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体(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与全球史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史观。从学术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差异;而从使用角度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我们经常将二者混用,一般把整体史观又称全球史观。 所谓整体史观:指世界历史(含中国史)纵横发展的历史观。
该史观由吴于廑先生提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推动横向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进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总之,整体历史观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所谓全球史观:指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走向的一种方法、观念和理论体系。该史观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
全球史观是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的批判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种全新史观。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勒克拉夫就主张用全球观点来考察历史。70年代他又指出:“建立全球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是其显著特点,“它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在关于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关于世界近代早期的历史定位等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价值。
(二)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该史观认为:现代化是近现代史的主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多层面同步转变的动态的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因,即“一元性”。
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复杂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即“多线性”。
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突出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准,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根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
原始生产力、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
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时期,文明的演进大约经历过四个阶段:原始农业文明、古典农业文明、原始工业文明和发达工业文明。
现代化史观认为,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所主张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依次演进”的观点是错误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动力固然是“一元”的,但并不是单因素的,而是多因素的、互动的,是一种合力。
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结构,这就造成了现代化发展的多种道路或模式并存的局面。
按照现代化理论的解析,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这种变化把全世界带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现代”。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
现代化史观各方面:
领域主要特点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经济现代化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个人现代化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文化现代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查近现代历史。现代化史观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罗荣渠指出:“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
钱乘旦主张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并进而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当代中国的主题是现代化,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也是现代化,这两点是以现代化为主题创建新的学科体系的时代与学术基础。
以现代化为主线,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准备、起动、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现代化的全球扩张、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首尾相接,组成了完整的世界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开始这种本能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它由欧洲西部推向整个世界,进至今日,世界上已没有一个角落没有受到现代化的波及,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现代化史观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科学地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建立了宏观的史学框架,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文明史观在国际学术界肇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风俗史》开创了文明史研究的先河。文明史观的创立者是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英国汤因比对文明史观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在其《历史研究》中,对6000年来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创立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 我国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文明史的专著,一些高校和研究部门,专门设立了研究文明史的学术机构。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马克垚是我国文明史观的主要倡导者。他所主编的《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他在该书“导言”中,集中阐释了文明史观。
马克垚认为: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是世界通史。
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类型的文明。文明是比较稳定的人类集体,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阶段性。
文明史观有如下几个内容和特点:
1.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准,将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原始农业文明和古典农业文明两个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以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大阶段。
2.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
3.从长时段去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
4.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
5.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
6.关注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历程。“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多种,本质特征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是一种更宏观、更科学的历史观。
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社会史范式)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 社会史观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从社会多层次演进与变迁认识历史的演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去认识历史。
该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社会史是“眼光向下的历史”。
社会史观强调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关注社会的进步。
社会史观关注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社会史观的本质: 大众化、生活化。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大众化)。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 “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生活化)。
社会史涉及主要内容社会过程
与变迁变迁形式改良、革命变迁内容社会形态、结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社会结构人口人口素质、分布、结构、再生产、迁移等家庭婚姻、结构、功能、家庭革命等宗族组织、凝聚与分解、作用与影响等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乡关系等民族风俗、宗教、民族关系等阶级阶层地主、农民、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会党、
知识分子、阶级结构变化、社会流动等 社会生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习惯与方式等精神生活民间宗教信仰、岁时风俗、文化娱乐等人际关系血缘、地缘、业缘、趣缘关系等社会问题
与控制社会问题流民、民变、娼妓、乞丐、土匪、贩毒、
赌博、溺婴等社会控制政权、法律、纪律、风俗、时尚、宗教、道德、舆论 (五)生态史观
1.生态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
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许多历史学家把古文明衰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支撑文明的生态环境。文明的生态史观认为,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毁灭,真正使一个辉煌的古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的耗尽。
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
透过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2.生态史观引起中学历史教学注意的原因
(1)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
(3)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学历史教学和相关生态史高考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
( 4)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据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生态史观会日益受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视。
新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二)现代化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三)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多种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几点建议:
(一)整体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传统的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来建构体系,强调的是历史的纵向发展。前面提到的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过程,也主要强调纵向发展。
而整体史观在注意纵横发展的前提下,更多是关注横向发展。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主要是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横向视野,并注意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而且整体史观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教学方面侧重有所不同。
1.在中国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
(1)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2)关注中外交往和国内交往,并用“社会交往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3)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重要问题。
(4)注意国内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
例1.运用整体史观审视中国古代文明
(1)中国是历史发展连续性最强的国家。
( 2)古代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中国是古代世界许多重大事件的策源地或驱动者。
(4)中国是当时东亚区域国际交往的中心。
2.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
(1)按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基本理念划分人类历史发展的时期。
(2)从整体角度把握重要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3)重视国际交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之一。
(二)现代化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察近现代史
1.现代化史观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
现代化史观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2.以现代化史观对近现代史进行分期
中国近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1)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进行。
(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
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2)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
(3)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
(4)现代化的全球扩张。
(5)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后现代化)。
3.从现代化角度疏理近现代知识体系
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现代化等方面构建近现代史知识体系。
政治现代化的特点为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现代化的特点为工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社会现代化的特点为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和信息传播,个人现代化的特点为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和平等性,文化现代化的特点为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和普及中等教育等。
4.以现代化史观评价近现代历史
现代化史观为我们提供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有两个特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基准。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者,肯定之,反之则否定。具有根本性。
(2)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综合评价。凡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理智化和科学化的,肯定之;反之则不应肯定。具有全面性。
例1.太平天国运动
过去,这个知识点往往用革命史观去评价。而在 2001版初中新课标中似乎有被弱化的情况。 在200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在《中国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只列出子目“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011版对此作了调整!)
