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之媒体要能说明问题,越直观越好。采用模型展示、挂图的运用、展开实验、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等方式都能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关键词】媒体运用 化学教学 学生发展
中学教学要大力开展以创新为主的素质教育,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的改革必然落实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媒体作为一种手段在落实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媒体运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辅助教学之媒体,越直观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越简单、越直观越好。例如:在讲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这一内容时,利用模型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引起的,这样可提高学生的空间结构的想象能力,使得原来看似枯燥的内容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你的教学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情材料,任何模拟、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加大了实验力度。化学实验由于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巧妙地安排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小实验,引入新课
学生往往对色彩强烈的实验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这个“奇”,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到你的教学之中。如九年级化学中,在讲绪言这一节内容时,增加几个小实验。清水变牛奶,牛奶又变清了;白纸自燃;钉在黑板上的白纸上出现了“学好化学课”五个大红字等。把学生情绪高涨的引入了化学的自由天地,为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时,演示用擦亮的铜丝加热,表面发黑,生成氧化铜,现在这黑色的氧化铜能不能再变红色的铜?学生急于知道能还是不能?学起来当然有劲啦!学生容易被新异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好奇心理,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得在新课教学中学生乐于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激发其学习兴趣。
2、根据实验内容不同,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方法
(a)先演示后讲授
在演示实验课中采用先演示后讲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来获得新的知识,但这种实验一定要现象明显,学生观察后不易发生误解才可以通过先演示后讲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时,由于这两者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学生很难判断是否反应,而且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很难操作。所以,在实验时一改以往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在塑料瓶中,将氢氧化钠溶液放人塑料滴管中,中间加橡皮塞密封,上课时让一名学生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同时不断摇动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结果塑料瓶缩小了,然后请学生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终学生清楚的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2 NaOH CO2→Na2CO3 H2O,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又使学生记忆深刻。
(b)边演示边讲授
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先演示后讲授,但也有不适合的。对于那些难度不大说服力又很强的实验采用边演示边讲授揭示的方法。如: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实验,如果用三支试管分别装KCIO3,MnO2及KCIO3和MnO2的混合物,轮流加热,试验放氧气的程度,这样做比较繁琐,现改用丁形管试验,边演示边讲授,操作时先将丁形管竖起,先加少量KCIO3待它完全落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放平,用小药匙向试管平直部分放少量MnO2,然后边演示边讲解。先用酒精灯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木条接近,观察不到有何变化。说明二氧化锰受热未发生什么反应,没有氧气放出。然后将酒精灯移到氯酸钾处加热,待KCIO3加热到熔化时(400度以上),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有氧气放出。然后停止加热,这时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温度已低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因此没有氧气放出。这时立即将试管放直使二氧化锰落到氯酸钾中,木条立即剧烈燃烧起来,这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用一支丁型管做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实验,操作简便,对比明显,边演示边讲解,教学效果极佳。
三、利用录象辅助教学真实可信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则可拍成录象,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密度。例如在讲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这一反应时,可以联系到煤炉里的化学反应,但许多同学从没看到过煤炉,如果把煤炉燃烧情况拍成录象在课堂上播放,学生一下子就对煤炉中如何产生一氧化碳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和兴趣。
四、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实质又是原子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摸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解释化学反应原理时,动画水分子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二个氢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每二个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氧分子的过程,通过动画模拟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实质,并且对分子、原子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综上所述,课堂中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关键词】媒体运用 化学教学 学生发展
中学教学要大力开展以创新为主的素质教育,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的改革必然落实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媒体作为一种手段在落实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媒体运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辅助教学之媒体,越直观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只要能够说明问题,越简单、越直观越好。例如:在讲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这一内容时,利用模型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引起的,这样可提高学生的空间结构的想象能力,使得原来看似枯燥的内容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你的教学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情材料,任何模拟、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加大了实验力度。化学实验由于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巧妙地安排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小实验,引入新课
学生往往对色彩强烈的实验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这个“奇”,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到你的教学之中。如九年级化学中,在讲绪言这一节内容时,增加几个小实验。清水变牛奶,牛奶又变清了;白纸自燃;钉在黑板上的白纸上出现了“学好化学课”五个大红字等。把学生情绪高涨的引入了化学的自由天地,为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时,演示用擦亮的铜丝加热,表面发黑,生成氧化铜,现在这黑色的氧化铜能不能再变红色的铜?学生急于知道能还是不能?学起来当然有劲啦!学生容易被新异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好奇心理,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得在新课教学中学生乐于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激发其学习兴趣。
2、根据实验内容不同,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方法
(a)先演示后讲授
在演示实验课中采用先演示后讲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来获得新的知识,但这种实验一定要现象明显,学生观察后不易发生误解才可以通过先演示后讲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时,由于这两者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学生很难判断是否反应,而且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很难操作。所以,在实验时一改以往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在塑料瓶中,将氢氧化钠溶液放人塑料滴管中,中间加橡皮塞密封,上课时让一名学生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同时不断摇动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结果塑料瓶缩小了,然后请学生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终学生清楚的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2 NaOH CO2→Na2CO3 H2O,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又使学生记忆深刻。
(b)边演示边讲授
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先演示后讲授,但也有不适合的。对于那些难度不大说服力又很强的实验采用边演示边讲授揭示的方法。如: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实验,如果用三支试管分别装KCIO3,MnO2及KCIO3和MnO2的混合物,轮流加热,试验放氧气的程度,这样做比较繁琐,现改用丁形管试验,边演示边讲授,操作时先将丁形管竖起,先加少量KCIO3待它完全落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放平,用小药匙向试管平直部分放少量MnO2,然后边演示边讲解。先用酒精灯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木条接近,观察不到有何变化。说明二氧化锰受热未发生什么反应,没有氧气放出。然后将酒精灯移到氯酸钾处加热,待KCIO3加热到熔化时(400度以上),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有氧气放出。然后停止加热,这时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温度已低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因此没有氧气放出。这时立即将试管放直使二氧化锰落到氯酸钾中,木条立即剧烈燃烧起来,这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用一支丁型管做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实验,操作简便,对比明显,边演示边讲解,教学效果极佳。
三、利用录象辅助教学真实可信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则可拍成录象,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密度。例如在讲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这一反应时,可以联系到煤炉里的化学反应,但许多同学从没看到过煤炉,如果把煤炉燃烧情况拍成录象在课堂上播放,学生一下子就对煤炉中如何产生一氧化碳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和兴趣。
四、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实质又是原子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摸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解释化学反应原理时,动画水分子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二个氢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每二个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氧分子的过程,通过动画模拟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实质,并且对分子、原子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综上所述,课堂中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