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围绕“增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着大胆的尝试,积极探索,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下面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谈淡笔者的浅见。
一、整体感知,自主朗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和低年级课文全文注音的优势,教学开始,可在解题的基础上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
二、抓住重点,理解性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关键之处,处理问题既要照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阅读课文也是如此。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如何确立重点并抓住重点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呢?众所周知,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个至几个重点段,一段话一般有一个至几个重点词,学生读书自然也会感觉到这儿是精彩之处、那儿是动人之笔,这儿还有个问题、那儿还有个疑点。这些词、句、段及精彩、疑点之处就是阅读的重点,就是需要下功夫感悟的地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1、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好重音,准确地理解句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青蛙同乌龟的对话,它包含着乌龟同青蛙的不同之处。此外,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在这句话中,“你们、大、绿”等词语都应读重音,以显示乌龟同青蛙的不同。教学时,可这样启发:①由朗读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要重读?②指导学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③教师小结,学生齐读。④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上教学,把握重音为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地理解句子含义,从而实现了“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目标。
2、读准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表现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及小羊的善良可怜和无助,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面的句子为例: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
小羊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温和的,但这时的温和同与同伴谈的温和是不同的,是在吃惊纳闷的情况下保持的温和,这就可以看出小羊的善良与可怜。教学中,可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①自己读句子,看一看小羊说了几句话。②读第一句,想一想什么意思?③自读第二句,明确水是怎样流的。④自读句子,体会小羊说话时的语气。⑤指导学生试用温和的语气读,师生予以评价。⑥齐读小羊的话,体会小羊的特点。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小羊的特点。
3、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突发情况、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有时还需要交叉运用。如《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丑小鸭惊讶、兴奋、激动的心境,是丑小鸭历经不幸后理想实现的美好结局。
三、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散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进行感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
一、整体感知,自主朗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和低年级课文全文注音的优势,教学开始,可在解题的基础上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
二、抓住重点,理解性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关键之处,处理问题既要照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阅读课文也是如此。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如何确立重点并抓住重点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呢?众所周知,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个至几个重点段,一段话一般有一个至几个重点词,学生读书自然也会感觉到这儿是精彩之处、那儿是动人之笔,这儿还有个问题、那儿还有个疑点。这些词、句、段及精彩、疑点之处就是阅读的重点,就是需要下功夫感悟的地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1、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好重音,准确地理解句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青蛙同乌龟的对话,它包含着乌龟同青蛙的不同之处。此外,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在这句话中,“你们、大、绿”等词语都应读重音,以显示乌龟同青蛙的不同。教学时,可这样启发:①由朗读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要重读?②指导学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③教师小结,学生齐读。④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上教学,把握重音为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地理解句子含义,从而实现了“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目标。
2、读准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表现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及小羊的善良可怜和无助,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面的句子为例: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
小羊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温和的,但这时的温和同与同伴谈的温和是不同的,是在吃惊纳闷的情况下保持的温和,这就可以看出小羊的善良与可怜。教学中,可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①自己读句子,看一看小羊说了几句话。②读第一句,想一想什么意思?③自读第二句,明确水是怎样流的。④自读句子,体会小羊说话时的语气。⑤指导学生试用温和的语气读,师生予以评价。⑥齐读小羊的话,体会小羊的特点。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小羊的特点。
3、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突发情况、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有时还需要交叉运用。如《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丑小鸭惊讶、兴奋、激动的心境,是丑小鸭历经不幸后理想实现的美好结局。
三、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散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进行感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