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无疑是语文学习的“拦路虎”,而且是教学的重点,针对目前教材识字量大,但学生普遍觉得乏味、单调而又难学,可是识字又是低年级学生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识字要达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光靠强制行为和硬性规定显然是不行的,只有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识字的能力,增强识字的效果。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学得愉快,才能记得牢固。我在多年的识字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灵活而实用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深挖身边的资源,使识字贴近生活 。
   识字可以无处不在----电影电视的字幕、街头巷尾的标语广告、无处不在的商品说明等等。当然学生的姓名也是极好的识字素材,譬如我带一年级时,每年都是从学生的姓名入手,将他们的名字写好贴在教室后面,并宣布谁认全了这些字,就可以得到分发作业本的奖赏。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加之朝夕相处,认起这些名字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学生为了这个特别的奖赏,识字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到两周的时间尽然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姓名,真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巩固学习过的生字,我还提醒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自己学过的字词,抄下来并开展竞赛活动,结果学生又顺带认识了不少的字。通过这些途径,就使那些原本十分枯燥的汉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像一颗颗种子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这样的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之中去。
   二、创设学习情景,在综合运用中识字 。
   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他们只是根据生字固定的位置、大体的形状机械记忆,明明记住了,但颠倒了次序、换了位置,他们就又不认识了。因此,教学生识字要特别注重“四到”:眼到----识形;心到----明意;口到----正音;手到----会写。教师应努力创设好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对生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以各种活动和游戏为载体,如: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送树叶回家、“抓特务”、夺红旗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以玩激趣,以趣促学。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创设识字情景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要领。例如语文第一册中“日、月、山、石、”等字,都是实物的形象。如:教“日”字时,我首先出示甲骨文的“日”字,请同学们猜:这个字像什么,学生很容易看出像一个太阳,那么“日”字就很容易掌握了。又如出示“马”的古字,学生也很容易认出是一匹奔跑的“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初步领略了汉字的神韵,就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种学习是有趣、有效而记忆深刻的。
   三、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识字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休”字,可编成“一个人,坐在树旁,睡得真香。”又如“闲”字,可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看见一根木头,躺在门里好自在。 ”
   字谜识字法:字谜具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口十八——困”,“两人坐在土堆上——坐”,“半边青,半边红——秋”,“五木同在----森林”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
   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演绎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样即可以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如教“朗”字时,我编成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姓良的孩子,十分珍惜粮食,所以人见人爱,。这样,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粮食”这两个字都与良有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了字,长了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法识字法:一些复杂的字,学生认起来很难,写起来更难,如“赢”字,如果拆开来记,就容易多了,亡、口、月、贝、凡,合起来就是“赢”。又如“克”字,可以拆成“十、口、儿、”这三个字,也可以拆成“十、口、”两个字。学生亲自动手了的,这种记忆是深刻而久远的。
  组合识字法:如在识“寺”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ㄔ”旁,组成“待”字;有的学生加上“牛”旁,组成“特”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诗”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恃”字……通过组字,学生高兴地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总之,老师在教学要注重引导,帮助儿童找到喜欢或合适的识字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使识字不再是困扰学生的绊脚石。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在以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为认识论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背离文本价值取向的学生独特体验必然技术工具化,只会给阅读教学带来现代性的荒诞,语文也最终会背离它本身而异化成工具律令。本文试从以下几点对阅读教学中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的把握进行论述:从解释学的角度对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行多维观照;学生解读文本后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按照文本
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进一步研究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语感培养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做法。  一、“诵读佳作”触语感   语文教学用诵读感悟的方法,也可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尤其要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  关键词:兴趣 物理教学 实验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知识和积极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力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否循循善诱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行为记录数据化的普及和数据价值挖掘能力的提升,大数据在工业、农业、经济、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并蓬勃发展.随着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和海关稽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