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小城镇公路交通规划的原则,分别从线路网密度、主要线路长度、公共交通的站距等指标论述了小城镇的公共交通线路网和公共交通车站的规划标准,以期对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城镇 公共交通线路网 公共交通车站
中图分类号:U491.1+7
小城镇居民出行从事各种活动时,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主要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主。根据相关的研究,居民在步行范围内(即出行时耗在15 min以内或出行距离在1km以内)基本上是不坐车的;我国自行车交通比较发达,不少是骑车代步,尤其是在3、4km范围内,骑车更有优势,乘公交车的比例较少。
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占地规模是在自行车活动范围内的,因而,大部分小城镇镇区也不设置独立的公交系统。但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县城镇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规模大的非县城镇,其规模已经超出了自行车活动范围,完全有必要建立公交系统。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小城镇建立了公交系统。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发展潜力很大,势头很好,部分目前不需要公交系统的小城镇,今后也有建立公交系统的可能。
一、小城镇公共交通一般规划原则
在做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时,宜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①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小城镇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并应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的需求;
②由于小城镇与乡村结合紧密,大部分小城镇承担着大量的为附近乡村服务的任务,大部分客源也来源于此。因此,应完善镇区至镇域主要居民点的公共交通线路网;
③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应在客运高峰时,使80%的居民乘用公共汽车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不大于25min;
④小城镇公共汽车的规划拥有量,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⑤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一般来说,小城镇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宜选用公共汽车,其单向客运能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公共交通线路网标准
规划公共交通的原则和方法是:规划公交路线时,应该分清服务对象的性质;在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尽可能开辟直接的公共交通路线来沟通,并且注意路线要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最好使整条路线客流量分布均匀,并与路线的运载能力相适应。
因此,小城镇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镇区线、近镇区线和远镇区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因此,对于公交路线规划应该有可遵循的指标,对相关规划指标作如下研究:
1.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
2.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3.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
4.主要线路长度
公交路线长度过短,会造成乘客换车过多而不方便。同时,也会造成车辆在路线起终点停歇时间相对增加而降低运营速度;反之,如果路线太长,会造成沿线客流不均匀,行车间隔时间不准确,使得公交车辆的运载能力难以充分利用,并使乘客候车时间增长。因此,公交路线的平均长度要根据城镇规模和形状来考虑,一般可取小城镇直径为平均路线长度。因此,城镇居民出行距离在三四公里范围内,选择自行车出行更有优势,公共交通的优势在于这个范围之外。但是,小城镇本身规模有限,在考虑公交线路适当向镇郊延伸的因素,镇区公共汽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5~8Km。
三、公共交通车站标准
1.公共交通站距
2.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
4.交通場站设施
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规划布置的完善与否,对整个公共交通系统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规划布置应坚持如下原则:
①停车场、车辆保养场和公共交通车辆调度中心等的场站设施应与公共交通发展规模相匹配,用地有保证。
②公共交通场站布局,应根据公共交通的车种车辆数、服务半径和所在地区的用地条件设置,公共交通停车场宜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车辆保养场布局应使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并与公共交通停车场相结合。
③车辆保养场用地面积指标宜符合表3的规定。
④车辆调度中心的工作半径不应大于6km;每处用地面积可按400m2计算。
参考文献:
[1]葛志涛等.小城镇公交线网规划研究.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3
[2]王建军等.城市道路网络合理等级级配探讨.城市交通.2005.1
关键词:小城镇 公共交通线路网 公共交通车站
中图分类号:U491.1+7
小城镇居民出行从事各种活动时,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主要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主。根据相关的研究,居民在步行范围内(即出行时耗在15 min以内或出行距离在1km以内)基本上是不坐车的;我国自行车交通比较发达,不少是骑车代步,尤其是在3、4km范围内,骑车更有优势,乘公交车的比例较少。
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占地规模是在自行车活动范围内的,因而,大部分小城镇镇区也不设置独立的公交系统。但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县城镇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规模大的非县城镇,其规模已经超出了自行车活动范围,完全有必要建立公交系统。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小城镇建立了公交系统。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发展潜力很大,势头很好,部分目前不需要公交系统的小城镇,今后也有建立公交系统的可能。
一、小城镇公共交通一般规划原则
在做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时,宜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①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小城镇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并应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的需求;
②由于小城镇与乡村结合紧密,大部分小城镇承担着大量的为附近乡村服务的任务,大部分客源也来源于此。因此,应完善镇区至镇域主要居民点的公共交通线路网;
③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应在客运高峰时,使80%的居民乘用公共汽车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不大于25min;
④小城镇公共汽车的规划拥有量,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⑤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一般来说,小城镇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宜选用公共汽车,其单向客运能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公共交通线路网标准
规划公共交通的原则和方法是:规划公交路线时,应该分清服务对象的性质;在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尽可能开辟直接的公共交通路线来沟通,并且注意路线要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最好使整条路线客流量分布均匀,并与路线的运载能力相适应。
因此,小城镇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镇区线、近镇区线和远镇区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因此,对于公交路线规划应该有可遵循的指标,对相关规划指标作如下研究:
1.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
2.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3.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
4.主要线路长度
公交路线长度过短,会造成乘客换车过多而不方便。同时,也会造成车辆在路线起终点停歇时间相对增加而降低运营速度;反之,如果路线太长,会造成沿线客流不均匀,行车间隔时间不准确,使得公交车辆的运载能力难以充分利用,并使乘客候车时间增长。因此,公交路线的平均长度要根据城镇规模和形状来考虑,一般可取小城镇直径为平均路线长度。因此,城镇居民出行距离在三四公里范围内,选择自行车出行更有优势,公共交通的优势在于这个范围之外。但是,小城镇本身规模有限,在考虑公交线路适当向镇郊延伸的因素,镇区公共汽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5~8Km。
三、公共交通车站标准
1.公共交通站距
2.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
4.交通場站设施
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规划布置的完善与否,对整个公共交通系统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规划布置应坚持如下原则:
①停车场、车辆保养场和公共交通车辆调度中心等的场站设施应与公共交通发展规模相匹配,用地有保证。
②公共交通场站布局,应根据公共交通的车种车辆数、服务半径和所在地区的用地条件设置,公共交通停车场宜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车辆保养场布局应使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并与公共交通停车场相结合。
③车辆保养场用地面积指标宜符合表3的规定。
④车辆调度中心的工作半径不应大于6km;每处用地面积可按400m2计算。
参考文献:
[1]葛志涛等.小城镇公交线网规划研究.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3
[2]王建军等.城市道路网络合理等级级配探讨.城市交通.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