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松散”来抵抗刻板与贫乏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ja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项目最早出现是基于徐坦一个很基本的愿望——“想知道”,这个词源自于网络游戏“帝国时代”里保护奇观(wonder)建筑游戏模式。英文原词wonder除了“奇观”之外还有“想知道”、“怀疑”、“想弄明白”的意思。关键词项目早期时,“想知道”的包括100个对于中国社会个人生存最关键的词汇背后含义究竟是什么的意图。调查个体的意识状况成为项目的主要方法延续至今。这些意识的载体是关键词,对词汇的选择背后是人的意志。对于个体在面对所在处境是如何应对的,他们的期望和背后的逻辑,支撑起个人生活的判断标准,信仰现状是关键词项目早期最大的现实向度。徐坦希望用这些对具体意识现状的揭示,来抵抗源自西方知识系统对我们生活的描述。这种直接在具体层面的展现,实际上是避免武断和刻板认识的解毒剂。作为艺术家的徐坦,作品始终是他的媒介。采访、统计、研究这样接近社会学、人类学的方式放到艺术范畴时,并不是他首创的。但在中国的艺术语境里,艺术一直没有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至今仍没有在这个范围内出现多样而持久的实践。有限的舆论空间和艺术市场化,让环境并不具备仔细审视徐坦工作的土壤。对于这种游离徐坦并不是这个项目开始后就面对的。在1990年代徐坦加入“大尾象”时,他与林一林已经觉察“85”里有集体主义倾向。并强调“大尾象”艺术家创作的独立。艺术小组是以一种松散的方式存在的,并在与“85”保持距离的基础上从事艺术创作。
  这样徐坦很早就获得一个单独的视角从事他的工作,他一直保持着一种直接面对现实的眼光。与早期中国出现关怀现实的作品不同,徐坦的方式一直不是揭露式的创作。早在1990年的作品《中国家庭制造》里,徐坦就尝试用纪录片的方式做作品,但很快他就放弃纪录片的形式。他觉得纪录片存在一个问题,里面反映式的现实关怀还不足以构成一种视觉艺术。艺术家的意图在这里被严重限制,拿起摄像机拍摄的一刻,如果是以纪录片的方式拍摄的话,艺术家挤不进现实里。那么创作在哪?
  在1994年作品《三寓路14号的加建和改建》中,徐坦对这所民国老宅的房主提交了两个改建方案:一是在房子里开陈侗的博尔赫斯书店,二是丰收集团提出在房子里开发廊和色情场所。徐坦在还没装修的房子里展示了这几个方案的图纸、访谈、图片,并模拟了丰收集团方案未来会发生的情况。
  在这件作品里可以看到徐坦对社会的介入方式,他对房子的未来引入了真实的建议。丰收集团的方案被房主认真考虑过后放弃了,选用了一个他不愿意透露的公司所递交的方案。
  作品对现实的介入是融入式的。它并没有急匆匆地去反映社会问题,而是将艺术家作为一个与其他人同等重量的个体弥散在现实中。艺术家提供的是一种行动方案,通过方案激发了空间的历史和因现状而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品现场视觉部分已经不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视觉审美对象。文本、图片、影像、空间共同指向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并且作为一个事实存在着。作品所指向的已经不再仅仅是视觉了,但它仍然是让人信服的。这种信服在于人们在现场能真实感受到改建方案发生的可能,它像口袋里的烟那么实在。作品与它的题目一样,指向了艺术家如何干涉一个事实未来的发展,尽管作品看起来跟所谓纯正的装置艺术一样。但实际上,徐坦对媒介的定义已经显示出一种漫不经心,作品很难用装置或者行为去界定。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徐坦对现实的介入方式,作品的聚焦点放在了对现实的介入里。而徐坦是这次介入的发起者,在作品里并没有一个强烈而明确的意图被贯彻,作品把构造结果的权力部分地让渡给现实。


  2003年,徐坦与艺术家郑国谷的父亲郑道兴一起,制作了作品“兴建郑道兴音乐厅”。郑道兴1950年参加解放军,退役后在1980至1990年代曾经做过司机承包货车、经营自己的运输公司。兜兜转转后,最终选择提前退休,之后开始自己制作乐器和四处演唱。徐坦根据郑道兴的经历,整理成歌词。郑道兴和阳江本地一支摇滚乐队一起编曲,在徐坦的组织下,开始在国内一些艺术空间举办演唱会,并通过网络征集在阳江兴建郑道兴音乐厅的建筑方案。
  赚了一些钱,买了两部大货车,
  请了几个人,开了一间公司,
  走长途,搞运输。
  后来才发现,承包汽车更赚钱,
  雇了人,做老板,就不行啦。
  他们跑一趟车,
  衣食住行汽油罚款,我全包。
