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永古道”人文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95152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浙江省台州市黄永古道半山至半岭堂区段乡村人文景观视觉环境设计实践基础,以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整体乡村人文景观视觉保护提供方向性把控。分析研究该区段乡村视觉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视知觉、传播学及景观设计学对问题提出设计解决方案思路。从乡村空间环境整体性、景观视觉连贯性、文化统一多样性及差异性等多方位研究乡村视觉环境相关因素。将黄永古道、半山村及半岭堂村古法造纸文化进行系统分析,梳理三者之间的文化关系以及异同点,提炼乡村文化元素应用于具体的视觉环境设计中,将人文景观视觉化呈现,旨在保护与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中继续发挥价值。同时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关注乡村人文视觉环境设计研究,为今后乡村保护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性帮助。
  关键词:台州;黄永古道;人文景观;环境设计
  一、黄永古道区段乡村人文景观环境设计分析
  (一)整体视觉环境感知
  对于黄永古道的整体性视觉环境分析主要从整体图式和视觉动力场两方面进行。半山至半岭堂区段的古道匍匐于山谷之中,在整体山地环境中是一条蜿蜒的线,而连绵起伏的山群则是整体的面,沿线的半山村和半岭堂村是点状分布于古道周边,是线的延伸点。因此,从整体图式语言看,古道的线和村庄点两个视觉元素存在紧密联系,相对于山整体的面是相互吸引的力,同时这两个线、点分布都是服从于整体的面,并有规律地蜿蜒匍匐于山谷之中,达到点线面之间的平衡状态,形成一个自然和谐的乡村自然的视觉动力场,在这个视觉场中,乡村和古道的视觉环境相互作用不可分离,乡村中的建筑、道路、河流、植物都是乡村整体环境中的要素构成。因此,我们后期加入的人文景观视觉环境设计也应依托于整体乡村视觉环境发展,在整体山川环境的背景下,维系古道与乡村的平衡力,并增添创新活力。
  (二)视觉环境图底关系
  通常图底关系分析多用于二维绘画艺术中,分析画面的形式构成、比例、统一性。本次视觉环境设计研究是在二维平面设计中的延伸,三维空间中的具体应用。黄永古道半山至半岭堂区段的自然环境是整体人为活动创造的大背景(底),即第一层图形,包括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山川竹林,整体背景清新自然,朴素雅致,因古道而发展的半山村和半岭堂村及周边的乡村人文景观则是在这个背景下的第二层图形,两个村庄的图形求同存异,各有特色。半山村村庄整体分布形态为发散型聚落形态,古道和溪流从村庄中穿流而过,连接了半岭堂村,图形相对更有集聚性,村庄视觉环境更为隐逸幽静;半岭堂村村庄整体分布形态为狭长型条状形态,村庄沿着古道河流沿线发展,往来交通更为便捷,河流落差因地形高差大而更为湍急,因此村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了造纸工艺,并延续至今。在此图底关系基础上,为了保护乡村历史文化,提升乡村人文景观视觉环境品质,带活乡村创新产业,我们思考研究第三层在黄永古道历史背景及乡村人文景观基础上的视觉环境设计图形,第三层图形需要与第一層背景、第二层图形融合并创新,活化第二层图形,同时这三层图形融合成为一层图形,形成和谐平衡的人文景观视觉。
  二、视觉环境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视觉要素方面
  乡村源于自然,在自然环境中生根发芽;依附于自然,具有深厚的自然环境属性。乡村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自然环境中的视觉元素融入乡村,成为乡村视觉的一部分,例如自然的山川、河流、古树等。但是,在目前部分乡村环境设计中,缺少考虑从自然环境中寻找视觉设计元素,以人为主导的改造方式忽略了对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尊重,造成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发展脱节,失去了乡村视觉环境的真实性。
  1) 乡村物质环境要素破坏严重乡村人文物质环境包含乡村建筑风貌、基础公共设施、交通工具、农耕器具、饮食器具等,这些都展示了乡村物质环境中的人文历史,是静态的人文环境视觉元素。但是乡村传统建筑面临大拆大改,基础设施环境较为落后,通常用各类低成本材料替代,导视乡村视觉风貌缺少特色性、原真性。
