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选编了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一篇文章《安恩和奶牛》,讲述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了,便引来很多问津者。但是,无论买者出多高的价钱,安恩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安恩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
几乎所有相关辅导教材上都这样解读本文的主旨:孤独是痛苦的。能够读懂孤独,理解孤独,解除孤独,这样的主人是伟大的。人与动物也会有真挚的感情,人应当像尊重同类一样尊重动物,爱护它们,理解它们,重视它们的情感需求。当然,文中的安恩也被理解成了一位“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的“伟大的、善良的”人。
我无意否认安恩“伟大、善良”的解读,但是,读罢文章,不仅有一个疑问纠缠在我的脑海:带着奶牛到市场去散心,奶牛同意了吗?
文中有一处关于奶牛的细节描写:“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主人这样理解自己、体贴自己,按理说,奶牛该高兴才是,可此处它却如此表现,也有点太“不识抬举”了吧?
然而,再往下读,我们便会发现,被带到这个地方,那还真是“想说高兴不容易”:“不久就有人(满含‘挑剔的眼光’) 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在一群市侩之徒垂涎三尺的觊觎之下,那种心情用毛骨悚然来形容都不为过了,更何谈散心?
我不知道奶牛是否有思想,但我知道,倘若我是那头奶牛,那情那景,我一定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逃之夭夭。
我不知道奶牛是否会说话,但我知道,假如我是那头奶牛,我决不会心疼安恩的窘迫——我说不到这地方来,你偏要带我来,现在怎么样?我被这样一群腌臜泼才欺负你高兴了?
也许,听了这话,很多人都要替安恩鸣冤了——她毕竟也是好心啊!
然而,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通向地狱去的道路往往是用善良的愿望铺成的。”安恩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不可否认,但她的做法却并没有使奶牛获得幸福或者快乐,甚至受到了伤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认为,或许安恩是值得同情的,但绝不应该得到赞扬。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轰动全国的“‘网瘾’少年训练营离奇身亡事件”。那段时间,几乎所有舆论的矛头都指向了没有营业执照的“网瘾拯救训练营”。然而,冷静思考,孩子的父母,在这场悲剧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网瘾”少年是自己走进训练营的吗?是被训练营强拉进去的吗?都不是,而是父母以“为孩子好”“爱孩子”的名义,强制孩子进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从懵懂、好奇,一步步走向痴迷网络的绝境,这期间,家长没有及时予以正确引导纠正,本身就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而到了最后,又自以为是地以爱的名义将孩子送进训练营,以至于最终断送了孩子的性命。诚然,训练营如此残暴是罪不可赦的,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也应声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是令人扼腕的,但其家长将孩子拱手送进训练营的“愚爱”,就可以原谅吗?
这难道不是另外一个“安恩”和“奶牛”吗?这样看来,“安恩”所谓的“伟大”和“善良”我们还应该大力追捧吗?
其实,生活中,不可原谅的“安恩”又岂在少数?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节衣缩食、废寝忘食、放弃事业,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所以,也想当然地习惯于自作主张,以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得听我的”,在这一潜意识的支配下,很多家长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替孩子代办,不惜斥资为孩子买辅导书、试题,不吝重金为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常常用“不能”“不行”“不许”“不可以”“不应该”等命令性的条条框框禁锢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而这些很少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即天赋、能力和兴趣出发的,更很少顾及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个人愿望需求。到头来,爱心反被爱心误,花了冤枉钱、孩子糟了罪,不但对孩子成长无益,反而给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恶化了孩子和家长关系。
带着奶牛到市场去散心,奶牛同意了吗?为孩子好而让孩子这样那样,孩子同意了吗?倘若他们都不同意,而我们偏还要一意孤行,那双方岂不是非“较劲”“对立”不可?爱之,却还引来对方的反感,可真是出力不讨好、有苦说不出。然而,叹息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为爱另谋出路呢?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
几乎所有相关辅导教材上都这样解读本文的主旨:孤独是痛苦的。能够读懂孤独,理解孤独,解除孤独,这样的主人是伟大的。人与动物也会有真挚的感情,人应当像尊重同类一样尊重动物,爱护它们,理解它们,重视它们的情感需求。当然,文中的安恩也被理解成了一位“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的“伟大的、善良的”人。
我无意否认安恩“伟大、善良”的解读,但是,读罢文章,不仅有一个疑问纠缠在我的脑海:带着奶牛到市场去散心,奶牛同意了吗?
文中有一处关于奶牛的细节描写:“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主人这样理解自己、体贴自己,按理说,奶牛该高兴才是,可此处它却如此表现,也有点太“不识抬举”了吧?
然而,再往下读,我们便会发现,被带到这个地方,那还真是“想说高兴不容易”:“不久就有人(满含‘挑剔的眼光’) 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在一群市侩之徒垂涎三尺的觊觎之下,那种心情用毛骨悚然来形容都不为过了,更何谈散心?
我不知道奶牛是否有思想,但我知道,倘若我是那头奶牛,那情那景,我一定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逃之夭夭。
我不知道奶牛是否会说话,但我知道,假如我是那头奶牛,我决不会心疼安恩的窘迫——我说不到这地方来,你偏要带我来,现在怎么样?我被这样一群腌臜泼才欺负你高兴了?
也许,听了这话,很多人都要替安恩鸣冤了——她毕竟也是好心啊!
然而,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通向地狱去的道路往往是用善良的愿望铺成的。”安恩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不可否认,但她的做法却并没有使奶牛获得幸福或者快乐,甚至受到了伤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认为,或许安恩是值得同情的,但绝不应该得到赞扬。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轰动全国的“‘网瘾’少年训练营离奇身亡事件”。那段时间,几乎所有舆论的矛头都指向了没有营业执照的“网瘾拯救训练营”。然而,冷静思考,孩子的父母,在这场悲剧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网瘾”少年是自己走进训练营的吗?是被训练营强拉进去的吗?都不是,而是父母以“为孩子好”“爱孩子”的名义,强制孩子进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从懵懂、好奇,一步步走向痴迷网络的绝境,这期间,家长没有及时予以正确引导纠正,本身就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而到了最后,又自以为是地以爱的名义将孩子送进训练营,以至于最终断送了孩子的性命。诚然,训练营如此残暴是罪不可赦的,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也应声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是令人扼腕的,但其家长将孩子拱手送进训练营的“愚爱”,就可以原谅吗?
这难道不是另外一个“安恩”和“奶牛”吗?这样看来,“安恩”所谓的“伟大”和“善良”我们还应该大力追捧吗?
其实,生活中,不可原谅的“安恩”又岂在少数?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节衣缩食、废寝忘食、放弃事业,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所以,也想当然地习惯于自作主张,以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得听我的”,在这一潜意识的支配下,很多家长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替孩子代办,不惜斥资为孩子买辅导书、试题,不吝重金为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常常用“不能”“不行”“不许”“不可以”“不应该”等命令性的条条框框禁锢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而这些很少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即天赋、能力和兴趣出发的,更很少顾及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个人愿望需求。到头来,爱心反被爱心误,花了冤枉钱、孩子糟了罪,不但对孩子成长无益,反而给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恶化了孩子和家长关系。
带着奶牛到市场去散心,奶牛同意了吗?为孩子好而让孩子这样那样,孩子同意了吗?倘若他们都不同意,而我们偏还要一意孤行,那双方岂不是非“较劲”“对立”不可?爱之,却还引来对方的反感,可真是出力不讨好、有苦说不出。然而,叹息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为爱另谋出路呢?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