也许可从它是否具备现代化进程中特殊意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一是体现了人民群众无畏的造反精神,二是部分地反映出反对外国侵略的意义。但它没有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或工业化进程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观念下的历史知识结构中自然难以找到其位置。
例2.英国宪章运动
2001版初中旧课标《世界近代史》板块第五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子目“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
一般评价认为:英国宪章运动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在现代化理论下看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需要重新看待《人民宪章》的要求:
“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都有选举权;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平均分配选举区,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从上述《人民宪章》可见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也就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它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实现社会改革的一种手段和一个步骤。因此,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问题,也应当积极评价宪章运动的历史作用。
(三)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对历史分期
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为新石器文明时代、青铜文明时代和铁器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要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中外文明史的重要人物、事件和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并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2.纵横结合,构建文明史知识体系
纵向来说,文明史经历蒙昧野蛮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知识文明时代
横向来说,新的文明结构理论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三部分又各有具体内容。
从横向看,还可从文明类型及其交流、融合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3.理清文明史重点、难点
(1)根据文明史观,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是文明史的两个重要时段。
(2)政治文明史是文明史的重要方面,其中政治制度史是其核心和难点。
(3)根据文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与现实的关系,确定文明的重要成果。
(4)文明类型中,要注意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特点、中华文明圈的形成及其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5)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
政治文明史教学要以制度文明为核心,突出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物质文明史教学要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拓宽视野,贴近生活;
精神文明史教学要以人类思想精华为重点,点面结合。
4.文明史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关系。→制约与促进。
(2)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交流与融合。
(3)文明与野蛮的关系。→文明发展及其代价。
(4)文明史内部关系:
A、以经济制度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文明史和物质文明史联系。
B、以政治思想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文明史与精神文明史的联系。
C、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把握物质文明史与精神文明史的联系。5.以文明进步为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用文明进步的标准评价历史现象则可以避免传统史观及其它史观评价的不足。
凡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肯定之;凡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则否定之。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融合者,肯定之;凡破坏人类文明交流交往者,否定之。
(四)多种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各种历史观(包括革命史观)都是一种史学范式,都是一种历史解释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既可单独使用某一种史观解读历史,也可将各种史观综合运用,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审视有关历史现象。
例1.辛亥革命
①按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②按现代化史观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③按整体史观理解,从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活动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它的爆发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④按文明史观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这次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⑤从社会史观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改称呼、改服饰等的社会改革措施,社会生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例2.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
角度认识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全球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例3.新航路开辟
①按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发生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②按现代化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③按整体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的闭塞状态,开始了近代殖民扩张和殖民体系,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联系,使全球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按文明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既是文明交流和发展的结果,更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明的诞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例4 鸦片战争
⑴文明史观:战争的本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
⑵整体史观: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⑶近代化史观: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东西,近代化运动思潮开始出现。
⑷革命史观: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
⑸辩证史观: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灾难,也带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既有破坏性使命,也有建设性使命。
⑹民生史观:战争引起的阵痛使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广大人民生活困难,各种矛盾加剧,社会急剧动荡。
例5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⑴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⑵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⑶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⑷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例6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角度: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角度: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几点建议
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可以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拓展我们的教学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也给我们指导学生复习考试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诸如传承、交流、融合,多样性等概念,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概念,从整体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等概念。
1.了解一些新史观的有关理论。
2.教师理解后融汇于教学之中。
3.处理几种新史观之间的关系。
4.在教学中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运用。
5.处理好唯物史观与新史观的关系。
◆ 我国目前流行的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几种新史观都是在唯物史观统领下的中观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和具体表述。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唯物史观与几种新史观的关系。
【作者简介】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湖北省恩施州首批唯一一名历史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湖北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湖北省首批教改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科研百佳个人,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业绩录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华人名人大辞典》等书。
整体史观与全球史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史观。从学术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差异;而从使用角度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我们经常将二者混用,一般把整体史观又称全球史观。 所谓整体史观:指世界历史(含中国史)纵横发展的历史观。
该史观由吴于廑先生提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推动横向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进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总之,整体历史观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所谓全球史观:指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走向的一种方法、观念和理论体系。该史观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
全球史观是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的批判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种全新史观。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勒克拉夫就主张用全球观点来考察历史。70年代他又指出:“建立全球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是其显著特点,“它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在关于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关于世界近代早期的历史定位等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价值。
(二)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该史观认为:现代化是近现代史的主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多层面同步转变的动态的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因,即“一元性”。
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复杂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即“多线性”。
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突出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准,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根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
原始生产力、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
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时期,文明的演进大约经历过四个阶段:原始农业文明、古典农业文明、原始工业文明和发达工业文明。
