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藁城市第九中学 河北 藁城 052160)
【摘 要】现在很少有学生能静静地学语文,那些愿意分出些精力来研习语文的,很多也只是为了分数,真正潜心走进汉语言文学,在那美妙文字勾勒的一幅幅意蕴深厚画卷中徜徉忘返的人很少。更悲哀的是,很多语文执教者,也“顺应时势变化”,丢弃了语文的精髓,纠结于解题的思路、技巧,归纳、搜集、提炼,等等,把语文公式化。尤其是课本中的古诗词,这是中华民族最闪耀的明珠,但因为只考察默写,所以很多老师也省去了赏析,直接就背诵,这也间接使语文在很多人眼中慢慢褪去了深厚底蕴、无尽遐想和醇美的韵味,它现在只是学生的一个考试科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氛围;保持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聚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所以要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1. 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者,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也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苏教版的语文课本有一个很好的版块——《名著推介》,收录了《西游记》和《水浒传》,以往在教学的时候,就是给学生提几个固定的问题,如:作者生平介绍、这部书的主题……这样完全是应付考试性的操作很是潦草,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细细品读、彼此间讨论共进,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甚至可以渗透进其他的古代名著、名篇,这样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而我国名著蕴涵着巨大的知识宝库,其朦胧与深厚正等待我们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著作,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
2. 教材中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光是为了考试的分数而让学生一味背诵,实在是暴殄天物。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苏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
现在学生学习古诗文,还真像迅哥儿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他们老是把杜甫《孤雁》中的“野鸦无意绪”写成“野鸭无意绪”;把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杜甫自比“孤雁”,雁是飞禽,鸟类,与它形成对比的角色是“野鸦”,应该是鸟类,不应该是家禽中的“鸭”,意指像他这样牵挂国家兴衰的人实在很少,而更多的官员像“野鸦”一样只知道寻欢作乐,计较个人得失;而辛弃疾要表达他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生前”是指活着的时候,“身后”是指那些功名是旁人封的,两个字一调换完全没了意义。要是学生弄清了字词句的含义,就能杜绝这样的错误,真正掌握那些宝贵的知识。
所以,教师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这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根基打不牢,高塔从何起?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文化内涵:(1)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 多元表现形式的魅力感染 汉语言意蕴绵长、含蓄优雅,它变化莫测的修辞就很让人着迷。《关雎》中比兴的运用很是巧妙,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男子不直接表达对淑女的爱慕之意,巧借雎鸠求偶的叫声,有意之人当然心有灵犀。不若西方人的热辣,却独有一份含蓄的美;还有才子佳人都很擅长对对,即对偶,如:“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还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样的并提句;抑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无不让人啧啧称奇。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华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要感受到它的魅力不仅局限于课堂,它可以在村边的石井栏杆上,可以在古刹的梵声中,也可以在古城墙的残垣颓壁里……我们应该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唯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震撼。
4. 文化意蕴的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有诚实守信、弘扬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放射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我们冥想这样一幅画面:在雕梁画栋之下,我们弹奏着《高山流水》,一旁茶香氤氲,或凭栏高歌,或临轩低吟……这雅趣岂是《双节棍》和百事可乐可以比拟的。
【摘 要】现在很少有学生能静静地学语文,那些愿意分出些精力来研习语文的,很多也只是为了分数,真正潜心走进汉语言文学,在那美妙文字勾勒的一幅幅意蕴深厚画卷中徜徉忘返的人很少。更悲哀的是,很多语文执教者,也“顺应时势变化”,丢弃了语文的精髓,纠结于解题的思路、技巧,归纳、搜集、提炼,等等,把语文公式化。尤其是课本中的古诗词,这是中华民族最闪耀的明珠,但因为只考察默写,所以很多老师也省去了赏析,直接就背诵,这也间接使语文在很多人眼中慢慢褪去了深厚底蕴、无尽遐想和醇美的韵味,它现在只是学生的一个考试科目。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氛围;保持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聚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所以要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1. 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者,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也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苏教版的语文课本有一个很好的版块——《名著推介》,收录了《西游记》和《水浒传》,以往在教学的时候,就是给学生提几个固定的问题,如:作者生平介绍、这部书的主题……这样完全是应付考试性的操作很是潦草,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细细品读、彼此间讨论共进,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甚至可以渗透进其他的古代名著、名篇,这样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而我国名著蕴涵着巨大的知识宝库,其朦胧与深厚正等待我们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著作,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
2. 教材中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光是为了考试的分数而让学生一味背诵,实在是暴殄天物。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苏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
现在学生学习古诗文,还真像迅哥儿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他们老是把杜甫《孤雁》中的“野鸦无意绪”写成“野鸭无意绪”;把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杜甫自比“孤雁”,雁是飞禽,鸟类,与它形成对比的角色是“野鸦”,应该是鸟类,不应该是家禽中的“鸭”,意指像他这样牵挂国家兴衰的人实在很少,而更多的官员像“野鸦”一样只知道寻欢作乐,计较个人得失;而辛弃疾要表达他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生前”是指活着的时候,“身后”是指那些功名是旁人封的,两个字一调换完全没了意义。要是学生弄清了字词句的含义,就能杜绝这样的错误,真正掌握那些宝贵的知识。
所以,教师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这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根基打不牢,高塔从何起?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文化内涵:(1)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 多元表现形式的魅力感染 汉语言意蕴绵长、含蓄优雅,它变化莫测的修辞就很让人着迷。《关雎》中比兴的运用很是巧妙,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男子不直接表达对淑女的爱慕之意,巧借雎鸠求偶的叫声,有意之人当然心有灵犀。不若西方人的热辣,却独有一份含蓄的美;还有才子佳人都很擅长对对,即对偶,如:“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还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样的并提句;抑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无不让人啧啧称奇。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华在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要感受到它的魅力不仅局限于课堂,它可以在村边的石井栏杆上,可以在古刹的梵声中,也可以在古城墙的残垣颓壁里……我们应该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唯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震撼。
4. 文化意蕴的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有诚实守信、弘扬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放射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我们冥想这样一幅画面:在雕梁画栋之下,我们弹奏着《高山流水》,一旁茶香氤氲,或凭栏高歌,或临轩低吟……这雅趣岂是《双节棍》和百事可乐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