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一起共同构成了金融体系中非常关键的参与主体。金融当局的恶意忽视、交易规模大量增长、市场杠杆倍率的大幅提高等都与现代金融体系的高度繁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由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影子银行的重要性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而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则开始逐渐的下滑。相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影子银行具有更加快速的增长速度,并且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游离。影子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缺陷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问题中直接的暴露了出来,同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而且还逐渐的变成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带有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金触危机
引言
影子银行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金融概念,一般是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与传统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从金融学定义上讲,影子银行是指通过高度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等复杂金融工具,但却无足够资本及复杂的监督机制在背后作为支撑的金融中间机构;这些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的,影子银行体系就是有影子银行所组成的非银行的金融体系。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更大程度上获得了流动性,从而使得央行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回笼资金的时候,影子银行却一部分的填補了这部分流动。从而使得央行对货币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了国家对于金融市场的调控。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在具体领域无法发挥作用。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影子银行时空的一个重要影响。
一、影子银行与金融危机
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及本质。由伊拉克战争带来巨大的美国国债、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使美国政府就不得不做出选择。房地产的繁荣被视作拉动美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器,在极低的贷款利率,宽松的信贷政策的刺激下,许多本来没有能力购房的穷人也受到鼓励而贷款购房,带来了大量的次贷。当美国市场的次贷违约率开始出现上升时,短期资金市场迅速出现流动性危机,而以该市场为基础的SIV开始发生挤兑浪潮,大量投资者纷纷撤资。恶化的形式让评级机构开始对它们进行降级,此举又进一步加深SIV的困境。从SIV蔓延而来的危机开始出现在其他机构中。大规模的挤兑开始蔓延到其他的独立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危机爆发。
二是影子银行助推金融危机。证券化过程放大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在金融机构对衍生产品不断的包装、贩卖及收购的过程中,影子银行互相之间以及其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出复杂的信用和派生关系。在不断的对冲中,除了捆绑住更多的金融机构外,风险并没得到减少,反而在证券化产品不断增加中积聚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威胁。高杠杆特性加剧风险。没有稳固的资金来源,没有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影子银行利用财务杠杆制造出大规模的债务。一旦风险出现,影子银行一般很难弥补断裂的现金流带来的资金漏洞。去杠杆化过程推进危机。在次贷危机发生以后,为了弥补其流动性的漏洞,影子银行不得不甩卖其长期资产。在各大机构的抛售过程中,这些资产的价格一落千丈。资产缩水的同时,市场受到了严重的震荡,各种资产的价格发生下跌。银行开始惜贷,削减本来应该提供给其他行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中的信贷。流动性创造的丧失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紧缩。
三是金融危机冲击影子银行体系。全球金融危机对影子银行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票据市场受损,影子银行融资困难。金融危机导致的各类短期票据市场急剧收缩,以短期债券市场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影子银行直接面临着“输血中断”的严重问题。流动性减少,各类衍生品难以生存。由于各类衍生品高度依赖于良好的流动性,金融危机一旦蔓延开来,各类投资者纷纷撤资,甚至发生严重挤兑。此时的市场信心被摧毁,恐慌情绪蔓延,影子银行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资产贬值,各机构雪上加霜。各类金融资产和实体资产的价格都开始纷纷贬值,收回的资产不足以弥补债务,难以为继的机构开始倒闭,其欠下的债务又让更多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这样的恶性循环几乎让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受到重创。
二、从国际上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要求,将部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畴,提高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强度;二是在影子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间设立隔离带,加强了风险隔离;三是建立风险处置预案,防范道德风险;四是关注并改进银行管理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五是突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六是在加强影子银行的监管中,注重在稳健的基础上推进影子银行的监管改革。由此可见,虽然各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强化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防范,扩大了金融监管的范围,但是并没有把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无限夸大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在监管改革实践中,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需要提高影子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发挥影子银行体系在提高金融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它依然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和金融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影子银行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三、结语
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巨大弹性的重要载体,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金融工具。在证券化技术普及推广过程中,影子银行系统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金融业提供了重要启示,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范里德,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及美国的经验教训,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2]张健华,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3]钟伟、谢婷,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中国金融,2016,(12),33-35