现代化史观认为,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所主张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依次演进”的观点是错误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动力固然是“一元”的,但并不是单因素的,而是多因素的、互动的,是一种合力。
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结构,这就造成了现代化发展的多种道路或模式并存的局面。
按照现代化理论的解析,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这种变化把全世界带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现代”。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
现代化史观各方面:
领域主要特点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经济现代化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个人现代化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文化现代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查近现代历史。现代化史观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罗荣渠指出:“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
钱乘旦主张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并进而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当代中国的主题是现代化,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也是现代化,这两点是以现代化为主题创建新的学科体系的时代与学术基础。
以现代化为主线,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准备、起动、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现代化的全球扩张、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首尾相接,组成了完整的世界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开始这种本能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它由欧洲西部推向整个世界,进至今日,世界上已没有一个角落没有受到现代化的波及,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现代化史观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科学地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建立了宏观的史学框架,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文明史观在国际学术界肇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风俗史》开创了文明史研究的先河。文明史观的创立者是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英国汤因比对文明史观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在其《历史研究》中,对6000年来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创立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 我国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文明史的专著,一些高校和研究部门,专门设立了研究文明史的学术机构。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马克垚是我国文明史观的主要倡导者。他所主编的《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他在该书“导言”中,集中阐释了文明史观。
马克垚认为: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是世界通史。
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类型的文明。文明是比较稳定的人类集体,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阶段性。
文明史观有如下几个内容和特点:
1.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准,将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原始农业文明和古典农业文明两个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以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大阶段。
2.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
3.从长时段去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
4.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
5.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
6.关注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历程。“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多种,本质特征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是一种更宏观、更科学的历史观。
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社会史范式)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 社会史观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从社会多层次演进与变迁认识历史的演变。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去认识历史。
该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社会史是“眼光向下的历史”。
社会史观强调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关注社会的进步。
社会史观关注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社会史观的本质: 大众化、生活化。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大众化)。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 “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生活化)。
社会史涉及主要内容社会过程
与变迁变迁形式改良、革命变迁内容社会形态、结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社会结构人口人口素质、分布、结构、再生产、迁移等家庭婚姻、结构、功能、家庭革命等宗族组织、凝聚与分解、作用与影响等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乡关系等民族风俗、宗教、民族关系等阶级阶层地主、农民、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会党、
知识分子、阶级结构变化、社会流动等 社会生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习惯与方式等精神生活民间宗教信仰、岁时风俗、文化娱乐等人际关系血缘、地缘、业缘、趣缘关系等社会问题
与控制社会问题流民、民变、娼妓、乞丐、土匪、贩毒、
赌博、溺婴等社会控制政权、法律、纪律、风俗、时尚、宗教、道德、舆论 (五)生态史观
1.生态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
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许多历史学家把古文明衰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支撑文明的生态环境。文明的生态史观认为,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毁灭,真正使一个辉煌的古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的耗尽。
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
透过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2.生态史观引起中学历史教学注意的原因
(1)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
(3)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学历史教学和相关生态史高考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
( 4)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据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生态史观会日益受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视。
新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二)现代化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三)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多种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几点建议:
(一)整体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传统的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来建构体系,强调的是历史的纵向发展。前面提到的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过程,也主要强调纵向发展。
而整体史观在注意纵横发展的前提下,更多是关注横向发展。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主要是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横向视野,并注意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而且整体史观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教学方面侧重有所不同。
1.在中国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
(1)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2)关注中外交往和国内交往,并用“社会交往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3)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重要问题。
(4)注意国内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
例1.运用整体史观审视中国古代文明
(1)中国是历史发展连续性最强的国家。
( 2)古代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中国是古代世界许多重大事件的策源地或驱动者。
(4)中国是当时东亚区域国际交往的中心。
2.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运用整体史观
(1)按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基本理念划分人类历史发展的时期。
(2)从整体角度把握重要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3)重视国际交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之一。
(二)现代化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察近现代史
1.现代化史观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
现代化史观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2.以现代化史观对近现代史进行分期
中国近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1)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进行。
(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
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2)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
(3)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
(4)现代化的全球扩张。
(5)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后现代化)。
3.从现代化角度疏理近现代知识体系
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现代化等方面构建近现代史知识体系。
政治现代化的特点为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现代化的特点为工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社会现代化的特点为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和信息传播,个人现代化的特点为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和平等性,文化现代化的特点为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和普及中等教育等。
4.以现代化史观评价近现代历史
现代化史观为我们提供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有两个特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基准。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者,肯定之,反之则否定。具有根本性。
(2)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综合评价。凡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理智化和科学化的,肯定之;反之则不应肯定。具有全面性。
例1.太平天国运动
过去,这个知识点往往用革命史观去评价。而在 2001版初中新课标中似乎有被弱化的情况。 在2001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在《中国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只列出子目“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011版对此作了调整!)
