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增多,翻译事业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口译员应该适应当下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口译的准确性。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性的途径,从生态的视角阐述了翻译另一面的理论。口译作为一种最灵活和最实用的翻译类型,生态翻译学可以运用到其中。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框架展开口译研究,对口译过程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口译 环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开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越来越让人们关注,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愈加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自此,“生态”一词便引起了各研究领域的重视,生态翻译学也是其产物。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这种翻译的新视角完全可以运用在口译中。口译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口译是一种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的翻译,是考验译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非常专业的学科或工作,这类型翻译更应结合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在文化、语言、社会发展背景等方面充分理解说话人此时的真正含义,让听话人在译员口译后近乎完美地理解说话人的心态。生态翻译学能让译语更加契合严复“信”、“达”、“雅”中的“信”。会议口译进一步改善翻译中出现的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不忠实等状态。口译人才细分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工程现场口译等,在现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可持续地大规模普及,口译随之改变和精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做不了这份工作,有的口译员会因为一句话翻译得不够完善而影响工作,社会对口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随口一句不“忠实”的翻译可能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翻译。怎样更好地解决口译中的问题,可以结合当下生态翻译学中的关联序链,“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适应与选择等研究理论也适用于口译学习。接下来就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研究口译的方法。
一、生态翻译学对口译的启发和影响
“生态环境”这一词是我国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同时存在很大的争议。以人为主体,生态环境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生态翻译学包括所有译员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比如文化、社会、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不同等。西南大学孟凡君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构成,指出生态翻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是说生态翻译学亦在说明翻译要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向听话者传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译文。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的一种新的视角,利用多文化和生态背景充分展现口译员熟练的翻译技巧,在口译员熟练掌握生态翻译任何相关事项时,将文化底蕴、社会习俗等一切事宜牢记于心,并且口译员要求具有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生态学强调的是和谐、平衡、共生,这要求口译员将翻译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一定要将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且重视起来,拓宽人们对语言、文化和译者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范围。口译员没有查阅资料和反复推敲的时间,要求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在生态翻译学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对口译研究也是有启示的,它是有一定特点的,汇合生态学和翻译学两方面研究内容。且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展示,口译员深刻了解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及内涵,从翻译过程中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说话的要领,进而达到翻译的目的。因此,虽然生态翻译学最初借鉴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我们一直清楚必须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与中国本土化文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彰显其学术创新独立性。
二、口译的生态环境
由于口译本身具有瞬时性,对口译的研究少于笔译,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双语交流,尤其是跨文化跨交际的口译交流,对口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口译的过程就是从源语向目的语的瞬时转换过程,使一些人对口译思维过程的理解存在误区。口译并非简单的双语间的转换,而是包含多重思维的复杂过程,包括听辨理解、短期记忆、口译转换、口译表达四个步骤,听辨理解和口译表达是口译中的重点,是能发挥生态翻译的两个关键步骤。口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口译是在现场即时完成的,需要口译员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作为听话人和说话人中间的媒介与桥梁,既受双方的影响,又通过自己的翻译为双方搭建桥梁。通常听话人与说话人的沟通效果都是由口译员决定的。对口译员影响最大的外在因素即说话人与听话人的风俗文化习惯、宗教信仰等。内在因素指口译员的知识储备、对双语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瞬时记忆力、概括总结能力等。因此,口译对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现场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口译效果。在口译生态环境中,说话人及听话人是在场可见的,但文化、风俗等因素是看不见的。在翻译过程中,口译员不能像笔译员随时查阅资料,这就使得口译员的工作更艰巨。以上我们提及的这些在场的、不在场的口译生态环境都会影响口译员的发挥。口译的生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内在环境等。它们对口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外界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三、生态翻译学与口译相结合