  五年的老板做下来,什么都赚不到,
  后来的两年还蚀本,
  最后连车都卖掉了,无办法啦。
  卖了车,又开铺子卖副食,
  早上六点钟起床,
  晚头十二点收工,日日如此,
  每月收入四千八,
  支出也是四千八,
  一分钱都赚不到,白做。
  熬得如此辛苦,又没钱赚,只好收手啰。


  歌词(部分),徐坦采访,冯俊华整理
  最终徐坦把记录整个过程的视频、音乐厅方案制作成录像装置作品《兴建郑道兴音乐厅》。徐坦在这件作品里关注个人在历史变化中的处境,从而获得一种丰富。这种丰富是反观念的,它饱含价值判断的具体生活,替代了观念艺术里对人们意识短促的作用。在这其中,郑道兴在忙碌大半辈子后,选择以歌唱来表达自己是十分重要的。郑的动手能力和外向的性格,使得他个人的经历拥有了表达的可能,拥有一种个人史诗的气质。徐坦在面对这种丰富时,采取了协作的方式。艺术家并没有掠夺性地把自己凌驾在他选取的现实对象之上,而是选择加入到郑道兴的个人表达里。
  但面对郑道兴个人表达的丰富和完整时,徐坦对于个人在历史变化中的处境打开得并不充分。他面对郑道兴的经历时,释放出的信息并不多。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郑自己完整的经历。尽管徐坦的工作是卷入式的,但仍然面对着《中国家庭制造》时类似的问题,他能介入现实的程度不大。在这里他只是开发出一个与《三寓路14号的加建和改建》不一样的兴趣范围,即个体在面对社会时的意识活动。它的丰富和现实意义具有足够的强度,以至于高于很多真正的现实主义艺术。




  这个问题直到关键词项目出现后,他开始发展出一个更能主动介入个体意识的路径,即文章开头他所调查的100个关乎生存的词。这些词是现实与意识活动的交会点,徐坦通过对它们展开辨识,试图找到这些词背后的意义网络。其方法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访谈,从中辨认出个体在情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表征为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在语境中的实际意义、使用次数、之间的关系会构成一幅关于个体意识的地图。
  所以关键词项目不是试图建立一个知识系统,因为知识系统是经过归纳梳理的认识。徐坦认为这是“哲学化”的认识,他必须避免作品的哲学化。回到“语言的田野”,即使用的现场。一旦作品哲学化,艺术会退化成知识的附庸。也就是说,如果认知过程或者意识活动可以成为艺术活动的话,保持它们具体而充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这个没完全进入学科范畴的领域里,认知才有可能成为美学对象。
  这些前提让徐坦在作品里建立一个展开认识的场所。里面展现的是他与采访者意识上的相互作用。所以徐坦的作品现场不会看到对艺术语言的精炼,这里没有准备环闭丰满的语言。他的作品现场是一个意识活动的现场,他经常有意地压制作品现场的视觉因素。将他们严格控制在仅仅够用的状态,从而避免作品处在被观看的位置。无论在现场还是在访谈中,徐坦作品里艺术家主体的退让和作品只作为意识活动现场的性质,让徐坦的工作呈现出一个松散和无法归约的状态。笔者认为这种松散是徐坦处于“游离”状态的原因,也是他重要的抵抗方式,这让他的工作始终无法被过度地消费,或者无法让它简单地归类。这背后是徐坦的野心:通过建立不同的工作结构,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美学。
其他文献
因为阿瑟·丹托的离去,哲学这扇大门在最近几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再一次敞开。我并不惊异于人们对于哲学的兴趣,甚至一直觉得,保持这一点80年代留下的遗产不仅可爱,而且对于艺术中欲望的再生产来说是必要的。哲学成为我们这里思想生产中真正的陪伴者,是进入90年代后的事情。在学院内,愈加专业化和学科化的科研结构,越来越多的在美国、其次是欧洲深造过、或者是至少深受欧美哲学影响的学者聚集在一起,这使得哲学研究不断深
期刊
摘要:现如今,英语翻译者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人们被他们的工资和地位所吸引,纷至沓来。那么真正的翻译者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自在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自由翻译工作的随意性使得这种工作充满了艺术气息,本文主要以自由翻译者为核心,对翻译行业的工作方式及其他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由翻译;支付宝;翻译前景;笔译;口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
