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亦为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由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共同组成.其中,若对DVT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展为肺栓塞.VTE是
【机 构】
:
300020天津,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亦为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由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共同组成.其中,若对DVT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展为肺栓塞.VTE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患者病死的原因之一,因此临床必须重视对该病的正确及规范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VTE的方案主要为抗凝治疗,其中直接口服抗凝药,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拟就口服抗凝药物分类、用法、用量、抗凝原理,以及患者预后等,对口服抗凝药治疗VTE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特异性的大鼠EZH2过表达质粒以及EZH2催化亚基SET domain缺失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评估其表达水平。方法提取大鼠心脏组织RNA,逆转录为cDNA,重叠PCR扩增催化亚基SET domain缺失的EZH2的cD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和载体双酶切,切胶回收目的片段,经T4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细胞,涂板挑取单克隆摇菌测序,提取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方式分析了2003~2005年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抢救及护理+饮食护理;B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C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各组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C组患者病死率及再出血率明显低于A、B两组(P<
一、问题的提出rn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故而教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但符合幼儿自身的心理需要,而且可以普遍提高幼儿独自阅读的能力,扩大幼儿的信息量.r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对ALL的临床诊疗方案已有较大改进,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复发或者治疗失败.糖皮质激素为ALL的核心治疗药物,然而对糖皮质激素产生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研究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及相关标志物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表达变化与作用机制.方法 对70只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
目的制备超小粒径金纳米棒(UGNRs)与荧光素相结合的荧光信号可激活诊疗一体化多功能分子探针,并评估其对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一步法合成UGNRs,使用巯基乙胺对其进行修饰,利用巯基乙胺的-NH2与羧基化荧光素Cy5的-COOH进行酰胺缩合将两者相连,构建荧光信号可激活的超小粒径金纳米棒(AUGNRs)。使用乳腺癌4T1细胞研究其细胞摄取能力和谷胱甘肽介导成像能力,并应用808 nm激发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及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DHL在组织形态学上缺乏特异性,目前对其诊断仍依靠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YC基因及BCL-2、-6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血小板变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意义,以及指导临床早期预测并预防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
目的通过建立137Cs γ射线诱导的辐射损伤小鼠模型,探讨通过结构修饰而得到的糖多酚A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4~6周龄的雄性昆明种小鼠42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NCG)、阳性对照组(PCG)、照射对照组(ICG)以及糖多酚A的0.05、0.10和0.20 g/kg 3个剂量组。采用6.0 Gy 137Cs 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构建小鼠电离辐射损伤模型。射线照射前连续给药14 d,照射后继续
自杀是人们的心理危机爆发后产生的一种极端行为.精神病病人由于特殊原因自杀率比正常人高.本文着重分析了精神病人产生自杀的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从而指导家属和病人同心协力,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自杀.同时也明确指出预防自杀是精神科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