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迈向建筑设计领域的入门课程。通过对建筑设计专业的学情分析和课程教学分析,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考核标准制定5个方面提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基础;课堂教学
建筑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表述能力,是一门具有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特质的专业。如何让高职生学好这一门复杂的专业课,与其在课本上孜孜以求,毋宁着眼于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切合社会需要和解决令家长堪忧的子女就业问题,这是本专业发展中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教学团队不断总结和汲取经验,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所需和学生走向社会所用。
1.《建筑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
1.1学生学情分析
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美术功底薄弱、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不够、毕业后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等问题。
首先,由于近几年招生政策和招生理念的影响,美术基础不再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必须条件。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在入学前并没有受过专门的美术训练,对图形和立体空间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弱。其次,大部分学生职业意识淡薄,进入建筑设计专业学习并不是长期志向、自身特长才华、兴趣爱好所趋,而仅仅是出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判断,更是一种身不由己、误打误撞的结果。这使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专业的整体性认识,基本概念和知识匮乏,学习知识内容之间不会融会贯通,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毕业后在职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方面差强人意,如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
1.2课堂教学分析
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迈向建筑学领域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将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相结合,不仅起到启蒙性教育的作用,同时对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起到铺垫作用。但是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程教学思想上过多注重技能、技法等基本功训练而轻视基础理论教学和思维模式培养;教学方法上保守传统,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基础课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始终是整个课程体系实施中的瓶颈。
2.《建筑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基于以上学生及课堂自身现状,本教学团队在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了整体改革,努力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层次特点的专业教学模式。
2.1分析岗位面向,制定教学改革原则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熟悉并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具备一定的建筑赏析能力、绘图表达能力、提升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立起建筑设计构思、表达方法与流程框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周课时为4节,总课时60节。通过完成一个课内、两个课外能力项目的训练,为后期进行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奠定基础。
此外,《建筑设计基础》面向的岗位为助理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方案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进度管理等协助工作,需要具有协助主创建筑师从事一般公共建筑、民用建筑设计及场地设计的能力、独立完成辅助性设计工作的能力、方案制图及计算机能力、独到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因此,课程在改革中以兴趣培养为中心,以与后续课程无缝对接为主线,以盘活课堂、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着眼点,优化教学模式,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将学生培养成充满活力的知识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2.2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目标
2.2.1 能力目标具备可检测性
大凡是在校学习的学生,必须在学业上制定一定的评判标准,这样就派生出优秀良好等评定等级。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更高等级,能力目标的设定尤显重要。既要有真实性,又要保证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且让学生具有成功感。因此,课程能力目标的设计是关系到是否能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能力目标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能随意和空泛,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通过可检测性强的、细化的能力目标来检验。[1]
2.2.2 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具备分层性
宏观地说,目标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无论知识技能的获得,还是方式方法的习得都与目标的设定互相关联。学生的能力并不是一刀切的,有层次之别,强弱之分。为了保证预期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达成,在设定时有必要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安排难易、高低,准确把脉个体完成情况,避免以往评估时的一概而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将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分层设计,提出100%、85%、15%三个层次。百分比是指预期达到本项能力要求或素质要求的学生比例。100%是基本要求,是指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后,全体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85%是拔高的要求,是指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85%的学生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15%是指能达到更高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学生比例,这部分的学生比例较少,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可以与本科生齐平。
2.3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建筑形式美感的培养与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形成与提高。如果仅仅是依靠大一两个学期在专业基础课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早用建筑师的视角关注和分析建筑设计,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就越有帮助。通常,高中毕业至大学入学的这段时期,假期长,无学习任务,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充裕。而且90后的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已经非常普遍与熟练。据统计,每年录取通知书发放以后,我校通过百度贴吧建立联系、组织起班级QQ群的新生班级占到了八成以上。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出前置性学习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入学前的暑假就开始学习,对专业有个初步认识。教师加入班级QQ群,共享如何认识建筑、如何评价建筑空间与形式、建筑的风格分类等偏重体验、美感方面的教学课件,包括深受90后学生喜爱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自学,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暑假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拓展自己的眼界,关注身边的设计,如封面设计、广告牌设计、陶瓷设计等方面,思考其构成元素、组织方式与色彩搭配等。此外,鼓励学生多看建筑,多思考建筑,选某座建筑进行造型、功能、风格等方面的评价与分析,教师定期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开学后,组织召开相关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这种做法对激发学习兴趣,尽快进入学习角色很有帮助,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而且也为入校后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遵循认知规律,增加嵌入式的教学内容