也许可从它是否具备现代化进程中特殊意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一是体现了人民群众无畏的造反精神,二是部分地反映出反对外国侵略的意义。但它没有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或工业化进程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观念下的历史知识结构中自然难以找到其位置。
例2.英国宪章运动
2001版初中旧课标《世界近代史》板块第五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子目“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
一般评价认为:英国宪章运动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在现代化理论下看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需要重新看待《人民宪章》的要求:
“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都有选举权;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平均分配选举区,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从上述《人民宪章》可见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也就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它是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的,实现社会改革的一种手段和一个步骤。因此,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问题,也应当积极评价宪章运动的历史作用。
(三)文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对历史分期
以文明演进为基本线索,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为新石器文明时代、青铜文明时代和铁器文明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要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中外文明史的重要人物、事件和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并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2.纵横结合,构建文明史知识体系
纵向来说,文明史经历蒙昧野蛮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知识文明时代
横向来说,新的文明结构理论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三部分又各有具体内容。
从横向看,还可从文明类型及其交流、融合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3.理清文明史重点、难点
(1)根据文明史观,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明是文明史的两个重要时段。
(2)政治文明史是文明史的重要方面,其中政治制度史是其核心和难点。
(3)根据文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与现实的关系,确定文明的重要成果。
(4)文明类型中,要注意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特点、中华文明圈的形成及其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5)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
政治文明史教学要以制度文明为核心,突出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物质文明史教学要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拓宽视野,贴近生活;
精神文明史教学要以人类思想精华为重点,点面结合。
4.文明史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关系。→制约与促进。
(2)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交流与融合。
(3)文明与野蛮的关系。→文明发展及其代价。
(4)文明史内部关系:
A、以经济制度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文明史和物质文明史联系。
B、以政治思想为切入点把握政治文明史与精神文明史的联系。
C、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把握物质文明史与精神文明史的联系。5.以文明进步为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用文明进步的标准评价历史现象则可以避免传统史观及其它史观评价的不足。
凡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肯定之;凡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则否定之。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融合者,肯定之;凡破坏人类文明交流交往者,否定之。
(四)多种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各种历史观(包括革命史观)都是一种史学范式,都是一种历史解释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既可单独使用某一种史观解读历史,也可将各种史观综合运用,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审视有关历史现象。
例1.辛亥革命
①按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②按现代化史观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③按整体史观理解,从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活动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它的爆发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④按文明史观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这次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⑤从社会史观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改称呼、改服饰等的社会改革措施,社会生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例2.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
角度认识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全球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例3.新航路开辟
①按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发生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②按现代化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③按整体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的闭塞状态,开始了近代殖民扩张和殖民体系,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联系,使全球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按文明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既是文明交流和发展的结果,更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明的诞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例4 鸦片战争
⑴文明史观:战争的本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
⑵整体史观: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⑶近代化史观: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东西,近代化运动思潮开始出现。
⑷革命史观: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
⑸辩证史观: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灾难,也带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既有破坏性使命,也有建设性使命。
⑹民生史观:战争引起的阵痛使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广大人民生活困难,各种矛盾加剧,社会急剧动荡。
例5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⑴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⑵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⑶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⑷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例6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角度: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角度: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几点建议
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可以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拓展我们的教学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也给我们指导学生复习考试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要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诸如传承、交流、融合,多样性等概念,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概念,从整体史观角度认识和理解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等概念。
1.了解一些新史观的有关理论。
2.教师理解后融汇于教学之中。
3.处理几种新史观之间的关系。
4.在教学中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运用。
5.处理好唯物史观与新史观的关系。
◆ 我国目前流行的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几种新史观都是在唯物史观统领下的中观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和具体表述。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唯物史观与几种新史观的关系。
【作者简介】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湖北省恩施州首批唯一一名历史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湖北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湖北省首批教改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科研百佳个人,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业绩录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华人名人大辞典》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