  2) 对乡村人文景观环境要素提炼,将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符号化人的视觉感受是通过生理和心理相互配合,在头脑中经过认知和思维过程才产生的反应,最终才能获得整体感受。在乡村人文视觉环境打造中,维持与保护乡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模式,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特性,将乡村静态(物质环境要素)的和动态(非物质环境要素)的乡村人文视觉元素整合,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体验结合,将感知的文化要素符号化提炼,使乡村视觉要素符合地域乡村场所特质,更好地展示乡村视觉文化环境,体现乡村特色人文底蕴。
  (二)视觉感知力方面
  中国社会从农耕文化发展而来,其本质上是乡土文化的展现,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造就了乡村的场所精神及环境感知。乡村视觉感知力通过乡村环境中的人文景观要素、环境功能等方面与人的互动性方面体现,例如乡村小道、建筑格局、自然地景与人的感官接触体验等。
  乡村环境缺少视觉感知力乡村环境本身存在较强的可塑性,许多传统乡村在环境改造后缺少了环境与人的亲和力,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形式、公共场所环境等,给人以距千里之外的“高大上”效果,与乡村给人的感知印象不符;乡村景观缺少自然、亲近的感知力,若缺少了乡村视觉感知力,则会导致乡村内在精神缺失,即乡村本体缺失。
  三、黄永古道区段乡村人文景观环境设计实践
  (一)人文景观环境设计定位及目标
  人文景观视觉设计定位;本次课题研究中的黄永古道区段是指对古道半山至半岭堂区段乡村人文景观视觉环境设计。通过前期对黄永古道研究区段乡村环境的考察研究,半山村和半岭堂村的人文景观环境设计定位各有不同。半山村更适宜打造乡村特色度假旅游区,该地方的人文景观视觉环境以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为主,打造以“千年古驿、石寨文化、梨花胜景、高山农业”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半岭堂村特色人文景观重点为古法造纸文化,更适宜将造纸文化作为重点人文景观要点进行打造,形成古法造纸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古道、半山及半岭堂乡村文化共同形成统一整体的黄永古道特色乡村人文景观视觉带。   人文景观视觉营造目标;在具体实践设计中,黄永古道区段乡村人文景观视觉环境打造主要以点线面的形式进行深入设计。首先,点是半山村人文景观设计和半岭堂村古法造纸博物馆的整体视觉环境打造,这两个点各具特色,在视觉环境设计中分别从整体视觉风貌打造、系统乡村vi设计、公共设施视觉规范及整体视觉环境景观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形成黄永古道特色乡村视觉景观;其次,保护黄永古道文化,恢复古道本身以线串连半山村和半岭堂村的文化功能,加强整体人文景观环境的关系,最终达到形成整体的地域性乡村人文景观文化的目标。
  (二)乡村环境景观设计
  乡村场地景观具体视觉环境设计;在乡村场地景观视觉要素提炼的基础上进行场地景观设计,从场地属性开始设计落实,充分展现乡村特色文化。半山村乡村场地景观视觉环境设计从空间序列入手,村口景观、村内台地景观及公共建筑景观、村尾休闲景观依次展开形成半山村的核心景观带。
  半山村台地景观及公共建筑景观是该村庄视觉环境设计的中心重点区块,也是视觉景观中心点。台地景观是半山村中心村民集聚、游客休闲观景的最佳场地,依靠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景观空间视觉打造。村中台地景观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观赏山村美景及古道古庙文化的观景台。依靠地势搭建平台,远眺古道蜿蜒,古庙香火延续,梨花胜开时节更是美不胜收;依靠半山溪周边的原石台地地势搭建平台,与古道长廊相对形成对景,使建筑、古道、长廊、古树、古桥形成半山村重要乡村文化节点。公共建筑景观视觉设计主要是建筑外立面改造及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半山村目前主要打造休闲、住宿及教学三个模块的公共建筑,主要建筑及景观环境视觉设计为休闲和住宿模块。
  结语
  对于乡村人文景观环境设计的研究包括乡村整体空间布局、乡村建筑景观、乡村视觉导视系统等多方位的视觉环境设计研究,旨在保护乡村视觉风貌,传承乡村特色传统文化。本文以黄永古道区段乡村人文景观视觉环境设计实践为基础,结合现阶段中国乡村发展的显著特点及问题进行设计方法探究。在对多学科理论要点的研究分析中,多方面切入打造黄永古道研究区段的乡村特色人文景观视觉环境。环境心理学、视知觉、传播学及景观设计学是本次论文研究的核心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乡村景观视觉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引导及恢复作用,在此基础上也为乡村人文景观环境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视知觉、传播学及景观设计学相关理论在具体的视觉环境设计中提供了设计方法,全方位巩固乡村文化体系,最终形成点线面整体鄉村特色视觉环境。
  参考文献:
  [1]仇宇.甘肃藏族地区民俗文化景观环境设计元素表现[J].长江丛刊,2020(20):9-11.
