗,如饮佳酿,如痴如醉,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情操、品格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讲述中潜滋暗长。
单位: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南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