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材“化蛹成蝶” 让课堂“蝶舞翩跹”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小单元。说熟悉,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应用题的一些特点;说陌生,是因为它的呈现方式与传统应用题有着明显区别;说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以小单元编排,它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解决问题”如何教学,本文试图通过例1的教学谈点看法。
  
  思考之一:要重视“单元主题图”教学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或蝴蝶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了“主题图”,这种“主题图”称为“单元主题图”。单元主题图如何教学,当前存在或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现象,影响了“单元主题图”的教学效果。
  [片段1]“游乐园”教学回放:
  师:节假日你们喜欢上哪儿玩?
  生:朱熹(宋朝理学家)广场、田顼(明朝湖广学政)北门故居、河滨公园、桃花坞游乐园……
  几句简短的对话,把学生海阔天宽的思绪拉到课堂,新授课开始了。
  师: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主题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
  师:这幅图就在你们课本的第2和第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像学语文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大部分学生认为可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拟出小标题:看木偶戏、买面包、玩跷跷板和丢沙包。
  [解读:“单元主题图”与“例题主题图”、“习题主题图”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整体性。“单元主题图”中传达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节课教师巧借语文课的分段、拟标题等方法,把复杂的情境梳理得条块分明,使教学省时、高效。“单元主题图”的教学不像“例题主题图”是在一节课里完成的,它分散在各个课时里,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这节课教师在第1课时的开始,按“整体→部分”的顺序指导学生对“单元主题图”进行观察,以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把握,这样,每幅“例题主题图”就很自然地从单元主题图切入。]
  
  思考之二:要突出“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从新旧教材的对比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的教材,两步应用题是用文字叙述的,提供的是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条件和问题就可以列式解答。而“解决问题”中的题目是通过描述生活情境来呈现的,学生要从题目所描述的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从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片段2]“看木偶戏”教学回放:
  师: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让我们到木偶戏场去看一看吧!
  教师从单元主题图切换到例1主题图。
  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1:我通过读图上标的数,知道看木偶戏的同学原来有22人,后来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
  生2:我通过数图上的人数知道看木偶戏原来有22人,跑去玩丢沙包的6人,后来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
  [解读: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要对复杂情境进行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节课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链,并有序地表达出来,接着,还要与相关的问题链接,形成条件、问题齐全的可以解答的应用题雏形。]
  
  思考之三:应重视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
  
  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功的课改,必然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忽略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将影响“解决问题”教学的效果。
  [片段3]用加减两步计算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回放:
  教师要求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编出了许多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题目。
  生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列式:22+13=35(人)。
  生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还剩多少人在看戏?列式:22-6=16(人)。
  师:这是一步解答的,能编出用两步解答的题目吗?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
  组1:原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我们组找到两种解答方法,第一种采用分步列式解答:先用22+13=35(人)求出一共有35人看戏,再用35-6=29(人)求出现在有29人看戏。第二种用列综合算式解答:22+13-6=29(人)。我们的算理简单明了:原来的22人,加上又来的13人,减去走掉的6人,就求出现在看戏的有29人。
  组2:原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又来了13人看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我们组也找到两种解答方法,第一种采用分步列式解答:先用22-6=16(人)求出剩下多少人看戏,再用16+13=29(人)求出现在有多少人看戏。第二种用列综合算式解答:22-6+13=29(人)。我们的想法是:从22人里面去掉走了的6人,再加上又来的13人,就求出现在看戏的有29人。
  教师不满足学生的答案,又作进一步启发: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
  组3:我们组是这样列式的:13-6+22=29(人)。我们的想法是:从13人里面去掉和丢沙包的同样多的6人,求出多出来7人,再加上22人,就求出了现在看戏的有29人。
  [解读:突出“中间问题”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经验。虽然新教材没有出现“中间问题”的提法,但一个有应用题教学经验的教师,必然会恰如其分地继承这一做法,从而提高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解题实效。上述片段显然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加进“中间问题”的教学:
  师:能用三个条件编出连续两问一步解答的题目吗?
  生: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教师把连续两问改为一问,变为例1并进行对比:
  例1:原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生:我看出例1虽然没有“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但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还是要求出“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像这样要求最终答案,需要先解答一个过渡的问题,这个“过渡”的问题就叫“中间问题”。
  不仅“中间问题”要恰当引入解决问题,诸如根据条件提问题,根据问题补条件,以及用“分析法”、“综合法”训练学生从分步解答到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能力等,而且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手段也不应全部丢弃,应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继承并发扬之。
  作者单位
  福建省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卢瑟福一天深夜偶尔发现一个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夸奖,没想到卢瑟福竟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在做实验,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由故事反观时下的数学新课改,不难发现,在以“活动”为主旋律的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数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与特定的交际对象的语言交流
期刊
在国际交流合作空前繁荣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都比以往更加珍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民族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它知道自己国家及我们本身的发展历程。在这样一个民族母体艺术当中,我们得以正视历史,继承传统。这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应用它的造型特点、色彩规律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化形势下,把民族民间艺术融入美术教育教学之中,无疑是非常重
期刊
教材分析    “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这个演讲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着重讲了人活着的意义,这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好材料。学习这篇议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沟通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但有的教师由于认识偏颇,过度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或者创设一些与课文无关的情境,或者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课堂虽然热热闹闹,却淡化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对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创设情境的常用方式    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在选用时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好的朗读指导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  请看《小稻秧历险记》教学片段: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生:(声音大,速度
期刊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伴随这一理念的提出,新的学习方式逐步被广大教师推崇。一些公开课、评优课、研讨课,都少不了这些“重要方式”。关注这些课堂,不难发现教师对这些理念的理解尚存偏差。具体表现为:一是主次失调——“摆弄学具”代替了“动手实践”。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是理解、掌握知识与建立正确表象的过程。然而,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摆弄学具”就是“动手实践”。因而,
期刊
评析 许万明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新授教学,我是按以下三段式进行设计的。    第一段: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建立表面积概念。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段的教学。  1.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选用两个课前准备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纸盒,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并将数据注明在盒上。然后,
期刊
一名六年级学生曾在网上发过这样的感慨:我们起得太早,玩得太少,活得太累,在我们稚嫩的心灵里,被红笔书写了两个大字:压力!它如同一块大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是大多数中小学校教育的普遍现象。  其实,机械甚至残酷的题海训练,于学生于教师都没有丝毫乐趣可言,在看得见,甚至是耀眼的分数后面,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和教师教学生涯的苦涩。问题是,以牺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教师对教学
期刊
评析:梁存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这一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理念: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原有的条形统计图入手,让学生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观察、发现、感悟、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新课横向条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