口译过程具有“即时性”。也就是说,口译的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语言转换过程是瞬间完成的。这种即时性往往给译员带来很大的压力。转换过程中思考时间短,很容易逐字翻译而很难意译。与汉语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我们可以选择直译,可以快捷迅速地完成任务。例如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問》中“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现在先请温总理讲话”。“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We are delighted to have Premier Wen Jiabao with us today and he is here to meet the journalists from the news media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swer your questions. Now Premier Wen will make a few opening remarks. ”这种中英文语法相同的句式可以很容易直译出来。但大部分英语语序并非如此,有时还会因文化差异让听话人难以理解。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逐字口译定让听话人一头雾水,这时便可结合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些基本理念。生态翻译学对环境的基本解释是翻译生态环境更明确地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及听话人、说话人等整体。根据自身文化素养我们都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含义,即可译为“We are delighted to receive overseas friends.”这样可以充分运用文化环境对口译的协调,让听话人简单理解说话人的含义,做到“忠实”,我们应该为翻译人员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保障,充分培养口译员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首先,尽量为口译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社会等不在场的因素,在口译员培训或教学中,便于中西方文化细致地学习和对比,在社会中应加强对口译的重视。现在大学虽然有翻译专业,但学习内容不够具体,理论研究多,实践机会少等,一些翻译毕业生应变能力差,不能独立完成社会上的简单口译工作。未来的口译员需求量一定是只多不少,所以我们更应重视。其次,生态翻译学的中心思想是“适应与选择”,核心是以译者为中心。口译策略的选择和目的语的转换都会受口译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训练口译员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对各种情景进行预知性的联系,强化口译员的能力,让口译与生态翻译学相结合,从而准确地迅速地完成口译工作以前的翻译理论,强调对原文的“信”即以说话人为中心,或以让听话人听懂为重点,以听话人为中心。胡庚申的生态理论告诉我们可以以译者为中心,从生物圈出发,系统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翻译的相互关系,让口译进一步发展。宋志平教授则提出,借助生态整体论审视翻译活动,发现许多以前被忽视或没能发现的问题,这对提高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更重要。它不是给译者提供一个翻译指导原则,而是运用一种全面的、综合的、联系的思维方式更加贴近翻译的本质。
在生态翻译学中,译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将生态翻译融会贯通。而且,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式为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分析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口译本质,围绕口译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选择与转换进行探讨,分析口译者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适应性选择,实现最佳整合度。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口译员的要求水平日趋提高,因此要熟练掌握生态翻译学各项知识要点充分展现作为一个口译员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宁.生态文明与生态批评:现状与未来前景[J].东方丛刊,2010(02).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口译 环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开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越来越让人们关注,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愈加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自此,“生态”一词便引起了各研究领域的重视,生态翻译学也是其产物。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这种翻译的新视角完全可以运用在口译中。口译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口译是一种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的翻译,是考验译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非常专业的学科或工作,这类型翻译更应结合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在文化、语言、社会发展背景等方面充分理解说话人此时的真正含义,让听话人在译员口译后近乎完美地理解说话人的心态。生态翻译学能让译语更加契合严复“信”、“达”、“雅”中的“信”。会议口译进一步改善翻译中出现的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不忠实等状态。口译人才细分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工程现场口译等,在现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可持续地大规模普及,口译随之改变和精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做不了这份工作,有的口译员会因为一句话翻译得不够完善而影响工作,社会对口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随口一句不“忠实”的翻译可能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翻译。怎样更好地解决口译中的问题,可以结合当下生态翻译学中的关联序链,“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适应与选择等研究理论也适用于口译学习。接下来就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研究口译的方法。
一、生态翻译学对口译的启发和影响
“生态环境”这一词是我国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同时存在很大的争议。以人为主体,生态环境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生态翻译学包括所有译员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比如文化、社会、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不同等。西南大学孟凡君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构成,指出生态翻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是说生态翻译学亦在说明翻译要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向听话者传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译文。