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积极促进有效教学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意识、聚集智慧的舞台。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思想品德课的有效课堂教学?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自主互动的课堂?笔者认为,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
  一、赏识激励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有的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可能在另一方面暂时处于劣势;有的人由于周围环境呈现了某些优秀品格,而有些潜在的能力和品质暂时还没有显露出来。赏识激励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的内力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自信,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和塑造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顽劣的学生也有令人欣赏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就是欣赏他们、激励他们,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让他们从心底说出:“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二、情感激励
  教师要尽量与学生建立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激励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来源于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及其责任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知己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努力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教师行为激励
  在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过程中,在学生作出行为反应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某种积极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这种激励通常包括语言激励和非言语激励:
  1、语言激励
  激励是简单的,有时仅仅是一句话就会扬起学生理想的风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这种语言要以真诚为“药引”,则会变成“仙丹”,能让丧失自信、失望、无助的心灵重新找回自信;反之,会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例如有一些教师这样训斥学生:“要是你能学好,太阳就要从西边出来了!”“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的人要大学毕业了!”……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听歌听声,听话听音,教师如果出口不谨慎,没有顾及到学生的立场和感受,就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学生,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非言语激励
  即运用肢体语言进行鼓励,比如轻轻的点点头、甜甜的微笑、拍拍学生的肩膀、摸摸学生的头等等,都同样是鼓励。教师的这些看似不经意、细小的行为细节,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此外,教师端庄的仪表、亲和的态度、期待的目光、饱满的热情等,对学生同样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都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
  四、竞赛与评比的激励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自己独特的竞赛形式,努力使学生做到“能学”、“会学”、“乐学”。我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的座位号写在扑克牌上,上课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背诵某知识点,或者是就一些时政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然后利用扑克牌即“抓阄”的方式请学生起来回答或背诵,回答不了的同学也可以在班上任意找一位自己认为比自己差的同学进行PK,输的同学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唱首歌、跳个舞、讲故事等等。通过这种PK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少有学生开小差,因为开小差的同学往往是同学们寻找的PK对象之一。每次老师进课堂,都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甚至一些学生看到我没有带扑克牌进课堂,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你快点带扑克牌来呀!”……在我的激励之下,学生们争先恐后、勤奋刻苦地学习,在历年的期末考试中,我所带的班级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学校领导、同行、家长及学生的肯定与好评。
  五、目标激励
  对于每一个受教育者来说,其创新思维是受到鼓励还是受到压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素质与能力。如果教师总想包办、代替学生去做决定,学生则不敢越雷池半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唤醒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自我要有个过程,教师可协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短期目标”,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实现目标大有希望,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在目标激励之下,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劲头。同时,目标激励还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加以肯定、赞扬和激励,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继续尝试、奋发努力的兴趣和热情。当然,激励的方法有很多,由于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他们的生活背景也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种激励方法,以促进学生在各自人生的轨道中获得发展。激励不仅要指向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树立自信,从而做到不断地赶超自我、成就自我。
其他文献
学生自改习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反复修正、认识由肤浅逐渐走向深刻并融入了个性的学习过程,其中个体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是重要的。因此教学生自改,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皮毛式的修改,如纠正错别字、疏通词句、调整语段等,还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习作的灵魂,从整体的角度和表达的需要,带着感情往心灵深处走,这样改出来的习作才会富有个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自改习作呢?  一、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自改兴趣  苏霍姆林斯
期刊
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音乐课程不受考试高压线的限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成了当今教学研讨的热点问题。   可是,在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却表现出种种问题与困惑。例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
期刊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人拟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发表一点儿浅见。  作文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使之喜欢作文、主动练笔。小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注重锤炼他们的语言,拓展他们的思维,开展尽可能多的异彩纷呈的活动,开拓他们的视野,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  一、积累写作材料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了解外界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
期刊
摘要:本文从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入手,具体全面地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和传统的探索性学习方式的区别,从教师角色与地位的转变,适时启发质疑、引发探究欲望,挖掘教材因素、提供探究材料,创设探究氛围、加强探究体验等四方面着重论述了探究性学习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探究 主体 创新 接受性 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热点,是社会变化在教育上的反映,探究性学习的倡导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期刊
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硫酸泼洒黑熊,云南大学的马家爵斧劈同学,浙江一中学生用锤子杀死母亲,陕西一中学生不忍教师体罚愤而跳楼……这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教育界的丑闻,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汗颜,也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们高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我认为是人性的缺失。语文学科独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人性教育的重任。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
期刊
摘要:“三环节”是指课前预习、课中实施、限时作业。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认知、实践、发展为主体的特殊的认知和实践过程,是师生和生生之间沟通、交往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目标。“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
期刊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这时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下面谈谈实施愉快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创造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
期刊
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新课改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小学生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着从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明确了教学中对朗读的要求,以更全面地进行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朗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包括听说读写,其中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影响着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围绕“增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着大胆的尝试,积极探索,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下面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谈淡笔者的浅见。  一、整体感知,自主朗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学面临着一个“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理念存在很多冲突,解决方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对此,笔者结合本学科特点,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供了各种建议。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