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老中医徐经世话养生
□安徽省中医院 卓思源 徐松龄
我院主任医师、教授徐经世,从医50余载,虽已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忙于传道授业,治病救人。这得力于徐老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他认为人们所说的养生,中医谓之道生,而通俗来说就是防治疾病,充实体力和延长寿命的方法。他认为,要达到养生,必须做到“四要”:
一要与自然相应。人的身体健康与否,首先要与自然相应,正如中医学提出“整体运动论”——“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这就把人与自然界密切联系起来,把变化运动密切联系起来,说明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气候变化,昼夜更替,环境变迁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冬日严寒,盛夏酷暑,春秋季节的忽寒忽暖都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身体较弱的老人,气候变化时则易生病。对此我们中医早有认识,并把自然环境与气候的改变归纳为“六气”,而这“六气”则可直接导致人体的疾病,即称之为“六淫”之邪。“六淫”致病,往往与季节气候有关。因此要做到起居适时,预防疾病。
二要调节好心理。人之身心健康,首先要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以中医道德观来说,就是“恬淡虚无”,所谓“恬淡”就是安静,无愧于心,“虚无”就是没有欲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绪。其次要保持乐观,对人生充满信心,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有宽广的心怀,对己严对人宽,助人为乐,胜不骄傲,败不气馁,奋发前进;另外进入老年就要做到老有所乐,始终保持乐观状态,不要自找烦恼。“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是“形神合一”的学说,通俗来说形是形体,神是精神,形与神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现实情况又告诉我们,身体越健康,精力就越充沛,性格也就越开朗;而欢乐的情绪,活泼的性格,旺盛的精力更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要注意生活起居。在日常生活中,要调节好起居饮食,如以饮食来讲,要做到饮食有节,主宜清淡,多食蔬菜,不宜过咸,进食要细嚼慢咽,而且饮食要多样化,并要注意冷热。从季节来说,夏慎湿热,冬慎寒凉。从一日三餐的安排来说,晚食宜少。
四要加强运动。运动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为目的。因此在运动方式上要因人而异。同时要与季节相应,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季也应夜卧早起,步于室外,但宜在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秋季要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为万物收藏之际,老人体弱者早睡晚起,待日光充足再开始锻炼,较为适宜,方可达到运动的目的。
养生长寿,是古今人类的共同愿望。如何能健康长寿,中医药珍藏着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历史可见,中医在养生方面有很多论述,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了彭祖长寿之道,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有养生长寿的著述,特别时至明代养生的专著可算最多,今天尚存的就有60多种。以长寿来说,据《中国医学名人志》统计,80岁以上的中医106人中,明代就占86人。所以,现在普及中医,回归自然,无疑将增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形成我国特有的延缓衰老养生之道。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养生益寿歌
人到老年何为贵?强身健体最为先。养生益寿须谨记,“一二三四五”金言。一个中心为健康,精足神旺体强健。
健康无价人共珍,切记两个基本点:无忧无虑常自在,无欲无求潇洒点;大度能容天下事,宠辱不惊糊涂点。
无为方能无不为,三个忘记铭心间:疾病来之则安之,忘记疾病体泰然;朝气蓬勃葆青春,忘记年龄返青年;春有百花秋有月,忘记烦恼顺自然。
有所不为有所为,“四有”相随共为伴:有群老友友谊深,有个老伴情无限,有点积蓄备急用,有个老窝度晚年。
老骥伏枥壮心在,“五要”律己是风范:坚持运动益身心,要练身体方强健;淡泊名利知足乐,要笑精神常乐观;促膝谈心诉衷肠,要唠心胸天地宽;青山夕照霞溢彩,要俏青春永相伴;来自百姓还百姓,要甩身价愿平凡。
自强不息心身健,我命在我不在天,荣华富贵何足道?身康体健赛神仙!
□安徽省中医院 卓思源 徐松龄
我院主任医师、教授徐经世,从医50余载,虽已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忙于传道授业,治病救人。这得力于徐老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他认为人们所说的养生,中医谓之道生,而通俗来说就是防治疾病,充实体力和延长寿命的方法。他认为,要达到养生,必须做到“四要”:
一要与自然相应。人的身体健康与否,首先要与自然相应,正如中医学提出“整体运动论”——“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这就把人与自然界密切联系起来,把变化运动密切联系起来,说明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气候变化,昼夜更替,环境变迁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冬日严寒,盛夏酷暑,春秋季节的忽寒忽暖都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身体较弱的老人,气候变化时则易生病。对此我们中医早有认识,并把自然环境与气候的改变归纳为“六气”,而这“六气”则可直接导致人体的疾病,即称之为“六淫”之邪。“六淫”致病,往往与季节气候有关。因此要做到起居适时,预防疾病。
二要调节好心理。人之身心健康,首先要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以中医道德观来说,就是“恬淡虚无”,所谓“恬淡”就是安静,无愧于心,“虚无”就是没有欲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绪。其次要保持乐观,对人生充满信心,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有宽广的心怀,对己严对人宽,助人为乐,胜不骄傲,败不气馁,奋发前进;另外进入老年就要做到老有所乐,始终保持乐观状态,不要自找烦恼。“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是“形神合一”的学说,通俗来说形是形体,神是精神,形与神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现实情况又告诉我们,身体越健康,精力就越充沛,性格也就越开朗;而欢乐的情绪,活泼的性格,旺盛的精力更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要注意生活起居。在日常生活中,要调节好起居饮食,如以饮食来讲,要做到饮食有节,主宜清淡,多食蔬菜,不宜过咸,进食要细嚼慢咽,而且饮食要多样化,并要注意冷热。从季节来说,夏慎湿热,冬慎寒凉。从一日三餐的安排来说,晚食宜少。
四要加强运动。运动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为目的。因此在运动方式上要因人而异。同时要与季节相应,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季也应夜卧早起,步于室外,但宜在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秋季要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为万物收藏之际,老人体弱者早睡晚起,待日光充足再开始锻炼,较为适宜,方可达到运动的目的。
养生长寿,是古今人类的共同愿望。如何能健康长寿,中医药珍藏着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历史可见,中医在养生方面有很多论述,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了彭祖长寿之道,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有养生长寿的著述,特别时至明代养生的专著可算最多,今天尚存的就有60多种。以长寿来说,据《中国医学名人志》统计,80岁以上的中医106人中,明代就占86人。所以,现在普及中医,回归自然,无疑将增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形成我国特有的延缓衰老养生之道。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养生益寿歌
人到老年何为贵?强身健体最为先。养生益寿须谨记,“一二三四五”金言。一个中心为健康,精足神旺体强健。
健康无价人共珍,切记两个基本点:无忧无虑常自在,无欲无求潇洒点;大度能容天下事,宠辱不惊糊涂点。
无为方能无不为,三个忘记铭心间:疾病来之则安之,忘记疾病体泰然;朝气蓬勃葆青春,忘记年龄返青年;春有百花秋有月,忘记烦恼顺自然。
有所不为有所为,“四有”相随共为伴:有群老友友谊深,有个老伴情无限,有点积蓄备急用,有个老窝度晚年。
老骥伏枥壮心在,“五要”律己是风范:坚持运动益身心,要练身体方强健;淡泊名利知足乐,要笑精神常乐观;促膝谈心诉衷肠,要唠心胸天地宽;青山夕照霞溢彩,要俏青春永相伴;来自百姓还百姓,要甩身价愿平凡。
自强不息心身健,我命在我不在天,荣华富贵何足道?身康体健赛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