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的一种新的视角,利用多文化和生态背景充分展现口译员熟练的翻译技巧,在口译员熟练掌握生态翻译任何相关事项时,将文化底蕴、社会习俗等一切事宜牢记于心,并且口译员要求具有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生态学强调的是和谐、平衡、共生,这要求口译员将翻译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一定要将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且重视起来,拓宽人们对语言、文化和译者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范围。口译员没有查阅资料和反复推敲的时间,要求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在生态翻译学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研究对口译研究也是有启示的,它是有一定特点的,汇合生态学和翻译学两方面研究内容。且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展示,口译员深刻了解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及内涵,从翻译过程中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说话的要领,进而达到翻译的目的。因此,虽然生态翻译学最初借鉴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我们一直清楚必须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与中国本土化文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彰显其学术创新独立性。
二、口译的生态环境
由于口译本身具有瞬时性,对口译的研究少于笔译,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双语交流,尤其是跨文化跨交际的口译交流,对口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口译的过程就是从源语向目的语的瞬时转换过程,使一些人对口译思维过程的理解存在误区。口译并非简单的双语间的转换,而是包含多重思维的复杂过程,包括听辨理解、短期记忆、口译转换、口译表达四个步骤,听辨理解和口译表达是口译中的重点,是能发挥生态翻译的两个关键步骤。口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口译是在现场即时完成的,需要口译员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作为听话人和说话人中间的媒介与桥梁,既受双方的影响,又通过自己的翻译为双方搭建桥梁。通常听话人与说话人的沟通效果都是由口译员决定的。对口译员影响最大的外在因素即说话人与听话人的风俗文化习惯、宗教信仰等。内在因素指口译员的知识储备、对双语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瞬时记忆力、概括总结能力等。因此,口译对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现场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口译效果。在口译生态环境中,说话人及听话人是在场可见的,但文化、风俗等因素是看不见的。在翻译过程中,口译员不能像笔译员随时查阅资料,这就使得口译员的工作更艰巨。以上我们提及的这些在场的、不在场的口译生态环境都会影响口译员的发挥。口译的生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内在环境等。它们对口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外界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三、生态翻译学与口译相结合
口译过程具有“即时性”。也就是说,口译的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语言转换过程是瞬间完成的。这种即时性往往给译员带来很大的压力。转换过程中思考时间短,很容易逐字翻译而很难意译。与汉语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我们可以选择直译,可以快捷迅速地完成任务。例如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問》中“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现在先请温总理讲话”。“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We are delighted to have Premier Wen Jiabao with us today and he is here to meet the journalists from the news media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swer your questions. Now Premier Wen will make a few opening remarks. ”这种中英文语法相同的句式可以很容易直译出来。但大部分英语语序并非如此,有时还会因文化差异让听话人难以理解。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逐字口译定让听话人一头雾水,这时便可结合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些基本理念。生态翻译学对环境的基本解释是翻译生态环境更明确地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及听话人、说话人等整体。根据自身文化素养我们都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含义,即可译为“We are delighted to receive overseas friends.”这样可以充分运用文化环境对口译的协调,让听话人简单理解说话人的含义,做到“忠实”,我们应该为翻译人员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保障,充分培养口译员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首先,尽量为口译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社会等不在场的因素,在口译员培训或教学中,便于中西方文化细致地学习和对比,在社会中应加强对口译的重视。现在大学虽然有翻译专业,但学习内容不够具体,理论研究多,实践机会少等,一些翻译毕业生应变能力差,不能独立完成社会上的简单口译工作。未来的口译员需求量一定是只多不少,所以我们更应重视。其次,生态翻译学的中心思想是“适应与选择”,核心是以译者为中心。口译策略的选择和目的语的转换都会受口译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训练口译员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对各种情景进行预知性的联系,强化口译员的能力,让口译与生态翻译学相结合,从而准确地迅速地完成口译工作以前的翻译理论,强调对原文的“信”即以说话人为中心,或以让听话人听懂为重点,以听话人为中心。胡庚申的生态理论告诉我们可以以译者为中心,从生物圈出发,系统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翻译的相互关系,让口译进一步发展。宋志平教授则提出,借助生态整体论审视翻译活动,发现许多以前被忽视或没能发现的问题,这对提高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更重要。它不是给译者提供一个翻译指导原则,而是运用一种全面的、综合的、联系的思维方式更加贴近翻译的本质。
在生态翻译学中,译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将生态翻译融会贯通。而且,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范式为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分析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口译本质,围绕口译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选择与转换进行探讨,分析口译者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适应性选择,实现最佳整合度。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口译员的要求水平日趋提高,因此要熟练掌握生态翻译学各项知识要点充分展现作为一个口译员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宁.生态文明与生态批评:现状与未来前景[J].东方丛刊,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