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vewpyc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有患者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应用增强CT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研究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对比两组复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强CT和MRI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MRI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增强CT,其诊断效果更为突出,临床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式。
  关键词:增强CT;MRI;肝细胞癌;介入治疗;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病情进展快,患者生存率低[1]。介入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表明,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2]。而当前临床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为增强CT与MRI,为探究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分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两个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5例。研究组中,包括2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55.36±3.21)岁。对照组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55.29±3.14)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義,研究可行。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取了介入治疗措施,于治疗后的4周和24周分组实施了增强CT和MRI影像检查。
  对照组行增强CT检查。嘱咐患者在检查前8h要禁食,检查前30min可饮用温开水。检查过程中,参数设计层厚为1mm,层间距为0.7mm进行薄层扫描。检查过程中,向患者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再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影像资料。
  研究组行MRI影像检查。检查过程中,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肘静脉中,注射剂量为0.2ml/kg,速度控制在2ml/s,之后再向患者静脉中注入盐水,剂量为0.2ml/kg,速度控制在2ml/s,扫描患者的动脉双期、门静脉双期、肝实质等部位,扫描时间分别为15秒、40秒、70秒,并对患者病灶的供血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介入治疗后的4周、24周进行复查随访,查阅相关影像资料,对复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计算并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法分别为t值、X2值,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早期明确的诊断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手术是临床治疗肝细胞癌的常用手段,过程中的影像学检查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肝细胞癌病情进展较快,介入治疗后癌细胞出现转移的可能性非常大,疾病复发率高[3]。所以介入治疗后要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复查。复查时,增强CT及MRI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本文研究分析证实,二者的诊断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对两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及MRI影像检查,结果在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中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影像检查能够更有效地检查出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增强CT和MRI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MRI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增强CT,其诊断效果更为突出,临床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罗超,闵德庆,胡达海,等.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0):2222-2224.
  [2]谢柳平,覃慧,邹异萍.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223-224.
  [3]文黎.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17-11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小儿眼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做到定期眼部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否则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视力不可挽回,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影响。治疗重在持之以恒,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配合弱视训练,健眼的遮盖最为重要,坚持定期复查,绝大部分弱视患儿都可得到治愈。以下是我对单眼屈光参差
期刊
摘要:目的 在创伤骨科患者中,分析对其应用外固定架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为9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接受不同的治疗,其中对照组45例实施内固定,研究组45例实施外固定架。针对不同治疗的组间疗效、手术指标进行统计学观察与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80.00%(36/45)]进行
期刊
摘要:急性胃肠炎是发生于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发于春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30日-2019年3月29日收治的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诊疗过程。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无发热及其他不适,精神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体温(36.53±0.05)℃,白细胞(6.60±1.25)×109/L,
期刊
摘要:目的: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特女贞苷的含量限度;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健脾益肾颗粒中特女贞苷的含量;结果:特女贞苷的定量限为0.01793mg/g、加样平衡回收率为95.03,制订健脾益肾颗粒中特女贞苷含量≥0.3 m g/g 为合格;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健脾益肾颗粒;特女贞苷;含量限度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用不同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66例老年CAG伴H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3例)采用含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观察组(n=33例)采用含复方铝酸铋片四联疗法,对比两种四联疗法的差异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使用奥美拉唑、常规药物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社区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共计64例,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32例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常规药物,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32例患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将其作为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50例。對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实施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前言  放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该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肿瘤恶化情况,但化疗药物本身也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所长期使用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害,引发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为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将分析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效果。糖皮质激素以诱导机体中的淋巴细胞快速凋亡来实现对肿瘤恶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材鉴别过程中传统经验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常见中药材17味,选择等量后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现代科技鉴定,试验组给予传统经验鉴定,组间对中药材鉴定结果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中药材鉴定结果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经验鉴别中药材可取得与现代科技鉴定相当的结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即早期组(发病72h内)与晚期组(发病72h后),各42例。结果:早期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晚期组。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来说,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患者预后情况也更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