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小单元。说熟悉,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应用题的一些特点;说陌生,是因为它的呈现方式与传统应用题有着明显区别;说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以小单元编排,它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解决问题”如何教学,本文试图通过例1的教学谈点看法。
思考之一:要重视“单元主题图”教学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或蝴蝶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了“主题图”,这种“主题图”称为“单元主题图”。单元主题图如何教学,当前存在或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现象,影响了“单元主题图”的教学效果。
[片段1]“游乐园”教学回放:
师:节假日你们喜欢上哪儿玩?
生:朱熹(宋朝理学家)广场、田顼(明朝湖广学政)北门故居、河滨公园、桃花坞游乐园……
几句简短的对话,把学生海阔天宽的思绪拉到课堂,新授课开始了。
师: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主题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
师:这幅图就在你们课本的第2和第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像学语文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大部分学生认为可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拟出小标题:看木偶戏、买面包、玩跷跷板和丢沙包。
[解读:“单元主题图”与“例题主题图”、“习题主题图”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整体性。“单元主题图”中传达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节课教师巧借语文课的分段、拟标题等方法,把复杂的情境梳理得条块分明,使教学省时、高效。“单元主题图”的教学不像“例题主题图”是在一节课里完成的,它分散在各个课时里,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这节课教师在第1课时的开始,按“整体→部分”的顺序指导学生对“单元主题图”进行观察,以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把握,这样,每幅“例题主题图”就很自然地从单元主题图切入。]
思考之二:要突出“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从新旧教材的对比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的教材,两步应用题是用文字叙述的,提供的是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条件和问题就可以列式解答。而“解决问题”中的题目是通过描述生活情境来呈现的,学生要从题目所描述的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从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片段2]“看木偶戏”教学回放:
师: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让我们到木偶戏场去看一看吧!
教师从单元主题图切换到例1主题图。
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1:我通过读图上标的数,知道看木偶戏的同学原来有22人,后来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
生2:我通过数图上的人数知道看木偶戏原来有22人,跑去玩丢沙包的6人,后来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
[解读: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要对复杂情境进行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节课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链,并有序地表达出来,接着,还要与相关的问题链接,形成条件、问题齐全的可以解答的应用题雏形。]
思考之三:应重视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
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功的课改,必然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忽略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将影响“解决问题”教学的效果。
[片段3]用加减两步计算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回放:
教师要求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编出了许多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题目。
生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列式:22+13=35(人)。
生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还剩多少人在看戏?列式:22-6=16(人)。
师:这是一步解答的,能编出用两步解答的题目吗?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
组1:原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我们组找到两种解答方法,第一种采用分步列式解答:先用22+13=35(人)求出一共有35人看戏,再用35-6=29(人)求出现在有29人看戏。第二种用列综合算式解答:22+13-6=29(人)。我们的算理简单明了:原来的22人,加上又来的13人,减去走掉的6人,就求出现在看戏的有29人。
组2:原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又来了13人看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我们组也找到两种解答方法,第一种采用分步列式解答:先用22-6=16(人)求出剩下多少人看戏,再用16+13=29(人)求出现在有多少人看戏。第二种用列综合算式解答:22-6+13=29(人)。我们的想法是:从22人里面去掉走了的6人,再加上又来的13人,就求出现在看戏的有29人。
教师不满足学生的答案,又作进一步启发: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
组3:我们组是这样列式的:13-6+22=29(人)。我们的想法是:从13人里面去掉和丢沙包的同样多的6人,求出多出来7人,再加上22人,就求出了现在看戏的有29人。
[解读:突出“中间问题”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经验。虽然新教材没有出现“中间问题”的提法,但一个有应用题教学经验的教师,必然会恰如其分地继承这一做法,从而提高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解题实效。上述片段显然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加进“中间问题”的教学:
师:能用三个条件编出连续两问一步解答的题目吗?