期刊
现成品营造出类似史料学派的伪考据学仓库的“腐朽”现场,显形了近代到文革以来唯物史观比附史学主导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不散阴魂。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档案化地汇聚存留于斯。档案大概是毛同强反反复复体认了的宿命命题。这里有几代中国人对出处对历史的追问、对未来对去处的质疑、更有对现实对此在的焦虑。  展览时间  2013年11月23日—11月28日  展览地点  宁夏 银川
期刊
就像“艺术的终结”是“艺术死了”的委婉说辞一样,“哲人丹托的终结”是“丹托死了”的委婉说辞。丹托之死并不是丹东之死,不是政治事件;就目前的回声来看,或许也不是思想史事件。相较之下,曾是德国哲学执牛耳者的黑格尔死后,很快被当成一条哲学市场上的死狗,有人鞭尸,有人遗忘,也有人悼念,最为高明的则祭神如神在,将这条老狗的幽灵颠倒过来,从学理上得到一个新神的幽灵。曾是美国哲学界执牛耳者的丹托死后会不会也有人
期刊
在食品问题上发挥幽默感比拼智商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不明智的。借食品问题展销艺术品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不明智的。“反转基音”是一百多位艺术工作者自觉放弃各自对艺术本体语言的独立探索,主动弱化自己的学术素养表现,在切身的人类基础生存问题上的集体有意识发声。艺术在这里,只是一个签名方式。面对悬而未决愈演愈烈的残酷生活现实,还是近三十年前那句老话:重要的不是艺术。  展览时间  2013年11月30日—1
期刊
虽然声称不是一个类型化的展览,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基本上都抖落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遗蜕,通过做,把“为什么做”这个问题展示了出来。艺术劳作,是艺术家具体的琐碎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行成于思,形而下的日常劳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透漏出被形而上的义理思考主导的痕迹。展览的重点不在现实也不在主义,而在于“或者”刻画出的类似思想者的不完全群体形象。  展览时间  2013年11月30日—2014年1月15日
期刊
徐坦的最新项目“社会植物学”的线索是从1995至1996年的作品《问题-1》展开并延伸而来的。17年前的这件作品是他在语词、视觉和行动方面对事物的某种二律背反的逻辑性演练,通过对国际法和罗马法史的研究,并摘录了“有土地者土地的上面及下面亦属其有”(“Cujus est solum ejus est usque ed coelim et ad in-feros”)作为一种终极“问题”提出,从如何/无
期刊
ARTTIME:你现在在广州?  宋:YES。  ARTTIME:你和胡向前是一个地方的人吗?都是雷州人?  宋:对。  ARTTIME:大学毕业几年了?  宋:2010年毕业的。  ARTTIME:你现凭这感觉,给我画个像啊?我判断你可以画得很像呢!  宋:给你吗?还是杂志?  ARTTIME:可以画两个中的任意一个。  宋:其实我还没看过这杂志。  ARTTIME:是吧,那能画吗?  宋:我想
期刊
水墨不是中国当代艺术浪子挥之不去老而弥切的乡愁,而是国际当代艺术界出现的艺术新现象新势力。视觉经验、图像学的角度,给该展览预备了学院研究的考古学性质。从文化系统的眼光看,不作为材料语言的水墨本身,显然不成为一个问题,但却分明是一种主义。如是可知策展人付晓东所说水墨,即非水墨,是名水墨。  展览时间  2013年12月1日—12月17日  展览地点  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期刊
亚瑟·丹托去世了,我才知道他前一天还活着。  同样的悼词,我也写给过美国作家塞林格,但是对于塞林格来说,这无疑是褒奖,因为塞林格自己选择了隐居,这被看作是他对自己作品的践行。但是对于丹托恐怕就不是这样了,他始终都是一个“边缘感”极强的人物,就像一个从一辆列车匆忙跳下,又拼命要挤上另一趟列车的人。没错,这就是我对丹托最简单的看法:他是一个试图用“转车”来实践“自由”的人。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无疑将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