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再植术后患者应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对其血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再植术后志愿者,其中有25例患者未使用(实验A组),25例患者使用(实验B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评价50例健康志愿者对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的舒适度、对人体局部及全身的影响及应用安全性,同时评价应用该检验样机患者的肢体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影响,以此分析其测定结果和血运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对50例健康志愿者发放调查表中可知,应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后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对人体局部及全身无严重影响,应用安全性高;对再植术后患者而言,实验B组血管危象早期发现率、再植指成活率均高于实验A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应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进行连续温度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避免和消除影响再植术后患者血运的各种因素,可提高再植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再植术;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血运变化;再植成功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肢体断离后会失去血脉止滋养,时间异常,则变性腐烂。但肢体断离后短期内尚有生机。有研究称,离断再植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再植指成活,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断指再植术的实施呈日益增加趋势。断指再植的能否成功关键在血管能否接通,因而我院在再植术后应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再植术后志愿者,在50例患者中男、女人数比例为34:16;年龄在18-53岁,平均年龄为(32.31±4.49)岁。同期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人数比例为31:19;年龄在21-50岁,平均年龄为(35.51±4.49)岁。将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0例),未使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的患者作为实验A组(25例),使用该检验样机的患者作为实验B组(25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再植组织术后护理临床路径进行观察和处理,给予日常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饮食指导,嘱其禁止吸烟。
實验B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以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为工具完成术后温控护理,使用时将之置于护理对象床旁,通过该装置的智能温控系统,实现循环加热,维持护理对象皮温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内(37~45℃),并始终维持护理对象皮温于设定的温控范围之内,不至过低或过高。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舒适度评价指标:以护理对象对卧床期光线作用于眼部的刺激不适度为评价依据。感光线刺眼或感面部发热者计为不舒适,反之,未感不适刺激者计为舒适。
再植指体血运状况的评价:分为血运障碍与血运良好两种。其中血运障碍包括动脉危象、静脉危象。静脉危象诊断标准为再植指体处于颜色暗紫、皮温下滑、张力提升状态,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间<1 s;动脉危象诊断标准为再植指体处于颜色苍白、皮温与张力下滑状态,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间> 2 s[1-2]。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用前后对照组舒适度评价比较
由表1可知,应用后对照组感到舒适的占比高于应用前,差异明显(P<0.05)。
2.2实验A、B组再植指体血运状况及再植指成活率比较
由表2可知,实验A组血运良好例数明显低于实验B组,实验A组血运障碍例数高于实验B组,且实验B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实验A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本项目中采用的检验样机是通过对临床再植术后病人肢体长时间放置位置舒适度、环境温度控制、护理观察、自动化消毒灭菌等方面研究,研制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的再植术后温度监护设备。其研发的温度控制方案和程序,能够根据损伤和修复情况自动为肢体离断再植术后病人提供适应的环境温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在使用该检验样机后,感到舒适的人数比例高达92.00%。充分说明该设备舒适感很高。且在满足术后对温度控制要求的同时,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同时在使用了该检验样机的再植术患者中,其血运状况、再植指成活率均好于不使用该检验样机的再植术患者,差异明显(P<0.05),进一步证实了该设备能够按照损伤情况提供智能化控制方案,不仅很好的满足了消毒灭菌要求,还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舒适性、有效性、安全性很高,对促进再植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施平, 袁萍, 盛誉,等. 红外线皮温仪监测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警效果[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4):348-349+357.
[2]张平, 丁永斌, 张明亮,等. 静脉动脉化断指再植血运恢复延迟现象特点及处理[J]. 江苏医药, 2019, 45(1):102-10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晓 男 1981年10月 汉族 主治医师 籍贯:山东烟台 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滨州医学院 研究方向:手外及显微修复
关键词:再植术;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血运变化;再植成功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肢体断离后会失去血脉止滋养,时间异常,则变性腐烂。但肢体断离后短期内尚有生机。有研究称,离断再植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再植指成活,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断指再植术的实施呈日益增加趋势。断指再植的能否成功关键在血管能否接通,因而我院在再植术后应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再植术后志愿者,在50例患者中男、女人数比例为34:16;年龄在18-53岁,平均年龄为(32.31±4.49)岁。同期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人数比例为31:19;年龄在21-50岁,平均年龄为(35.51±4.49)岁。将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0例),未使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的患者作为实验A组(25例),使用该检验样机的患者作为实验B组(25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再植组织术后护理临床路径进行观察和处理,给予日常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饮食指导,嘱其禁止吸烟。
實验B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以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为工具完成术后温控护理,使用时将之置于护理对象床旁,通过该装置的智能温控系统,实现循环加热,维持护理对象皮温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内(37~45℃),并始终维持护理对象皮温于设定的温控范围之内,不至过低或过高。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舒适度评价指标:以护理对象对卧床期光线作用于眼部的刺激不适度为评价依据。感光线刺眼或感面部发热者计为不舒适,反之,未感不适刺激者计为舒适。
再植指体血运状况的评价:分为血运障碍与血运良好两种。其中血运障碍包括动脉危象、静脉危象。静脉危象诊断标准为再植指体处于颜色暗紫、皮温下滑、张力提升状态,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间<1 s;动脉危象诊断标准为再植指体处于颜色苍白、皮温与张力下滑状态,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间> 2 s[1-2]。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用前后对照组舒适度评价比较
由表1可知,应用后对照组感到舒适的占比高于应用前,差异明显(P<0.05)。
2.2实验A、B组再植指体血运状况及再植指成活率比较
由表2可知,实验A组血运良好例数明显低于实验B组,实验A组血运障碍例数高于实验B组,且实验B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实验A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本项目中采用的检验样机是通过对临床再植术后病人肢体长时间放置位置舒适度、环境温度控制、护理观察、自动化消毒灭菌等方面研究,研制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的再植术后温度监护设备。其研发的温度控制方案和程序,能够根据损伤和修复情况自动为肢体离断再植术后病人提供适应的环境温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在使用该检验样机后,感到舒适的人数比例高达92.00%。充分说明该设备舒适感很高。且在满足术后对温度控制要求的同时,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同时在使用了该检验样机的再植术患者中,其血运状况、再植指成活率均好于不使用该检验样机的再植术患者,差异明显(P<0.05),进一步证实了该设备能够按照损伤情况提供智能化控制方案,不仅很好的满足了消毒灭菌要求,还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舒适性、有效性、安全性很高,对促进再植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施平, 袁萍, 盛誉,等. 红外线皮温仪监测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警效果[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4):348-349+357.
[2]张平, 丁永斌, 张明亮,等. 静脉动脉化断指再植血运恢复延迟现象特点及处理[J]. 江苏医药, 2019, 45(1):102-10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李晓 男 1981年10月 汉族 主治医师 籍贯:山东烟台 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滨州医学院 研究方向:手外及显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