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还原分析法”来组织文言文课堂教学,如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提升语用能力的“关键词还原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培养思辨品质的“意图还原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指向提升鉴赏能力的“人物还原分析”。从这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教学,是实现“文本解读”向“课堂落实”转化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法选择,也是引导学生指向传承和理解祖国文化的有效路径选择。
【关键词】还原分析法;关键词还原;意图还原;人物还原;核心素养
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指“依靠抽象能力,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然后将之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从比较中找到差异,揭示出矛盾,从而进行文本分析,探寻文本的魅力与秘密”的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文本解读方法。孙绍振教授在《再谈“还原”分析方法》一文中指出,利用“还原分析法”来解读文学作品,就是利用想象出来的“原生要素”作为文本分析的“起点”,这个“起点”是为读者能发现“现实”与“现象”之间的“差异性”和“疏离性”而设,是多角度多侧面解读文学作品本身“裂痕之处”的切入口。“还原分析法”包含了如“背景还原”“生活还原”“意图还原”“体式还原”“形式还原”“结构还原”“情节还原”“意脉还原”“人物还原”“矛盾还原”“关键词还原”等诸多“还原端口”。教师在使用“还原分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依据文本本身的特点,指导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甚至多种“端口”来进入文本,从而实现“教师文本解读”向“学生文本解读”的有效过渡。比如,在组织《桃花源记》一文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意图及人物三个角度来进行文本的“还原分析”。
一、选择指向提升语用能力的“关键词还原分析”
孙绍振老师曾指出:“作品分析并不要求对每一个部分用同样的力气加以分析,而是要抓住要害的词语,关键的词语。”这就是说,一篇文章的某些关键词往往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一些想法,把它还原回正常逻辑,揭示其矛盾,才能真正进入文本的精神境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陈治勇老师在教学实录《字里行间觅桃源》中對《桃花源记》第二段、第三段有关省略词的还原分析就非常精巧。陈治勇老师很巧妙地抓住文本中被省略的“渔人”这个隐藏的关键词,开始了指向文章“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的“比较还原分析”。首先是带领学生实现了“还原”,如用横线和括号提示学生文本省略的地方,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裂痕”所在,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是实现“还原”的起点,也就是从“异处出发”。学生经过思维,得出了“渔人”这个答案。随后陈老师顺势利导,问:“加横线的部分里加上‘渔人’行不行?”这就开始了“比较分析”。文本中间是没有出现“渔人”二字的,而实际上这个“渔人”却是存在着的。有无之间,出现和隐藏之间就揭开了“现实”与“现象”之间的差距,“矛盾”就浮现,“还原分析”就得以实现。学生经过和原文比较,自然不会同意在原文增加“渔人”二字,不是信口胡说,而是经过自己的比较思考而得出的结果。紧接着,陈老师抛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填人‘渔人’和‘他’再读一读,并与填入‘我’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往文本的纵深方向继续深入,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领会其中“身临其境”的精妙之处。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还原分析”,文章的主旨,意图自然就水到渠成。
此外,对“欣然规往”一句进行分析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关键词还原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解读。课文将此句表述为“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欣然规往,寻病终。”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里对此处却有这样的记载:
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
“欣然规往”和“闻之欣然,亲往未果”两处的区别就非常明显。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还原”。例如,可以引领学生领悟:这两处放下“规往”还是“亲往”的争执,姑且不提。“欣然”两字却一直都有保留。其实“规往”也可以理解成高兴地“打算,计划”,虽然在文面上没有表露,但却暗含在里面。假如不是高兴、乐意前往,又怎可能“打算,计划”呢?至多就是被迫而行,只需表述成“往未果”就可以了。然而,这绝非作者所乐见的效果。于是,前面再加上“欣然”,也就是“高兴,欣喜的样子”,“欣然”在此应有强调,特别说明之意。“欣然规往”相合在一起,就变成“高兴地打算前往”了,有“欣然”和无“欣然”其效果截然不同。
故而,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或隐藏或明示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还原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贴近文本准确领悟文意,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品悟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选择指向培养思辨品质的“意图还原分析”
