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有患者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应用增强CT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研究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对比两组复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强CT和MRI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MRI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增强CT,其诊断效果更为突出,临床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式。
关键词:增强CT;MRI;肝细胞癌;介入治疗;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病情进展快,患者生存率低[1]。介入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表明,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2]。而当前临床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为增强CT与MRI,为探究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分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两个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5例。研究组中,包括2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55.36±3.21)岁。对照组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55.29±3.14)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義,研究可行。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了介入治疗措施,于治疗后的4周和24周分组实施了增强CT和MRI影像检查。
对照组行增强CT检查。嘱咐患者在检查前8h要禁食,检查前30min可饮用温开水。检查过程中,参数设计层厚为1mm,层间距为0.7mm进行薄层扫描。检查过程中,向患者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再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影像资料。
研究组行MRI影像检查。检查过程中,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肘静脉中,注射剂量为0.2ml/kg,速度控制在2ml/s,之后再向患者静脉中注入盐水,剂量为0.2ml/kg,速度控制在2ml/s,扫描患者的动脉双期、门静脉双期、肝实质等部位,扫描时间分别为15秒、40秒、70秒,并对患者病灶的供血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介入治疗后的4周、24周进行复查随访,查阅相关影像资料,对复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计算并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法分别为t值、X2值,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早期明确的诊断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手术是临床治疗肝细胞癌的常用手段,过程中的影像学检查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肝细胞癌病情进展较快,介入治疗后癌细胞出现转移的可能性非常大,疾病复发率高[3]。所以介入治疗后要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复查。复查时,增强CT及MRI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本文研究分析证实,二者的诊断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对两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及MRI影像检查,结果在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中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影像检查能够更有效地检查出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增强CT和MRI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MRI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增强CT,其诊断效果更为突出,临床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罗超,闵德庆,胡达海,等.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0):2222-2224.
[2]谢柳平,覃慧,邹异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223-224.
[3]文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17-119.
关键词:增强CT;MRI;肝细胞癌;介入治疗;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病情进展快,患者生存率低[1]。介入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表明,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2]。而当前临床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为增强CT与MRI,为探究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分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两个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5例。研究组中,包括2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55.36±3.21)岁。对照组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55.29±3.14)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義,研究可行。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了介入治疗措施,于治疗后的4周和24周分组实施了增强CT和MRI影像检查。
对照组行增强CT检查。嘱咐患者在检查前8h要禁食,检查前30min可饮用温开水。检查过程中,参数设计层厚为1mm,层间距为0.7mm进行薄层扫描。检查过程中,向患者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再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影像资料。
研究组行MRI影像检查。检查过程中,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肘静脉中,注射剂量为0.2ml/kg,速度控制在2ml/s,之后再向患者静脉中注入盐水,剂量为0.2ml/kg,速度控制在2ml/s,扫描患者的动脉双期、门静脉双期、肝实质等部位,扫描时间分别为15秒、40秒、70秒,并对患者病灶的供血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介入治疗后的4周、24周进行复查随访,查阅相关影像资料,对复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计算并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法分别为t值、X2值,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早期明确的诊断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手术是临床治疗肝细胞癌的常用手段,过程中的影像学检查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肝细胞癌病情进展较快,介入治疗后癌细胞出现转移的可能性非常大,疾病复发率高[3]。所以介入治疗后要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复查。复查时,增强CT及MRI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本文研究分析证实,二者的诊断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对两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及MRI影像检查,结果在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中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影像检查能够更有效地检查出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增强CT和MRI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MRI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增强CT,其诊断效果更为突出,临床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罗超,闵德庆,胡达海,等.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0):2222-2224.
[2]谢柳平,覃慧,邹异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223-224.
[3]文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