[4]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金融会计,2015,(4),66-68
作者简介:
王枫楠,萨塞克斯大学(英国)硕士研究生在读
(作者单位:萨塞克斯大学)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金触危机
引言
影子银行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金融概念,一般是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与传统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从金融学定义上讲,影子银行是指通过高度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等复杂金融工具,但却无足够资本及复杂的监督机制在背后作为支撑的金融中间机构;这些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的,影子银行体系就是有影子银行所组成的非银行的金融体系。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更大程度上获得了流动性,从而使得央行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回笼资金的时候,影子银行却一部分的填補了这部分流动。从而使得央行对货币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了国家对于金融市场的调控。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在具体领域无法发挥作用。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影子银行时空的一个重要影响。
一、影子银行与金融危机
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及本质。由伊拉克战争带来巨大的美国国债、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使美国政府就不得不做出选择。房地产的繁荣被视作拉动美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器,在极低的贷款利率,宽松的信贷政策的刺激下,许多本来没有能力购房的穷人也受到鼓励而贷款购房,带来了大量的次贷。当美国市场的次贷违约率开始出现上升时,短期资金市场迅速出现流动性危机,而以该市场为基础的SIV开始发生挤兑浪潮,大量投资者纷纷撤资。恶化的形式让评级机构开始对它们进行降级,此举又进一步加深SIV的困境。从SIV蔓延而来的危机开始出现在其他机构中。大规模的挤兑开始蔓延到其他的独立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危机爆发。
二是影子银行助推金融危机。证券化过程放大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在金融机构对衍生产品不断的包装、贩卖及收购的过程中,影子银行互相之间以及其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出复杂的信用和派生关系。在不断的对冲中,除了捆绑住更多的金融机构外,风险并没得到减少,反而在证券化产品不断增加中积聚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威胁。高杠杆特性加剧风险。没有稳固的资金来源,没有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影子银行利用财务杠杆制造出大规模的债务。一旦风险出现,影子银行一般很难弥补断裂的现金流带来的资金漏洞。去杠杆化过程推进危机。在次贷危机发生以后,为了弥补其流动性的漏洞,影子银行不得不甩卖其长期资产。在各大机构的抛售过程中,这些资产的价格一落千丈。资产缩水的同时,市场受到了严重的震荡,各种资产的价格发生下跌。银行开始惜贷,削减本来应该提供给其他行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中的信贷。流动性创造的丧失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紧缩。
三是金融危机冲击影子银行体系。全球金融危机对影子银行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票据市场受损,影子银行融资困难。金融危机导致的各类短期票据市场急剧收缩,以短期债券市场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影子银行直接面临着“输血中断”的严重问题。流动性减少,各类衍生品难以生存。由于各类衍生品高度依赖于良好的流动性,金融危机一旦蔓延开来,各类投资者纷纷撤资,甚至发生严重挤兑。此时的市场信心被摧毁,恐慌情绪蔓延,影子银行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资产贬值,各机构雪上加霜。各类金融资产和实体资产的价格都开始纷纷贬值,收回的资产不足以弥补债务,难以为继的机构开始倒闭,其欠下的债务又让更多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这样的恶性循环几乎让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受到重创。
二、从国际上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要求,将部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畴,提高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强度;二是在影子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间设立隔离带,加强了风险隔离;三是建立风险处置预案,防范道德风险;四是关注并改进银行管理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五是突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六是在加强影子银行的监管中,注重在稳健的基础上推进影子银行的监管改革。由此可见,虽然各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强化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防范,扩大了金融监管的范围,但是并没有把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无限夸大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在监管改革实践中,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需要提高影子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发挥影子银行体系在提高金融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它依然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和金融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影子银行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三、结语
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巨大弹性的重要载体,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金融工具。在证券化技术普及推广过程中,影子银行系统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金融业提供了重要启示,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范里德,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及美国的经验教训,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2]张健华,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3]钟伟、谢婷,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中国金融,2016,(12),33-35
[4]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金融会计,2015,(4),66-68
作者简介:
王枫楠,萨塞克斯大学(英国)硕士研究生在读
(作者单位:萨塞克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