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多元化的手段施教,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趋势。本文就将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运用原则作肤浅分析。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信息
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观”,及充分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外,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教师则要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将传统构建于现实的殿堂,用新颖甚至先进的手法表达传递语文的真谛。
多媒体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能够把活动的形象、逼真的音响和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并能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便根据多媒体中展示的内容再补充独有的想象世界。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的信息显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创设和谐的“情景教学”。语文教学中,往往离不开“情景”教学,在一般的教学中,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象来显示情景,用文字来诠释情境等方法可以局部应用,不易有机结合。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创设了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时的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传统的教学课堂形式单调,教师施教手法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因此,传统陈旧的手法往往导致效率低下。多媒体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多媒体手段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于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比如教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时,说到沙尘暴,沙尘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沙尘暴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沙尘暴爆发时的情形究竟是怎样?教师只需从网上下载一些沙尘暴的图片,或放一些有关沙尘暴的短片,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
(二)适量性原则。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应有的创造性工作,主次应该分清,这是由过去传统的单调走向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的真正意义了。
(三)适当性原则。多媒体手段好,但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那么,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
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总的来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大多还是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上课时,用能将形、色、味、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劳动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之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能,也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
2.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的不足的时候。素质再高的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是一個全才,他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讲得很好,而语文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动绘声绘色、有情有意的朗诵;有的教师的板书字迹不够漂亮时,难以给学生以示范,这时也可以用电脑的字体帮忙。
3.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较狭窄,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的实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传统教学在思维开启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多媒体在这个方面却又是得心应手。例如教《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一文,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确是很难让学生去体会的。想想,学生对古代的建筑从不见过,即使见过,也往往是从外表去感知,因此,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的理解只能是模糊的、不深刻的。但是,如果让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课件只提供与之有关的画面,教师做一些适当的提醒,学生就很容易据画面去联想想象了。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它可以促使人们交流思想、更新观念、重塑自我。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参考文献:
[1]现代语文[C],2006.2
[2]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意见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信息
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观”,及充分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外,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教师则要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将传统构建于现实的殿堂,用新颖甚至先进的手法表达传递语文的真谛。
多媒体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增强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能够把活动的形象、逼真的音响和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并能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便根据多媒体中展示的内容再补充独有的想象世界。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由此传递的情思信息、语言信息清晰明了,形象具体,学生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的信息显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创设和谐的“情景教学”。语文教学中,往往离不开“情景”教学,在一般的教学中,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象来显示情景,用文字来诠释情境等方法可以局部应用,不易有机结合。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创设了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时的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传统的教学课堂形式单调,教师施教手法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因此,传统陈旧的手法往往导致效率低下。多媒体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多媒体手段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于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比如教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时,说到沙尘暴,沙尘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沙尘暴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沙尘暴爆发时的情形究竟是怎样?教师只需从网上下载一些沙尘暴的图片,或放一些有关沙尘暴的短片,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
(二)适量性原则。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应有的创造性工作,主次应该分清,这是由过去传统的单调走向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的真正意义了。
(三)适当性原则。多媒体手段好,但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那么,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
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总的来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大多还是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上课时,用能将形、色、味、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劳动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之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能,也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
2.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的不足的时候。素质再高的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是一個全才,他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讲得很好,而语文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动绘声绘色、有情有意的朗诵;有的教师的板书字迹不够漂亮时,难以给学生以示范,这时也可以用电脑的字体帮忙。
3.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较狭窄,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的实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传统教学在思维开启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多媒体在这个方面却又是得心应手。例如教《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一文,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确是很难让学生去体会的。想想,学生对古代的建筑从不见过,即使见过,也往往是从外表去感知,因此,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的理解只能是模糊的、不深刻的。但是,如果让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课件只提供与之有关的画面,教师做一些适当的提醒,学生就很容易据画面去联想想象了。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互动的,它可以促使人们交流思想、更新观念、重塑自我。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参考文献:
[1]现代语文[C],2006.2
[2]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