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是世界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还远不是高等教育强国。国人期盼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期待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现由来已久,然而在这片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竟然是如此之难。不少学者为此研究、反省,提出了许多问题。近日收到彭道林博士的新著《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仔细阅读之后,感触颇深。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有助于回答这类根本问题的。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以高深学问作为大学教育的逻辑起点,传授高深学问、研究高深学问就是大学的内在逻辑。自由知识是关于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原理的知识。这类知识无疑具有高深学问的性质。以人的理性与智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且主要依托自由知识而进行的教育便是自由教育,故,自由教育是最符合大学内在逻辑的一种教育。纵观世界大学发达史,自由教育始终伴随着大学,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大学仍然与自由教育难舍难分,历久弥新。张楚廷先生曾把自由教育称为大学的“一颗童心”,可谓金玉之言。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学堂出现在19世纪末,它是以实用学科为基础而建立的。作为一种指向灵魂的教育理念,自由教育的思想自中国大学产生之初起就是缺失的。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国大学教育全面弃“道”崇“艺”,讲求实用的专业教育一枝独秀。应该说,讲求实用性、鄙视形而上品格,要求大学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思想,一直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如今的中国大学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大行其道,自由教育思想的明确提出,对于当今躁动的中国大学无疑是一剂安神静心之良药。几乎从未走进过象牙塔的中国大学需要的是先走进象牙塔,在寂寞中研究科学,修养自身,而后才有资格谈论走出的问题。本不在其中,又何以走出?
《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这本书论述系统,可读性强,要全面理解作者观念,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本书是以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大学教育为对象,展开系统的论证和专门的研究,这是本书的独特之处。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关于学术自由问题的研究很多,而关于自由学术的研究极少;关于教育自由的研究也比较多,关于自由教育的研究极少,专门性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尚难以见到。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和讨论,近期以来日益增多,而与之关系密切的自由教育研究则未见相应地增多。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已经十分普遍,但对于素质教育与自由教育关系的论述则基本没有。对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广泛存在,但基本上不涉及自由教育的概念。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自由教育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影响深远的教育理念,在美、俄等发达国家甚至有关于自由教育的专门期刊,且一直是人们关切的重大课题。
其次,本书对于自由知识与自由教育两个核心概念,在系统梳理相关诸多的描述之后,从内涵上给出了有创意的实质性定义,并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本书还以自由教育为主线,对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均衡教育、全人教育、科学教育等众多高等教育概念进行了厘清与整合,明晰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准确地把握各个概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本书沿着历史的轨迹,对于自由知识、自由教育进行了翔实的考察,整理出了关于自由知识和自由教育发展的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由此,我们看到了自由知识和自由教育在人类教育史、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大学产生之后对于大学的重大意义。
最后,本书还指出了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在中国缺乏传统的根源,并且分析了自由教育难以在中国大学扎根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最终把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及其重要地位与大学理念以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中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情结”联系起来,这是本书又一个重要的特色。
总的来说,在《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一书中,作者本着严谨、求是的学术态度,通过众多的文献资料和精准的历史考察,以严密的逻辑论证,对自由知识、自由教育与中国大学教育作了系统而专门的研究。应该说,类似的关于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形而上的研究并不多见,这更彰显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优秀著作。同时,由于它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针对性,使得它在目前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和实施的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将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将使得关于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和中国大学教育尚是初步的、比较零散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走向系统,有望成为一个更专门的研究领域。
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弗莱克斯纳曾说,“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去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恩格斯在1852年评价奥地利的大学时也曾说道,“大学都办成这个样子:只容许它们造就充其量在某种专门知识部门可能有比较高深造诣的专家,但无论如何不允许进行在别的大学里可望进行的那种全面的自由的教育”。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成果,《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就不是为了迎合,而是以高度的理性来探讨中国大学如何回归大学内在逻辑的力作,它或将唤起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更为冷静、更为理智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以高深学问作为大学教育的逻辑起点,传授高深学问、研究高深学问就是大学的内在逻辑。自由知识是关于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原理的知识。这类知识无疑具有高深学问的性质。以人的理性与智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且主要依托自由知识而进行的教育便是自由教育,故,自由教育是最符合大学内在逻辑的一种教育。纵观世界大学发达史,自由教育始终伴随着大学,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大学仍然与自由教育难舍难分,历久弥新。张楚廷先生曾把自由教育称为大学的“一颗童心”,可谓金玉之言。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学堂出现在19世纪末,它是以实用学科为基础而建立的。作为一种指向灵魂的教育理念,自由教育的思想自中国大学产生之初起就是缺失的。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国大学教育全面弃“道”崇“艺”,讲求实用的专业教育一枝独秀。应该说,讲求实用性、鄙视形而上品格,要求大学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思想,一直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如今的中国大学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大行其道,自由教育思想的明确提出,对于当今躁动的中国大学无疑是一剂安神静心之良药。几乎从未走进过象牙塔的中国大学需要的是先走进象牙塔,在寂寞中研究科学,修养自身,而后才有资格谈论走出的问题。本不在其中,又何以走出?
《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这本书论述系统,可读性强,要全面理解作者观念,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本书是以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大学教育为对象,展开系统的论证和专门的研究,这是本书的独特之处。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关于学术自由问题的研究很多,而关于自由学术的研究极少;关于教育自由的研究也比较多,关于自由教育的研究极少,专门性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尚难以见到。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和讨论,近期以来日益增多,而与之关系密切的自由教育研究则未见相应地增多。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已经十分普遍,但对于素质教育与自由教育关系的论述则基本没有。对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广泛存在,但基本上不涉及自由教育的概念。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自由教育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影响深远的教育理念,在美、俄等发达国家甚至有关于自由教育的专门期刊,且一直是人们关切的重大课题。
其次,本书对于自由知识与自由教育两个核心概念,在系统梳理相关诸多的描述之后,从内涵上给出了有创意的实质性定义,并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本书还以自由教育为主线,对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均衡教育、全人教育、科学教育等众多高等教育概念进行了厘清与整合,明晰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准确地把握各个概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本书沿着历史的轨迹,对于自由知识、自由教育进行了翔实的考察,整理出了关于自由知识和自由教育发展的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由此,我们看到了自由知识和自由教育在人类教育史、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大学产生之后对于大学的重大意义。
最后,本书还指出了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在中国缺乏传统的根源,并且分析了自由教育难以在中国大学扎根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最终把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及其重要地位与大学理念以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中国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情结”联系起来,这是本书又一个重要的特色。
总的来说,在《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一书中,作者本着严谨、求是的学术态度,通过众多的文献资料和精准的历史考察,以严密的逻辑论证,对自由知识、自由教育与中国大学教育作了系统而专门的研究。应该说,类似的关于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形而上的研究并不多见,这更彰显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优秀著作。同时,由于它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针对性,使得它在目前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和实施的通识教育的实践中将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将使得关于自由知识、自由教育和中国大学教育尚是初步的、比较零散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走向系统,有望成为一个更专门的研究领域。
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弗莱克斯纳曾说,“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去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恩格斯在1852年评价奥地利的大学时也曾说道,“大学都办成这个样子:只容许它们造就充其量在某种专门知识部门可能有比较高深造诣的专家,但无论如何不允许进行在别的大学里可望进行的那种全面的自由的教育”。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成果,《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就不是为了迎合,而是以高度的理性来探讨中国大学如何回归大学内在逻辑的力作,它或将唤起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更为冷静、更为理智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