  [2]陈想,王铃.江苏城市历史文化景点视觉环境设计评价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3):102-103.
  [3]黄羽薇.洛带古镇景观环境设计视觉质量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要:包装作为农副产品品牌形象的外在形式,助力于农副产品品牌形象的推广与营销。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购农副产品时,不仅重视农副产品的内在质量,也更为重视农副产品的外在包装品牌形象。可见,农副产品包装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对此,立足于农副产品包装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分析农副产品包装品牌形象设计路径,提出农副产品包装品牌形象推广策略,进而增强农副产品品牌形象销售成效,使其获取较多的经济
期刊
摘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感决定着将来整个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责任心教育是教师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责任心开始,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遇事推卸责任,逃避劳动,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他人;同学间不会相互
期刊
摘要: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因其培养的人才是更重视实践的技术人才,因此其有别于高等教育,而当前国家所提倡的就是讲工匠精神融入到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去。文章从工匠精神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程的几种路径,希望能对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启发。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操守,其展现出人们对专业领域的价值观念,核心是为人们树立
期刊
摘要:国内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使我国提前达成信息和科技共存的新媒体时代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的发展带给国内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巨大的挑战。因此,国企若要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全新的面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则需要持续创新落实已久的基层党建工作。鉴于此情况,笔者在文中探讨国企党建工作期间存在的弊端,讨论在新媒体视角下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确保国企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已经逐渐从落后的经济水平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若还是沿用过去的方法就会出现一些漏洞和不足。本文重点分析指出了目前国有企业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欠缺,并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在新常态视域下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关键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常态;实际问题;强化策略  国有企业虽然本质上还是盈利性的企业,
期刊
摘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政党首要的属性是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和优秀传统。革命战争时期,政治工作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胜仗的重要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将政治工作作为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重要论断,鲜明地指出了讲政治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共青团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揭示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规律和内涵,为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要确保共青团工作取得效果,首先就要抓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青年政治站位,解决青年精神缺钙等问题,展现青年精神气,塑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鉴于现阶段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文章就如何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
期刊
摘要:出色的品牌VI设计不仅可以反映商品与品牌的特色,而且可以大大的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其中商品包装设计的视觉魅力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动因。体现品牌的魅力就要做到个性化,从而创新的品牌VI设计才能成为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消费者通过包装与商品产生共鸣。现如今,虽然市面上的烘焙品牌种类繁多,但是在品牌设计上却大同小异,在设计上也并无新意。鉴于现有烘焙品牌设计的单一化的现状,自拟品
期刊
摘要:初中是学生人格发展、心智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任课教师要立足于实际的课堂来激活中学生的法治课堂意识,使得他们相应的素养崭新地发展,本文借助时政热点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升初中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教学;时政热点;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网络新媒体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物质保障;但在网络新媒体影响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这许多新的变化与挑战。因此实际教学中如何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降低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即成为每个教师都必须面临的问题。针对此本文研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