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中的快乐教学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要尽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动态,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兴趣入门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入迷地追求。”要提出有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相信学生一定能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如何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有趣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激励他们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物质运输的器官》中的《心脏》一节时,让学生先猜一下谜语:“四个小房结构巧,拳头大小似红桃,日日夜夜送血忙,时时刻刻蹦蹦跳。”话音刚落,学生都争先恐后地积极回答——心脏。
  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心脏,果然感觉出不停地跳动;再让学生说一说心脏的位置,在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起来也轻松自然、记忆深刻。
  二、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应当是一个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活动场所,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情感”动起来,使学生处于全面的活跃状态,要尝试让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在“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问题。例如:我们在学习《节肢动物中的蝗虫》一节时,将两只蝗虫一只放在空杯中,另一只放在盛满水的杯子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只“蝗虫”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水杯中的小蝗虫窒息而亡,而另一只安然无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学生积极回答: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门位于蝗虫胸腹部,如果将蝗虫的胸腹部都浸在水中,气体无法出入蝗虫的身体,所以小蝗虫就会窒息死亡。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增添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可见,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奥秘,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奥秘的慧眼。
  三、情感穿插法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才能心灵手巧。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之间的感情融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推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做学生的贴心人,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继而帮助他们消除在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困扰。
  四、赞扬激励法
  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多联系实际,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常言说:“数其十过,不如赞其一长。”激励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要寻找闪光点,放大优点。作为一名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多一点宽厚,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平和,少一点躁动;多一点细微,少一点空泛,促使每一个学子不断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理想的彼岸。学生稍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形成一种成功的心理定势。例如我们在提问学生时,学生如果答对了,我们应该说“你真棒,应该继续努力”,学生感到高兴,学起来自然轻松,而且效率高。
  五、举一反三
  对某一个知识点和某一类问题,可抓住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详细的分析,揭示其规律,再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而后把相同或相似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分析。比如,在学习《植物茎的结构》时,引导学生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然后提出问题:《草本植物茎》的结构与木本植物的结构对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长得很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而且有助于学生进行比较记忆,学生不但学得好,而且记忆深刻。
  六、巧妙利用插图
  要使学生学起来轻松快乐,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生物插图,巧设情境,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让学生观察《血液循环图》,引导学生首先结合血液循环模式图,从左心室收缩射血开始,沿着血液流动的方向,边分析读图边理解记忆,这样不但效果好,而且效率高。第二种方法可以通过想象记忆,人在安静时,一滴血经过血液循环只用30秒,那么,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是如何在身体内流动最终回到左心室的?尝试让学生边看图边写出两条循环路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通过对比法,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生物课“快乐”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新课改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小学生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着从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明确了教学中对朗读的要求,以更全面地进行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朗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包括听说读写,其中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影响着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围绕“增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着大胆的尝试,积极探索,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下面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谈淡笔者的浅见。  一、整体感知,自主朗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学面临着一个“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理念存在很多冲突,解决方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对此,笔者结合本学科特点,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供了各种建议。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
期刊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意识、聚集智慧的舞台。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思想品德课的有效课堂教学?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自主互动的课堂?笔者认为,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一、赏识激励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有的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可能在另一方面暂时处于劣势;有的人由于周围环境呈现了某些优秀品格,而有些潜在的能力和品质暂时还没有显露
期刊
人教版三年级下安排了《小数的认识》这一节,从读教参和对教材的理解中,我感知到这部分小数的认识是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一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这只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切勿挖得过深。我遵循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尊重学生学习的自我体验,设计了以下小数大小比较的片断。  [片断]  借助学生学习平均数时测量的跳远成绩这一身边的教学资源,将复习与新课导入合二
期刊
新编教材英语教学对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使用交际教学法,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在大量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听说在先,读写跟上。运用这种教学法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一改以往学生愿读不愿讲、能写不能说的状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虽然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但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并不尽人意。学生总是背诵学过的现成句子,自由表达思维困难,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交际活动。我认为,造成这种现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也就是说,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感情的熏陶、情操的陶冶。  一、创设情感氛围,寻找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的情操。  对于中学生来说,
期刊
一、明确评课目的和意义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了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它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校本研究中一项非常有效的工作,也是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照自己,提高认识,自觉地去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
期刊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怎样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不妨作如下赏析:  一、让爱心充满课堂  1、让“爱心”充
期刊
情感教学法是根治传统教学法弊端的良方,它要求教师以一片真诚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教改中成为一个整体,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良好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  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情感氛围,设身处地与学生心理换位,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