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审慎的辩证态度,读者的‘二次创造’固然值得重视,但作者的意图也不能完全忽视”, 当我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还原其写作本意,“意图还原”就是一个绝佳的解读路径。比如,作者安排刘子骥以“欣然”起步,却以“未果,寻病终”作结。作者何以如此地决绝?“未果”,找不到就算了,为何还要安排他“病终”,且是在不久之后呢?2014年北京市第二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张贺老师执教、整理的《
【关键词】还原分析法;关键词还原;意图还原;人物还原;核心素养
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指“依靠抽象能力,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然后将之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从比较中找到差异,揭示出矛盾,从而进行文本分析,探寻文本的魅力与秘密”的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文本解读方法。孙绍振教授在《再谈“还原”分析方法》一文中指出,利用“还原分析法”来解读文学作品,就是利用想象出来的“原生要素”作为文本分析的“起点”,这个“起点”是为读者能发现“现实”与“现象”之间的“差异性”和“疏离性”而设,是多角度多侧面解读文学作品本身“裂痕之处”的切入口。“还原分析法”包含了如“背景还原”“生活还原”“意图还原”“体式还原”“形式还原”“结构还原”“情节还原”“意脉还原”“人物还原”“矛盾还原”“关键词还原”等诸多“还原端口”。教师在使用“还原分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依据文本本身的特点,指导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甚至多种“端口”来进入文本,从而实现“教师文本解读”向“学生文本解读”的有效过渡。比如,在组织《桃花源记》一文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意图及人物三个角度来进行文本的“还原分析”。
一、选择指向提升语用能力的“关键词还原分析”
孙绍振老师曾指出:“作品分析并不要求对每一个部分用同样的力气加以分析,而是要抓住要害的词语,关键的词语。”这就是说,一篇文章的某些关键词往往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一些想法,把它还原回正常逻辑,揭示其矛盾,才能真正进入文本的精神境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陈治勇老师在教学实录《字里行间觅桃源》中對《桃花源记》第二段、第三段有关省略词的还原分析就非常精巧。陈治勇老师很巧妙地抓住文本中被省略的“渔人”这个隐藏的关键词,开始了指向文章“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的“比较还原分析”。首先是带领学生实现了“还原”,如用横线和括号提示学生文本省略的地方,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裂痕”所在,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是实现“还原”的起点,也就是从“异处出发”。学生经过思维,得出了“渔人”这个答案。随后陈老师顺势利导,问:“加横线的部分里加上‘渔人’行不行?”这就开始了“比较分析”。文本中间是没有出现“渔人”二字的,而实际上这个“渔人”却是存在着的。有无之间,出现和隐藏之间就揭开了“现实”与“现象”之间的差距,“矛盾”就浮现,“还原分析”就得以实现。学生经过和原文比较,自然不会同意在原文增加“渔人”二字,不是信口胡说,而是经过自己的比较思考而得出的结果。紧接着,陈老师抛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填人‘渔人’和‘他’再读一读,并与填入‘我’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往文本的纵深方向继续深入,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领会其中“身临其境”的精妙之处。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还原分析”,文章的主旨,意图自然就水到渠成。
此外,对“欣然规往”一句进行分析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关键词还原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解读。课文将此句表述为“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欣然规往,寻病终。”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里对此处却有这样的记载:
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
“欣然规往”和“闻之欣然,亲往未果”两处的区别就非常明显。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还原”。例如,可以引领学生领悟:这两处放下“规往”还是“亲往”的争执,姑且不提。“欣然”两字却一直都有保留。其实“规往”也可以理解成高兴地“打算,计划”,虽然在文面上没有表露,但却暗含在里面。假如不是高兴、乐意前往,又怎可能“打算,计划”呢?至多就是被迫而行,只需表述成“往未果”就可以了。然而,这绝非作者所乐见的效果。于是,前面再加上“欣然”,也就是“高兴,欣喜的样子”,“欣然”在此应有强调,特别说明之意。“欣然规往”相合在一起,就变成“高兴地打算前往”了,有“欣然”和无“欣然”其效果截然不同。
故而,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或隐藏或明示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还原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贴近文本准确领悟文意,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品悟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选择指向培养思辨品质的“意图还原分析”
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审慎的辩证态度,读者的‘二次创造’固然值得重视,但作者的意图也不能完全忽视”, 当我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还原其写作本意,“意图还原”就是一个绝佳的解读路径。比如,作者安排刘子骥以“欣然”起步,却以“未果,寻病终”作结。作者何以如此地决绝?“未果”,找不到就算了,为何还要安排他“病终”,且是在不久之后呢?2014年北京市第二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张贺老师执教、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