生: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教师把连续两问改为一问,变为例1并进行对比:
例1:原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生:我看出例1虽然没有“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但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还是要求出“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像这样要求最终答案,需要先解答一个过渡的问题,这个“过渡”的问题就叫“中间问题”。
不仅“中间问题”要恰当引入解决问题,诸如根据条件提问题,根据问题补条件,以及用“分析法”、“综合法”训练学生从分步解答到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能力等,而且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手段也不应全部丢弃,应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继承并发扬之。
作者单位
福建省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瑞龙◇
思考之一:要重视“单元主题图”教学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或蝴蝶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了“主题图”,这种“主题图”称为“单元主题图”。单元主题图如何教学,当前存在或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现象,影响了“单元主题图”的教学效果。
[片段1]“游乐园”教学回放:
师:节假日你们喜欢上哪儿玩?
生:朱熹(宋朝理学家)广场、田顼(明朝湖广学政)北门故居、河滨公园、桃花坞游乐园……
几句简短的对话,把学生海阔天宽的思绪拉到课堂,新授课开始了。
师: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主题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
师:这幅图就在你们课本的第2和第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像学语文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大部分学生认为可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拟出小标题:看木偶戏、买面包、玩跷跷板和丢沙包。
[解读:“单元主题图”与“例题主题图”、“习题主题图”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整体性。“单元主题图”中传达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节课教师巧借语文课的分段、拟标题等方法,把复杂的情境梳理得条块分明,使教学省时、高效。“单元主题图”的教学不像“例题主题图”是在一节课里完成的,它分散在各个课时里,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这节课教师在第1课时的开始,按“整体→部分”的顺序指导学生对“单元主题图”进行观察,以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把握,这样,每幅“例题主题图”就很自然地从单元主题图切入。]
思考之二:要突出“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从新旧教材的对比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的教材,两步应用题是用文字叙述的,提供的是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条件和问题就可以列式解答。而“解决问题”中的题目是通过描述生活情境来呈现的,学生要从题目所描述的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从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片段2]“看木偶戏”教学回放:
师: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让我们到木偶戏场去看一看吧!
教师从单元主题图切换到例1主题图。
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1:我通过读图上标的数,知道看木偶戏的同学原来有22人,后来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
生2:我通过数图上的人数知道看木偶戏原来有22人,跑去玩丢沙包的6人,后来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
[解读: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要对复杂情境进行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节课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链,并有序地表达出来,接着,还要与相关的问题链接,形成条件、问题齐全的可以解答的应用题雏形。]
思考之三:应重视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
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功的课改,必然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忽略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将影响“解决问题”教学的效果。
[片段3]用加减两步计算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回放:
教师要求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编出了许多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题目。
生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列式:22+13=35(人)。
生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还剩多少人在看戏?列式:22-6=16(人)。
师:这是一步解答的,能编出用两步解答的题目吗?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
组1:原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我们组找到两种解答方法,第一种采用分步列式解答:先用22+13=35(人)求出一共有35人看戏,再用35-6=29(人)求出现在有29人看戏。第二种用列综合算式解答:22+13-6=29(人)。我们的算理简单明了:原来的22人,加上又来的13人,减去走掉的6人,就求出现在看戏的有29人。
组2:原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又来了13人看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我们组也找到两种解答方法,第一种采用分步列式解答:先用22-6=16(人)求出剩下多少人看戏,再用16+13=29(人)求出现在有多少人看戏。第二种用列综合算式解答:22-6+13=29(人)。我们的想法是:从22人里面去掉走了的6人,再加上又来的13人,就求出现在看戏的有29人。
教师不满足学生的答案,又作进一步启发: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
组3:我们组是这样列式的:13-6+22=29(人)。我们的想法是:从13人里面去掉和丢沙包的同样多的6人,求出多出来7人,再加上22人,就求出了现在看戏的有29人。
[解读:突出“中间问题”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经验。虽然新教材没有出现“中间问题”的提法,但一个有应用题教学经验的教师,必然会恰如其分地继承这一做法,从而提高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解题实效。上述片段显然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加进“中间问题”的教学:
师:能用三个条件编出连续两问一步解答的题目吗?
生: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教师把连续两问改为一问,变为例1并进行对比:
例1:原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生:我看出例1虽然没有“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但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还是要求出“看戏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像这样要求最终答案,需要先解答一个过渡的问题,这个“过渡”的问题就叫“中间问题”。
不仅“中间问题”要恰当引入解决问题,诸如根据条件提问题,根据问题补条件,以及用“分析法”、“综合法”训练学生从分步解答到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能力等,而且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手段也不应全部丢弃,应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继承并发扬之。
作者单位
福建省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