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在“为幸福人生奠基”理念的指引下,引进了教练技术。所谓教练技术,简单说就是通过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有效问题,激发被教练者发掘自己的潜能,向外探求更多的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更加快捷、容易地达到目标。
我认真学习教练技术的要领,并进行大胆实践。在我的引导下,我班学生逐渐由模仿思维模式发展为自主思维模式。
我的班级我做主——教练技术在组织建设中的应用
本学期初,五年级确定了“博爱”的德育主题。因此,我班要重新确定班名、目标、口号等。在此过程中,我合理运用教练技术,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班会课上,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班名。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爱之雨、爱的花圃、蓝色港湾、爱的朝阳……我将这些名字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投票选出最中意的班名。最后,“爱的朝阳”高票胜出。教师全程没有给出一点结论性的语言,结论都是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自己提炼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班级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与发问,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整合,并不停地鼓励他们继续思考,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班级问题我解决——教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在四年级的第二学期,班级同学之间开始出现分裂现象,他们总是因为小事闹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带领学生就“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召开班会。
班会开始,我并没有说明班级出现的现象,而是以聊天的口吻与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放松一下,来说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班级。”学生们很快贡献出8个词语:友爱、信任、快乐、整洁、和谐、有责任心、团结、互帮互助。接着,我们进行投票,“快乐”以20票胜出。之后,同学又就怎样做才能快乐进行讨论,大家共说出15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中包含了“不分拨、不搞小团体”等利于团结的内容。最后,我们又对行为的约束进行了讨论,选出既不伤害同学又能起到警示作用的3条,“给受伤害人道歉、抄写班规、读班规说感受”。因为所说内容都出自学生之口并已达成共识,所以他们都很愿意去遵守约定。从那以后,班级的不团结现象有了很大改观。
在这一过程中,我陪伴、倾听、观察并激励学生,支持他们自主解决问题。所以当学生想要“快乐”而不是“团结”时,我也不急于否定,而是通过进一步引导与支持,使学生在操作方法上通过“团结”达到“快乐”。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练技术在个别学生身上的应用
教练技术认为,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他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而是要由其本人直接参与并自主解决。
我们班小朱同学跟我说同学欺侮他,他的语文书被另外两位同学盖了许多小印章。面对这件事,我不是简单安慰小朱或批评那两位同学了事,而是运用教练技术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你们怎么做算不欺侮同学?”“不刻章。”“还有呢?”“不打他。”“还有呢?”“不弄坏他东西,不骂他。”“你打算从什么时候开始?”“明天。”“还可以什么时候开始?”“今天下午。不,现在就开始。”(教师微笑并竖拇指鼓励。)“你们打算先坚持多长时间不欺侮小朱?”“一个月。”“如果违反了,怎么办?”“让小朱打我们。”“以暴治暴呀,这可不好。还有呢?”“跑步四圈。”“还有呢?”“小朱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接下来,我用同样的方法与小朱谈,小朱最后说到的办法是如果同学再欺侮他,他就会跟两位同学的家长谈,让家长教育他们。之后,我让三位同学将谈话内容写在便签纸上,每天检视自己的行为。我每隔一段时间对他们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关注。几位学生遵守约定的情况都不错。
经过实践训练,学生们的思维模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们的集体观念增强了,主动意识渐渐被唤醒,班级逐渐成为一个充满凝聚力、正能量的集体。
编辑 汪倩
我认真学习教练技术的要领,并进行大胆实践。在我的引导下,我班学生逐渐由模仿思维模式发展为自主思维模式。
我的班级我做主——教练技术在组织建设中的应用
本学期初,五年级确定了“博爱”的德育主题。因此,我班要重新确定班名、目标、口号等。在此过程中,我合理运用教练技术,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班会课上,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班名。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爱之雨、爱的花圃、蓝色港湾、爱的朝阳……我将这些名字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投票选出最中意的班名。最后,“爱的朝阳”高票胜出。教师全程没有给出一点结论性的语言,结论都是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自己提炼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班级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与发问,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整合,并不停地鼓励他们继续思考,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班级问题我解决——教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在四年级的第二学期,班级同学之间开始出现分裂现象,他们总是因为小事闹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带领学生就“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召开班会。
班会开始,我并没有说明班级出现的现象,而是以聊天的口吻与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放松一下,来说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班级。”学生们很快贡献出8个词语:友爱、信任、快乐、整洁、和谐、有责任心、团结、互帮互助。接着,我们进行投票,“快乐”以20票胜出。之后,同学又就怎样做才能快乐进行讨论,大家共说出15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中包含了“不分拨、不搞小团体”等利于团结的内容。最后,我们又对行为的约束进行了讨论,选出既不伤害同学又能起到警示作用的3条,“给受伤害人道歉、抄写班规、读班规说感受”。因为所说内容都出自学生之口并已达成共识,所以他们都很愿意去遵守约定。从那以后,班级的不团结现象有了很大改观。
在这一过程中,我陪伴、倾听、观察并激励学生,支持他们自主解决问题。所以当学生想要“快乐”而不是“团结”时,我也不急于否定,而是通过进一步引导与支持,使学生在操作方法上通过“团结”达到“快乐”。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练技术在个别学生身上的应用
教练技术认为,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他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而是要由其本人直接参与并自主解决。
我们班小朱同学跟我说同学欺侮他,他的语文书被另外两位同学盖了许多小印章。面对这件事,我不是简单安慰小朱或批评那两位同学了事,而是运用教练技术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你们怎么做算不欺侮同学?”“不刻章。”“还有呢?”“不打他。”“还有呢?”“不弄坏他东西,不骂他。”“你打算从什么时候开始?”“明天。”“还可以什么时候开始?”“今天下午。不,现在就开始。”(教师微笑并竖拇指鼓励。)“你们打算先坚持多长时间不欺侮小朱?”“一个月。”“如果违反了,怎么办?”“让小朱打我们。”“以暴治暴呀,这可不好。还有呢?”“跑步四圈。”“还有呢?”“小朱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接下来,我用同样的方法与小朱谈,小朱最后说到的办法是如果同学再欺侮他,他就会跟两位同学的家长谈,让家长教育他们。之后,我让三位同学将谈话内容写在便签纸上,每天检视自己的行为。我每隔一段时间对他们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关注。几位学生遵守约定的情况都不错。
经过实践训练,学生们的思维模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们的集体观念增强了,主动意识渐渐被唤醒,班级逐渐成为一个充满凝聚力、正能量的集体。
编辑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