传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大纲中包含立体构成、空间构成、小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三大块内容。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为基本能力的训练,课程内容抽象,偏重理论。小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的内容是带领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学习,内容具象,偏重实践。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先讲立体构成与空间构成,然后再讲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先抽象后具象,先理论后实践。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两部分基础知识与建筑设计入门两足鼎立的课程体系导致基础知识与设计实践“两张皮”,很多学生做不到将学到的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影响了其设计能力的提升。这种课程模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上述现状,我院《建筑设计基础》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增加了嵌入式的教学内容,采用将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两个模块的内容嵌入到小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模块中去,由小型建筑设计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方式,即双线并行贯穿项目的课程模式,从而改变以往基础知识与设计技能相脱离的状况。其中,小型建筑设计采用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设计两大一小三个项目。一个大项目为“杭州寒悦茶室设计”,安排学生在课堂完成;另一个大项目为“杭州和合财富中心售楼处设计”,安排在课后完成。为了模拟建筑师任务突然增加并且短时间内要完成的职业特点,在期中增加一个小项目,即“桐乡聚进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这三个项目与助理建筑师在工作岗位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吻合。
经过项目的训练,学生基本能掌握完成建筑设计工作的流程、构思方法与步骤、方案评价与选择、制图表达等一系列知识,知晓工作中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状况,并能有效解决,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入门,本门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直接的衔接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5 重视自主式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主动构建的,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2]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与他人沟通、协作,丰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本课程重视自主学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项目开始就分成学习小组,课程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次课堂总结、汇报交流都必须组员轮流进行,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3]架构年级与年级间交流的桥梁,提倡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学习,变“我”为“我们”,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互相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在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关系,为将来从事助理建筑师的工作岗位奠定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基础。[4]
2.6量化评分,增加笔试是考核标准的新尝试
知识点是学生掌握设计构思方法的基础,是形成并提升方案修改能力的出发点,是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改革中打破以往设计课教学中不考试的传统,组织本门课程中相关知识点的考试,并参照考核内容在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将评分量化,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后面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
3.结语
科技背景、就业形势、学情等方面不断变化,教学改革也必然随之改革与调整。因此,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多年的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不断修正与完善。而对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就需要不断提升专业修养,开阔眼界,关注业界动态,需要思考如何营造更加生动、饱满的课堂氛围,增强自身的感染力,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1日,第1版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OL].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2013-10-18
[3]陈永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3):31 -34
[4]王蓓.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5):109-112
[5]王建华.高职建筑设计技术训练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1):101-102
[6]王蕾.基于建筑设计技术服务的教改实践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04):52-54
[7]崔丽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价值工程.2012(09):279-280
[8]袁铭,马怡红.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213-214
[9]李龙,刘慧.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4):51-5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基础;课堂教学
建筑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表述能力,是一门具有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特质的专业。如何让高职生学好这一门复杂的专业课,与其在课本上孜孜以求,毋宁着眼于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切合社会需要和解决令家长堪忧的子女就业问题,这是本专业发展中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教学团队不断总结和汲取经验,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所需和学生走向社会所用。
1.《建筑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
1.1学生学情分析
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美术功底薄弱、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不够、毕业后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等问题。
首先,由于近几年招生政策和招生理念的影响,美术基础不再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必须条件。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在入学前并没有受过专门的美术训练,对图形和立体空间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弱。其次,大部分学生职业意识淡薄,进入建筑设计专业学习并不是长期志向、自身特长才华、兴趣爱好所趋,而仅仅是出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判断,更是一种身不由己、误打误撞的结果。这使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专业的整体性认识,基本概念和知识匮乏,学习知识内容之间不会融会贯通,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毕业后在职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方面差强人意,如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
1.2课堂教学分析
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迈向建筑学领域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将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相结合,不仅起到启蒙性教育的作用,同时对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起到铺垫作用。但是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程教学思想上过多注重技能、技法等基本功训练而轻视基础理论教学和思维模式培养;教学方法上保守传统,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等。基础课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始终是整个课程体系实施中的瓶颈。
2.《建筑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基于以上学生及课堂自身现状,本教学团队在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作了整体改革,努力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层次特点的专业教学模式。
2.1分析岗位面向,制定教学改革原则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熟悉并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具备一定的建筑赏析能力、绘图表达能力、提升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立起建筑设计构思、表达方法与流程框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周课时为4节,总课时60节。通过完成一个课内、两个课外能力项目的训练,为后期进行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奠定基础。
此外,《建筑设计基础》面向的岗位为助理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方案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进度管理等协助工作,需要具有协助主创建筑师从事一般公共建筑、民用建筑设计及场地设计的能力、独立完成辅助性设计工作的能力、方案制图及计算机能力、独到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因此,课程在改革中以兴趣培养为中心,以与后续课程无缝对接为主线,以盘活课堂、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着眼点,优化教学模式,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将学生培养成充满活力的知识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2.2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目标
2.2.1 能力目标具备可检测性
