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o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力能得以全面发展,促进他们茁壮成长。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
  关键词 意识培养 创新教育 模式改革 教学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小学生对于数学还只是一个起步,所以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学生的数学学习,如果是在一个严密的框架之中,也就是在逻辑推理、演算之后,只有“是”“非”两种结果。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力能得以全面发展,促进他们茁壮成长,在数学教学中愈发显得重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广大教师迫切的任务。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社会发展很快,而多数孩子受家庭、社会的溺爱感化较强,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再加上传统教育的养成,致使学生迷信老师的意识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创造的欲望,更缺乏创造意识与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消除依赖意识。因而在生活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发展、有潜力的人,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均匀地洒向他们,在他们心灵中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这样学生会对自己、对老师充满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激情,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学上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创新意识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要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诱发创新意识。
  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小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如“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钟表是谁发明的”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老师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见解,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另外还应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中较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虽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只要我们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儿童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获取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在情感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
  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掷一次可能出现哪些数字?这一问题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才能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还可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组织数学实践活动等。在教学分数的简单计算时,有一题: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长度的几分之几?若再对折两次剪短后又是绳子总长度的几之分之?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理解。通过主动实践和自身情感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三、多途径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把学习之苦转化为追求成功之乐,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之中,主动去探索知识,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求知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用《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再结合实际让学生画螃蟹。让学生观察,一只螃蟹有几只脚?那么两只、三只……八只呢?比一比看谁想的方法最好。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学生顿时对所学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都迫切想知道这道题的其他解法。像这样上课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之中,不仅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实践活动,采取游戏、多媒体等新颖灵活的直观教学方法,通过调动学生的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巧妙构思,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只要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地得到培养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常常会忽略某些问题:是否选对了自己的角色,是主体还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好好利用并组织好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的关系,让其发挥最佳水平。  关键词 利用 组织 提高 引导  踏上工作岗位6年的我,在上课时有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在讲解某些知识时,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当他们回答得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那么具体时,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把我自己理解的想法来告诉他们,然后
期末,批阅五、六年级学生的语文试卷时,总会看到许多结构凌乱、内容空洞的习作。这些习作的结尾往往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里堆砌着大话、空话、套话、废话,一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凸显生命活动意识,关注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应该以生命的名义对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
坚守语文课堂20年,让自己满意的课有很多,但能否称得上好课,却缺乏自信.教学实录发表算不算是对一节课的肯定呢?如果算,那倒有一节课勉强算得上好课.提起这节课,要是从第一次
摘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多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并通过“先学”让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1.以“奇”激趣。奇即新奇,也就是说在新课导入阶段要有强烈的吸引力。一篇好文章要有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往下读。同样道理,一堂课要有开门见山式
前段日子,我到某小学调研,巧遇我教初中时的一位学生——现在应该叫她吴老师.那时,我教生物,她是班里的生物课代表.课余,交流教学体会时,吴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我最烦五(3)的
新课程标准强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不应该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电脑程序”,而应是师生共创奇迹、互相激发、唤醒各自的沉睡潜能的时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