大凡是在校学习的学生,必须在学业上制定一定的评判标准,这样就派生出优秀良好等评定等级。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更高等级,能力目标的设定尤显重要。既要有真实性,又要保证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且让学生具有成功感。因此,课程能力目标的设计是关系到是否能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能力目标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能随意和空泛,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通过可检测性强的、细化的能力目标来检验。[1]
2.2.2 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具备分层性
宏观地说,目标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无论知识技能的获得,还是方式方法的习得都与目标的设定互相关联。学生的能力并不是一刀切的,有层次之别,强弱之分。为了保证预期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达成,在设定时有必要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安排难易、高低,准确把脉个体完成情况,避免以往评估时的一概而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将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分层设计,提出100%、85%、15%三个层次。百分比是指预期达到本项能力要求或素质要求的学生比例。100%是基本要求,是指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后,全体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85%是拔高的要求,是指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85%的学生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15%是指能达到更高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学生比例,这部分的学生比例较少,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可以与本科生齐平。
2.3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建筑形式美感的培养与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形成与提高。如果仅仅是依靠大一两个学期在专业基础课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早用建筑师的视角关注和分析建筑设计,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就越有帮助。通常,高中毕业至大学入学的这段时期,假期长,无学习任务,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充裕。而且90后的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已经非常普遍与熟练。据统计,每年录取通知书发放以后,我校通过百度贴吧建立联系、组织起班级QQ群的新生班级占到了八成以上。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出前置性学习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入学前的暑假就开始学习,对专业有个初步认识。教师加入班级QQ群,共享如何认识建筑、如何评价建筑空间与形式、建筑的风格分类等偏重体验、美感方面的教学课件,包括深受90后学生喜爱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自学,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暑假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拓展自己的眼界,关注身边的设计,如封面设计、广告牌设计、陶瓷设计等方面,思考其构成元素、组织方式与色彩搭配等。此外,鼓励学生多看建筑,多思考建筑,选某座建筑进行造型、功能、风格等方面的评价与分析,教师定期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开学后,组织召开相关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这种做法对激发学习兴趣,尽快进入学习角色很有帮助,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而且也为入校后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遵循认知规律,增加嵌入式的教学内容
传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大纲中包含立体构成、空间构成、小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三大块内容。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为基本能力的训练,课程内容抽象,偏重理论。小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的内容是带领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学习,内容具象,偏重实践。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先讲立体构成与空间构成,然后再讲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先抽象后具象,先理论后实践。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两部分基础知识与建筑设计入门两足鼎立的课程体系导致基础知识与设计实践“两张皮”,很多学生做不到将学到的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影响了其设计能力的提升。这种课程模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上述现状,我院《建筑设计基础》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增加了嵌入式的教学内容,采用将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两个模块的内容嵌入到小型建筑设计方法入门模块中去,由小型建筑设计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方式,即双线并行贯穿项目的课程模式,从而改变以往基础知识与设计技能相脱离的状况。其中,小型建筑设计采用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设计两大一小三个项目。一个大项目为“杭州寒悦茶室设计”,安排学生在课堂完成;另一个大项目为“杭州和合财富中心售楼处设计”,安排在课后完成。为了模拟建筑师任务突然增加并且短时间内要完成的职业特点,在期中增加一个小项目,即“桐乡聚进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这三个项目与助理建筑师在工作岗位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吻合。
经过项目的训练,学生基本能掌握完成建筑设计工作的流程、构思方法与步骤、方案评价与选择、制图表达等一系列知识,知晓工作中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状况,并能有效解决,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入门,本门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直接的衔接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5 重视自主式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主动构建的,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2]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与他人沟通、协作,丰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本课程重视自主学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项目开始就分成学习小组,课程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次课堂总结、汇报交流都必须组员轮流进行,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3]架构年级与年级间交流的桥梁,提倡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学习,变“我”为“我们”,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互相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在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关系,为将来从事助理建筑师的工作岗位奠定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基础。[4]
2.6量化评分,增加笔试是考核标准的新尝试
知识点是学生掌握设计构思方法的基础,是形成并提升方案修改能力的出发点,是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改革中打破以往设计课教学中不考试的传统,组织本门课程中相关知识点的考试,并参照考核内容在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将评分量化,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后面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
3.结语
科技背景、就业形势、学情等方面不断变化,教学改革也必然随之改革与调整。因此,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多年的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不断修正与完善。而对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就需要不断提升专业修养,开阔眼界,关注业界动态,需要思考如何营造更加生动、饱满的课堂氛围,增强自身的感染力,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1日,第1版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OL].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2013-10-18
[3]陈永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3):31 -34
[4]王蓓.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5):109-112
[5]王建华.高职建筑设计技术训练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1):101-102
[6]王蕾.基于建筑设计技术服务的教改实践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04):52-54
[7]崔丽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价值工程.2012(09):279-280
[8]袁铭,马怡红.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213-214
[9]李龙,刘慧.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4):51-53